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味道优秀学生作文(6)

时间:2021-08-31

篇八:家乡的味道

  终于盼到了奶奶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了熟悉的山东口音:“文文,我回来了,带了好多特产,你快来尝尝!”我高兴地一口答应了。

  门开了,奶奶的脸色有些疲倦,可能是回到家乡的忙碌,或是赶路休息得不好。她笑着招呼我进屋,我第一眼看到的便是满桌大大的红枣和青枣,个个玛瑙翡翠一般。厨房里冒着热气,还飘来一股枣的香味。奶奶为我盛了一碗红枣羹,拉我在桌边坐下,她舀出一小勺,对着勺子吹了吹,递到了我的嘴里。“香!好香!”我享受着这来自远方的美食,心里惬意极了。奶奶在一旁呵呵地笑:“这是家乡的味道。”

  奶奶说的家乡,对我说来则是故乡。我没有去过,它在遥远的鲁南枣庄。

  爷爷奶奶是年轻时离家来上海的。他们回去的不多,爸爸回去的更少,而我根本就没去过。

  但在奶奶的臂弯里,在奶奶膝盖前,在奶奶牵着我的小手上学的路上,我就听说那是个美丽的地方——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滔滔的古运河就从那里流过,浩淼的微山湖就在它的身边。那里有水有山,漫山遍野的枣树、石榴树、柿子树。夏天,“簌簌衣襟落枣花”,“五月榴花照眼明”;秋天,果树挂满了宝石般的红枣,还有火红的石榴,金黄的柿子,把乡间田园变成了果园。奶奶说,山上有的是野枣,酸酸的甜甜的,味道比栽种的好,还能入药。奶奶夸家乡的石榴个大皮薄,当年还是贡品呢。还说,石榴要连籽一块吃,能助消化。

  读初中的时候,我在电视上、书本里更多地了解了故乡:那是铁道游击队杀敌的战场,那里盛产优质煤炭,那里有万亩石榴园,那里的人不吃米饭而爱吃煎饼……

  奶奶看着我,有声有色地说起了这些天回家乡见闻。我再一次听到了儿时就向往的石榴园,听到了奶奶在老家做煎饼的故事。她情不自禁地打开了行囊,几只个大皮薄的石榴映入我的眼帘。箱包底下还有两包,一包煎饼,一包粉条。小时候我常吃到这些,有时是老家来人捎来的,有时是奶奶自己做的,吃的时候总觉得有股特殊的味道在。不知是面放了什么特别的佐料,还是我的心中原本就有一份异样的感情。

  突然,奶奶若有所思,放下了手中的碗碟。看着奶奶的眼睛,我也同时想起了他。“文文,你的班主任他不是枣庄的吗,他也回过老家了吧?”奶奶似乎心中已有了答案,但眼神中仍充满了期待。

  “我想一定的。”我点头称是,心中涌起一股亲切之情。也许世间真有缘分。高中零志愿跨区录取,我来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学校,而遇到竟是同一家乡的老师。报到那天,他见面就喊:“刘文艳,你老家是枣庄的,啊,我们是老乡呢!”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亲切之情却越来越浓。老师总是温和地笑着,关心、询问我的学习情况,那感觉就像我的家人、我的爸爸。在我惆怅无奈之时,那一通温馨的电话使我感动了好久。即使没去过家乡,但那份家乡的情感和温暖已深深地留在了我的心底。

  奶奶见我不作声了,便笑着逗我:“记着,叫你班主任常回‘家’看看,老家变化可大了!奥,把奶奶带的煎饼拿去让他尝尝!”

  我们都笑了,家乡的味道浓郁而又香甜,弥漫了整个屋子,久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