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节约粮食
吃着香香的米饭,吃着可口的菜,我不知不觉得想起《悯农》这首古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告诉我们每一粒饭都包含着农民伯伯的汗水,告诉我们要节约粮食,不挑食,把碗中的米饭都吃光。我们的粮食来之不易,全是靠农民伯伯冒着寒冷和炎热辛辛苦苦中出来的,所以我们要节约粮食,我以前也是不节约粮食,后来我是看了一个电视节目,我才知道要节约粮食,节目里放的是一个小孩,他父母已经过世了,留下他一个人,他在路边看见了包子,高兴极了,老板问他有没有钱,他说没有钱,那个老板脸色一下子就黑了。说:“没钱还不快滚。”把那个小孩赶跑了,接着来到了烤鸭店门口,看见那烤鸭直流口水,可那老板连闻都比给他闻,就把他轰出去了,路上,他看见地上有包子,正当用手去那的时候,一只狗把包子抢走了,最后,这个孩子饿死了。看了这个节目,让我知道了要节约粮食。
所以,当我们吃着香香的米饭时,就要想起《悯农》这首诗,想起节约粮食。
第二篇:让我们从珍惜粮食开始
中国人口超过13亿,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5亩,是世界人均值的1/4,如此宝贵的耕地,每年还以千万亩的速度在消失。我国东部600多个县(区)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75亩的警戒线。而我国由于设备和管理落后,粮食在收获、储存、调运、加工、销售和消费中的总损失高达18.2%,也就是说,我国每年的产后粮食约有850亿公斤被白白浪费掉。稍微关心时政的人都知道,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且进口数量逐年增加。在每年为此花费巨额外汇的同时,粮食安全问题也已经成为从中央高层到社会舆论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在这种背景下,触目惊心的浪费粮食现象,更令人担忧。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还有必要从一粒米上节约吗?有的同学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表面上看,掉几粒米是小事,可世界上的任何财富,都是劳动者以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创造的。珍惜这种创造的成果,不仅是对社会财富的爱护,也是对劳动的尊重、对创造的尊重、对劳动者的尊重。粮食是劳动者付出辛勤劳动、大自然消耗大量资源产生的财富,浪费它就是白白丢弃劳动成果、无端牺牲生态环境,最终受害的还是人类自己。一位学者就曾指出:“可持续发展,这句话在今天的世界上首先是指粮食。”我们浪费一粒米,扔掉一个馒头,实际上丢弃的是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丢弃的是对劳动人民的一片真挚情感,丢弃的是做人的一种品格和精神。我国现在还不富裕,在一些贫困地区还有将近3000万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人皆有食,也并不是每个公民都曾实现了的梦想。世界性缺粮的状况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也不会得到根本转变。因此,浪费一粒粮食也是很可耻的行为。
节约粮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有了节约意识,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菜。尊重劳动成果、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自觉意识。珍惜粮食吧,这是在珍惜你的生活!
建设节约型社会,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节约资源,健康生活,让我们从珍惜粮食开始做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