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特色小吃作文(2)

时间:2021-08-31

家乡的特色小吃作文4

  在美丽的松古平原上,有一个经久不衰的小吃——古市三角坛馄饨。你也许会觉得,那只是一碗普通的馄饨,没什么特别,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我们松阳的三角坛馄饨可是“色、香、味”俱全的特色小吃呢!

  我家乡的馄饨个儿不大,可味道却浓,吃一个,便觉得芳香四溢,吃一碗便觉得整个人都洋溢着馄饨的香味,过了好久,还有馄饨的味道,还在回味馄饨的香气。三角坛的馄饨不仅味儿浓,馄饨皮也薄,而且又嫩又薄,方方的馄饨皮下面,原本鲜红的肉馅变得粉嫩嫩的,一口咬下去,皮就破了,一股汤就进入了嘴巴里,顿时觉得无比惬意。在一旁包馄饨的人,拿过一张雪白的馄饨皮,舀一勺肉馅,三下五除二就包好了一只馄饨,包好的馄饨就像一朵美丽的鲜花,小巧玲珑,单外形便叫人垂涎欲滴。当一碗烧好的馄饨在你眼前掠过,便有一阵香气扑鼻而来,深深吸一口气,便会情不自禁地发自内心地说:“真香啊!”舀起一个馄饨,就能使人不由自主地把它放入嘴里,嚼一嚼,一股美味钻入身体。再舀起一勺馄饨汤,汤上漂着香菜、榨菜,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喝到嘴里,一勺鲜美的汁水便流入喉咙,让人感到神清气爽。吃了一个馄饨便想吃一碗,吃了一碗便想再吃一碗,再吃一碗,便爱上了这三角馄饨。没错,当你把馄饨放入你的嘴边,一股香气扑来,轻轻咬一口,便咬到了淡淡的、清香的馄饨皮,吃进肚子里,便觉得暖暖的,再咬一口。咬到了又咸又浓的肉馅,如果在冬天吃一碗三角坛馄饨,什么寒冷的北风,飘扬的白雪都不在话下。

  吃馄饨的人很多,有大人、小孩、老人。有人边吃边赞不绝口,有人狼吞虎咽,有人细嚼慢咽,还有人吃了一碗不够,又吃一碗,又吃了一碗还不够,还要打包走。甚至有人专门跑到松阳来买。

  如果松阳是一个花园,那么三角坛馄饨便是里面娇艳的花。如果你来松阳玩,可千万不要忘了尝一尝三角坛馄饨。

家乡的特色小吃作文5

  甜,是人们最钟爱的味道,它令人愉悦开怀。在中国,甜食更几乎是家家户户餐桌上、宴席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味道,因为它象征着幸福甜蜜,合家美满。在寻常家庭的一日三餐中,甜味,也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

  在漳州,有一样特别的小吃,吃过后,舌尖仍萦绕着丝丝甜意……

  面煎粿,是所有“老漳州”从小吃到大的一种甜类面粿,外酥里糯,香甜可口。但它的做法却十分繁复。先将面粉与清水一同搅拌,其间不能中断,却需朝一个方向,否则面粉会结块儿,口感就不会绵滑、黏稠。再加入苏打水和霜糖糖浆,使面浆发酵。第二步是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用木棒挑起发酵好的面浆,撒入事先铺好油的平底煎锅上。面浆一接触到油,就化成一个个小面圆儿,“哒哒……”地跳起舞来,当面浆组成一大片面饼的时候,就盖上锅盖,几分钟后再撒入花生米、芝麻、桂花露,稍等片刻,揭开锅盖,将一半面片盖上,热气腾腾的面煎粿就出锅喽!这种面煎粿,外面有一层脆脆的“黄金甲”,而里面则香糯可口,外皮的酥脆与内馅的甜糯在舌尖上共同碰撞。外皮的脆、内馅的糯,芝麻、花生的酥,桂花露的甜、醇香在口中激荡。当然,面煎粿也有咸的,只是把其中的佐料换成香菇、胡椒……

  漳州的面煎粿可是远近闻名,而“阿国面煎粿”更是有口皆碑!这家店由一对夫妻共同经营,妻子负责切粿、装盒与售卖,而丈夫则负责制作。虽只有小小的一家店,但店内秩序有条不紊,顾客们手中拿着钱排着长长的队伍,伸长脑袋往店里望,盼望着又一锅粿的出锅。买过的顾客有的拿去公园与其他老朋友喝茶,有的小孩忍不住就先吃一块……漳州虽是个现代化城市,却过得恬静、舒适,悠然自得!就如这甜糯的食物,让人舒服。

  面煎粿,是激发人类味觉――甜的一样民间小吃,它虽不比山珍海味,却是每个食客心中那一股永久萦绕在心尖上的滋味……

家乡的特色小吃作文6

  根据我们这里的习俗,每逢农历十月初一,家家户户都要做糍团,以庆祝丰收,表达美好的愿望。这一天,每家都会飘出阵阵糍团的清香,我家也不例外。

  上周五,恰巧是十月初一的前夕,这天傍晚,我回到家,发现奶奶已经准备好了材料。揭开锅盖,我看见一粒粒糯米如珍珠般躺在电饭锅里,像酣睡的婴儿,那云雾一样的充满清香的水汽,便成了婴儿呼出的温润气体。餐桌上放了两盘芝麻,其中的一盘拌了一些白糖,远远地就散发出芝麻特有的香味。我想:用这样的材料做出的糍团,一定也是香喷喷、甜滋滋的。

  首先,要用擀面杖把糯米饭捣黏,奶奶把这项任务交给了我。我想这还不是小菜一碟。可是,很快我就发现这并非易事。第一,擀面杖沉得很,捣一下都要花费不少力气。其次,由于架在椅子上重心不稳,电饭煲很容易朝旁边倾斜。我忙了好一会儿,不但没有把糯米饭捣黏,反而差点把电饭锅给打翻了。为了不耽误时间,这道工序不得不让奶奶来完成。

  接下来就开始做糍团了,奶奶娴熟地把一勺糯米饭丢进没有拌糖的那盘芝麻里,再用手按成薄饼状。她又舀了一小勺芝麻馅,用手飞快地将薄皮拢起来,快得几乎看不清双手的动作,最后把口封起来,一个糍粑就诞生了。看着一旁的我跃跃欲试的样子,奶奶同意让我做一个。我依葫芦画瓢地做了一个,可是却裂开了缝,像是糍团在张开了嘴在嘲笑我。我把它的“嘴”堵上,可是它的“眼睛”又睁开来了,向我挤眉弄眼,我又在“眼睛”上补了一块,经过几个回合的“战斗”之后,还是我赢了——给它穿上了厚厚的外衣。可是奶奶说,糍团只能有一层皮,而不是三层。

  我决定再做一个。相对于上一次,我这次的馅料放少了一点,皮也做得大了一些。这次的成果,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做得太完美了。这时候,奶奶发话了,打断了我的孤芳自赏:“这些原材料都是熟的你可以尝一个哦。”我立刻拿起一个吃起来,真好吃啊,满口都是芝麻的香,糯米的甜。

  “哈哈哈!”奶奶笑了起来。咦,怎么回事呢?我来到镜子前,原来,我的手上,脸上沾满了芝麻,手就像非洲黑手,嘴成了非洲黑嘴,脸也向非洲人看齐啦。

  “哈哈哈……”笑声在屋子飘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