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井游记教学设计(2)

时间:2021-08-31

<<满井游记》教学设计,

  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高度抽象概括地写出了西湖雪景。

  提问:本文哪些写景文字运用了白描?

  明确:如写水,“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写柳条为“将舒未舒,柔梢披风”,笔法极为简练,

  却又鲜明如画。

  2.关于比喻

  提问:文中哪些句子运用了比喻?请画出来,品味其表达效果。

  学生明确:作者将初春旷野中的自己比作“脱笼之鹄”,表现自己从局促小屋投身到大自然怀抱的欣喜、舒朗的心情。“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以新开明镜比喻新绿水波,写出了水的明丽,贴切而有新意。“如倩女之NF156面而髻鬟之始掠也”,以新妆倩女比喻被晴雪洗过的山峦,写出了春山的“鲜妍明媚”,生动而又传神。如“麦田浅鬣寸许”,以兽颈之毛比喻返青还没有长高的麦苗,简明而又形象。这

  些比喻,新奇、形象、生动,读来妙趣横生。

  3.关于拟人

  提问:文中运用拟人辞格的句子有哪些?仔细体会其表达效果。

  学生自由选例,品评。

  如写鱼鸟,说它们悠然自得,洋溢着喜气,这样写,增加了景物的动感或“灵气”,同时也融入了作者的

  思想感情。

  4.学生背诵文中运用白描、比喻、拟人的文句,增加语言积累。

  5.至于章法上的欲扬先抑(第一段写城中余寒,为下文写田郊春光作铺垫)、生动的场面描写(游人欢乐、喜庆的场面)等,可提示学生自行品味,此处不再赘言。

  六、比较阅读,感受袁宏道游记散文的独特魅力,总结全文。

  1.教师提示:这个单元有四篇文章均为山水游记,试将本文与前三篇课文比较,体会它们的不同特点。

  学生思考,同桌之间交流。

  明确:前三篇课文,如柳宗元《小石潭记》、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重寄托重理

  念。袁宏道更注重对大自然的客观描写,也揭示出人们游山玩水的愉悦心情。

  教师可指导学生就创作动机、内容、艺术风格等方面作一些比较,然后集体交流,达成共识。

  2.请两位同学对课堂学习进行总结,其余同学补充评议。

  七、布置作业

  1.整理课上讨论的内容,写一段话,表明自己的观点、看法。

  2.袁宏道的游记散文现存九十多篇,成就很大,请同学课外选读一篇,谈谈你的感想。

  3.选出对加粗词的解释全部错误的一项( )

  A.冒风驰行(坐车)呷浪之鳞(吸而饮)  B.麦田浅鬣寸许(左右)汗出浃背(湿透)

  C.泉而茗者(茶)倩女之 面(洗)    D.偕数友出东直(全、都)柔梢披风(披挂)

  4.选出对修辞手法分析不当的一项( )

  A.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比喻)                       B.冰皮始解,波色乍明。(对偶)

  C.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排比)   D.呷浪之鳞。(比喻)

  5.续写填空,使之构成排比句,然后再填写一句带有哲理性的话语。

  一朵鲜花点缀不出绚丽的春天,一个音符谱写不了动人的乐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

  有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3.D(A、B正确。C项“茗”应为“煮茶喝”。D项“偕”为“一起,一同”,“披”应为“开、分散”)

  4.D(应为借代,用“鳞”代“鱼”,部分代整体)

  5.略

●板书设计

【满井游记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满井游记的教学设计

2.《满井游记》教学设计

3.《满井游记》教案

4.满井游记的学案设计及反思

5.《满井游记》阅读题和答案

6.《我想》教学设计

7.《白杨》 教学设计

8.《风》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