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哨》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麦哨》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麦哨》说课稿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麦哨》说课稿1

  教材分析:

  《麦哨》一文是人教版新课标第八册第六组中的一篇略读课文,文本描写了乡村原野的优美风景和农家孩子独特而又愉快的童年生活。全文首尾呼应、行文流畅、意蕴悠长,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

教学目标:

  1、认识“兜、畔”等8个生字,掌握两个多音字“和、应”。

  2、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独特的童年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自读、自悟,感受农村生活充满情趣、童趣。

  难点:通过学习作者的描写方法,仿写乡村趣事片段。

教法与学法:

  教法:采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播放歌曲《童年》等方法营造情境,细腻引导,反复品读,激发学生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学法:自读、自悟、自演,关键词圈点批划,揣摩作者运用的表达方法,在熟读中形成语文素养。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包含放大的课文插图、生字词语、课文重点语句段落)、范文节选。

教学流程:

  一、课前游戏放松心情

  1、同学们,课前我们一起来做“点鼻子”的游戏,看谁反应最快。

  2、师生一起做游戏。

  3、做完游戏,同学们一定很高兴吧!我们就怀着愉快的心情来学习新知识吧!

  【设计理念】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课前让学生做做小游戏能唤起孩子们的童心、童趣,为学习反映童乐、童真的文本作铺垫。

  二、快乐吹哨,引入课题

  1、同学们喜欢吹口哨吗?

  2、请几位学生吹口哨。

  3、引入课题:同学们吹得很动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略读课文——《麦哨》(板书:麦哨)

  【设计理念】从“哨”字入手,让学生吹哨,这样学生就能感受到课题充满情趣,充满音律美,对文本的学习充满期待。

  三、检查预习,培养能力

  师:以前我们已经学过许多略读课文,并已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麦哨》也是一篇略读课文,现在我们交流交流预习的情况。(老师问,学生反馈)

  1、预习时标注好自然段的请举手?

  2、预习时已经把课文读通顺的请举手?

  课件出示生字、词语,“开火车”认读。

  3、预习时已知道“麦哨”是什么的请举手?

  (1)学生交流什么是麦哨。(麦杆做的哨子)

  (2)课件出示麦哨。师:麦哨是农村孩子都会做、都会吹的用麦子做的小乐器。

  4、同学们的预习能力真强,已经知道这篇课文讲了些什么的请举手?

  (1)预设:乡村孩子的美好生活。

  (2)课件出示导读提示。师:每遍课文都有导读提示,我们可以从导读提示中知道课文写了些什么及怎样去学习这篇课文,所以要关注导读提示。

  【设计理念】叶圣陶曾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的是学习方法,培养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学习习惯。本环节,我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主,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认识到预习不是可有可无的口头作业,而是实实在在的自主学习。

  四、演读课文,走进文本

  1、导读提示中告诉我们怎样去阅读课文?

  (1)课文写了乡村孩子的哪些活动?(请同学们用圈关键词的方法找出来)

  (2)学生交流(吹麦哨、割草、竖蜻蜓、摔跤、翻跟头、采茅茅针),并汇报活动描写分别都在哪些自然段。

  (3)这些活动中,你最喜欢什么?老师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你知道吗?(这些问题都在导读提示中,导读提示能辅助我们自主学习略读课文)

  (4)快速读课文,把最喜欢的活动作上记号,并批注喜欢的原因。

  (5)统计学生分别喜欢各种活动的人数。

  2、学习采集茅茅针片段。

  (1)学生边读课文,想想喜欢的原因。

  (2)出示图片,图文结合,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茅茅针。

  (3)学吃茅茅针:把写吃茅茅针动作的词语圈出来。(剥、抽、嚼、吮)

  (4)抽生表演吃茅茅针的样子。(师读课文,学生表演)

  3、学习吹麦哨片段。

  (1)采集茅茅针写出了乡村孩子的快乐,所以作者写得很清楚、很仔细,谁喜欢吹麦哨这个活动?为什么喜欢?

  (2)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吹麦哨?(开段、结尾)这叫什么?(首尾呼应)

  (3)麦哨的声音怎样,请同学们在书上用横线划出来。

  (4)学生吹麦哨声。

  (5)后面的省略号、破折号表示什么?(……省略了后面的声音;——声音的延长)

  (6)我听过的麦哨声有许多种。(课件出示三种麦哨声)

  呜卟——呜卟——呜卟——……

  呜——卟——、呜——卟——……

  呜——卟、呜——卟、呜——卟……

  (7)请同学们吹吹这三种麦哨声。

  【设计理念】因为略读课文不可能通篇精读,要有取舍,这样才能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到刀刃上。本环节我紧抓“采集茅茅针”、“吹麦哨”两处片段来教学,让学生学习文本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感悟乡村孩子特有的童年生活。

  五、拓展延伸,趣写童事

  师:作者为什么把吹麦哨和采集茅茅针写得特别清楚,而其它的写得很简单呢?(因为这两件事写了乡村孩子特有的快乐生活)

  1、出示课件:儿童生活趣事集。

  捕蜻蜓、踢足球、翻跟斗、割草、踢毽子、捉泥鳅、放牛、插秧……

  2、哪些是乡村孩子特有的童年生活呢?(师问,生答)

  3、出示课件(范文片段):捕蜻蜓

  4、你们也来说说有趣的乡村童年趣事吧!

  5、仿写练笔、汇报交流。

  6、播放儿歌《童年》,结束本课学习。

  【设计理念】教学时注重知识的迁移,由课内向课外延伸,通过拓展,丰富理解,更有助于学生对乡村生活的向往,潜移默化中受到热爱家乡的情感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