别样的风景作文8篇(2)

时间:2021-08-31

  篇四:别样的风景

  “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放上异兽,饰以黄金,施以脂粉。”我闭上眼睛去想象雨果的“梦”,眼前只有一片耀眼的光。美得不真实。我睁开眼睛,之后,我看到了一片巨大的惨白的废墟,这片惨白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在我心底扎了根……

  圆明园,曾经的奇迹已在历史中泯灭。

  我从用泥土垒成的台阶上跳下,走向那沐浴在骄阳下的“参天石柱”。我轻轻地抚摸着它凹凸的外表,感受岁月的流逝,我一遍遍地抚摸着上面不知耗尽几天时光镌刻的花纹,它们美丽依然,这些石柱以前也许是支撑房屋的顶梁柱。也许是耸人云天的高台,而现在,它们只有狼狈地歪倒在地的残骸。它们以前那精美如白玉的外衣已有些泛黄。长长的杂草调皮地在风中舞动着,不时触碰着那沉重的、纹丝不动的石柱。

  我驻足在一个巨大的高高的土坑前,里面布满了绿色植物,一个雕花精美的白色雕塑残骸伫立在最顶端。这里,就是曾经华丽的海宴堂大喷泉。我想象着曾经摆放在四周的十二生肖人身兽首大喷泉。

  想象着它们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光,想象着它们喷出的水柱在空中划过,犹如一道彩虹,接着,它们潇洒地落下,溅起水花无数……我闭上眼。心中突然酸痛起来。

  大水法,圆明园中保存最完好的景观,在远处。

  那扇拱门孤独地坐落在高台处,流畅、完美得无可挑剔的纹理线条,一朵朵精美的白玉花儿静静地在拱门上书写、绽放。它们很累了吧?经历了那样的灭顶之灾,它们的心早已由沉痛转为麻木,人们从它们华丽而又忧伤的外表上追寻着历史。

  “喀嚓”,我用相机记录着圆明园的永恒,它们犹如一根根尖刺,刺痛我内心深处。“万园之园”呐!就这样消逝了,历经一百五十年的修炼,两代人的汗水生命呐,就这样毁灭了!如此惨烈,如此悲壮,又如此真实,那些百年风雨的断柱残雕在不断地警示人们勿忘痛史。

  我抬起头仰望天空,蔚蓝的天很静很纯。突然,一只飞鸟的长鸣打破了宁静,我的心骤然一紧,摸摸眼睛,竞泛起了潮湿……

  篇五:别样的风景

  星期天的早晨,天空中下着毛毛细雨,夹带着几丝凉意。马路上,行人稀落。偶尔有一辆汽车呼啸而过,打破这清晨的寂静。

  今天,我要去少年宫上声乐课。当我走在这寂静的马路上感到寂寞时,突然听到前方隐约传来了人们说话的声音。我抬头一看,咦?图书馆的大门前怎么站着这么多人啊?我走近一看,哦,原来是许多人在排队等候图书馆开门要入馆看书呀!有的人左手拿着一瓶饮料,右手拿着面包,看来是在匆匆忙忙地吃早餐;有的人背着硕大的书包,手里还拎着正在滴水的雨伞;还有的人不停盯着手表看,仿佛在担心排队等候占去太多读书的时间。

  我不禁想:这些平常忙于工作的大人好不容易等到周末,为何不在家休息,而是一大早来这里看书呢?——原来他们是工作中不忘给自己“充电”啊!他们是再利用休息时间,博览群书,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质。这让我想起了高尔基说过的一句话——“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啊,如果我们这座城市的人都踏上这个阶梯,那我们这座城市的进步该有多大啊!

  而我们这些正处于学习阶段的学生更应该把握每分每秒,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不能输给这些已经离开校园还不忘继续学习的大人啊!

  这真是我们这座年轻的城市中一道别样的风景。也正是因为这道别样的风景,给我们这座城市增添了更多的书香气息!

  篇六:别样的风景

  江河没有大海的汹涌澎湃,却有蜿蜒流转的气韵;小草没有青松的高大挺拔,却有绿意勃勃的柔韧;星星没有月亮的皎洁明亮,却有熠熠生辉的闪烁。世间万物,各有千秋,不必慨叹自己的不足,发挥自己的长处,风景这边独好。

  人有十指,长短不齐,谁优谁劣,众说纷纭。只有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才会协调合作成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能用大拇指和食指固定筷子,却不能用它们掏耳朵。就像擅长短跑的兔子,不让其发挥特长,而去学游泳,无异于缘木求鱼,只会抑其天性,反害其发展。

  人亦如此。古今中外,名人志士,谁是十全十美的人?但他们的弱点,却不使他们身上的光芒黯淡,却令其流芳百世。

  那大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陈胜,只是一介草莽,并无文韬武略,大智大谋,身份低微,却能

  振臂一挥,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反暴秦,被载史册,流芳百世。他凭的是一颗敢于反抗的心,为天下百姓之苦而呼,一颗济天下苍生的赤心,发挥自己所能所长,手拿锄头等农具,也要与秦精锐部队对抗,这种仪情义骨成其为王,令太史公为其作传,颂其义举伟迹,令后世人所称颂。

  如果陈胜当时只是一味认为自己是个耕田的下人,毫无优点、长处,恐怕只会没于乡间阡陌,不会有一展鸿鹄之志的壮举,历史便少了一段灿烂光辉的篇章。

  还有那投笔从戎的班超,成就西域出使的传奇;那弃官归隐的陶渊明,成就文学一枝独秀,他们都是认识自己的长处,发挥特长,因此而注目于所长之处,风景这边独好,演绎出别样但灿烂的人生。

  在现代社会里,人们总说要全面发展,便注目于自己的短处和弱点,费尽心思,以求全面发展,却往往收效甚微,甚至会阻碍未来自我的发展完善。我们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各尽其能,社会才会认同你的价值,才能创造出自己的天地。如那“不思进取”的韩寒,满脑子叛逆思想,但凭其出色的文学才华而成为文坛后起之秀;还有那年少轻狂、但却是世界台球天才的丁俊晖,他们不是所谓的“好”学生和“全才”,却依然创造出奇迹,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所以要扬我其长,拥有“舍我其谁”的自信,雄鹰就博击长空,游鱼就飞翔潜底,是颗螺丝钉就坚守自我的位置,各尽其能,发挥所长,风景这边独好,顺乎自我本性,怀有一技之长,成就别样精彩的风景。  篇七:别样的风景

  我想,再不会有这样一位可爱的老人了。

  这位老人就是我年过六旬的姥爷。我小时候,姥爷有一辆摩托车,那辆摩托车小小的,看起来很瘦弱,小小的车头,大大的车屁股,发动时总是“呼哧呼哧”响个不停,还总是熄火儿,动不动就罢工。而且,还是明亮的绿色,别提有多令人“刮目相看”了。

  我上小学的那几年,爸爸妈妈都很忙,没时间顾我,接送我的重任自然落到了姥爷身上。我并没当回事,可姥爷却忙得不得了,将车子擦了一遍又一遍,还用肥皂水擦了一遍,最后还不满意,将皮垫子也拿去翻新了。结果上学的第一天,半路上还是熄了火,害得我第一天就迟到。我倒没说什么,姥爷却紧张得像个做错了事的孩子,一边歉疚的傻笑,一边拦了一辆的士去学校。那辆摩托车就丢在路边,反正也不会有人偷。

  同学们有时会笑我坐这么一个破车上学,我总会反驳他们:破车怎么了,我有一个好姥爷,好姥爷骑的车,永远都不是破车。

  姥爷开了一家小米店,卖一些日用品。店很小,生意却很不错。那里是居民街,住的大多是退休的老人,姥爷和他们都很熟,今天串了西家,明天又去东家。姥爷还帮人送米,他送米总骑他那辆小摩托,送米的路上会哼唱那些经典的老歌,有时兴起,还会来一段京剧,或者突然给你来一个《双节棍》。

  姥爷就这样骑着他的摩托车,走街串巷,助人为乐,送送张家的米面月饼,看看李家阳台上有没有衣服被雨淋着,他就像巷子里的志愿者。小孩儿看见他驶来的摩托车,总会兴奋的问他有没有糖果,这时他便会打开小后备箱,笑眯眯的分发小零食。

  后来姥爷的摩托车闲置了几年,但总也舍不得丢,要给他买新的他也不要。今年妹妹要上小学,他又把那破旧的小摩托车搬了下来。

  如果哪一天你看见一道别样的风景,一位可爱的老人骑着一辆绿色的旧摩托,哼着小曲,发动机还“呼哧呼哧”响着的,那肯定就是我的姥爷。

  一个快乐的老人,一道别样的风景。

  篇八:别样的风景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也许很多人喜欢这样的秀丽景色,而我却不同,我却喜欢“留得残荷听雨声”,枯枝残荷,构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记得第一次看残荷的时候是在圆明园。当天正好下起了绵绵秋雨,在一个尚未干涸的池塘里我发现这几株残荷。它们已经无了一池盛荷的魅力了,莲花绽放的时节已经远去,唯独残留下的就是这几株残荷。已经发黑、干枯的茎似乎尽全力托住那变了颜色,残缺不全的枯萎荷叶。看,那一株残荷,残存的荷叶有半边耷拉着脑袋在水中,有的枯黄的茎被风折断了腰,垂下了它高擎着一个夏天的头颅。我站在池塘旁边发呆,我从来没有看过这样一池枯荷。 这池残荷震撼了我,我一直把它深深记忆在脑海中,一直没有忘记。

  一年后的夏天,我在陶辛水韵看到了一池盛开的莲花。那荷叶,翠绿欲滴,由于刚下过一场大雨,许多晶莹的水珠在叶面上滚动,让人爱不释手。那莲花,经过雨水的冲刷变得更加娇嫩欲滴,惹人喜爱,那淡淡粉红的颜色更加令人爱不释手。常人看来这是一幅多么娟秀的风景画,但在我的眼里,这只是一幅平常的风景。

  此时此刻,我想起了一年前秋天在圆明园的那池残荷,那道别样的风景。我觉得,这一池残荷并没有枯死,而是那一池碧绿浅红的升华。我开始越来越喜欢残荷这别样的风景了。

  我发现了隐藏在残荷枯枝败叶深处……别样的美,它自信,孤高,展现的是一种凄美。我更觉得,它代表着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何况,它枯萎了,用它自己残余的力量?明年的莲叶荷花做肥料,这似乎有一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精神在里面。隆冬之后,新芽便会在绽放。

  “留得残荷听雨声”,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喜欢这样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