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家乡菜的作文(2)

时间:2021-08-31

【篇六:家乡菜】

  淳朴的家乡菜,是家乡独特的标签。一个人无论在哪儿,只要看看他碗里吃的菜,大抵能猜出他是哪里人。

  我的家乡在江南水乡,正如江南淡淡的风情一样,家乡的菜也是以清淡著称。每当暮色四合,每户人家都会摆出一个小桌子,一家人就围坐在那张桌子上吃饭。此时,到处飘散着氤氲热气,弥散着扑鼻清香。那清香,如春风送来的田野的味道,沁人心脾。

  我爱吃家乡菜,尤其是我奶奶做的炸响铃。这道菜的制作过程并不复杂,只要准备好油豆皮、肉末和一个鸡蛋就好了。肉馅儿用的不是很多,把鸡蛋打在肉馅儿里,放盐、胡椒粉、鸡粉,充分搅拌;再把一张油豆皮铺开,在一头码放肉馅儿;然后把这一大张豆皮直接卷过去,在豆皮的尽头抹上一点面糊;切成段,下油锅炸,不一会,一道香脆焦黄的炸响铃就制作完成。这道菜为什么叫炸响铃呢?奶奶告诉我,因为入口咀嚼的一刹那,发出嘎吱的声音,如同清脆的铃声,炸响铃因此得名。

  江南水乡曾是古代游子常常光顾的所在,“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那些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游子,他们可曾习惯吃我们的家乡菜?他们是否也吃过我爱吃的炸响铃?他们吃不惯江南菜的时候,是否也在思念着可口香甜的他们自己的家乡菜?十年或者二十年后的某一天,如果我在异地他乡的一处小店吃上了一道家乡菜,我会不会如苏童一样“错把异乡当家乡”?我会不会在品味家乡菜的过程中消解乡愁呢?

  光阴飞逝,我离开家乡来到深圳已多年,儿时的情景现在变成了模糊的镜头,家乡的那些美味菜肴也成了朦胧的影子。年少轻狂的我似乎很少体会思念家乡的感觉,也无法体会古人远在他乡时对家乡深沉的遥想。可每当吃着清淡的家乡菜,我就会告诉自己,我不是爱吃“辣椒鱼头”的湖南人,不是爱吃“小鸡饨粉条”的东北人,也不是爱吃“生猛海鲜”的广东人,我是个爱吃清淡菜的江南人。我对江南水乡的万般情结就浸没在家乡菜淡淡的清香里。

  家乡菜,在我记忆里永远散发着诱人的香味。作文

【篇七:家乡菜】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道属于自己的家乡菜。我很喜欢家乡菜,因为它给我的童年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更给了我一生难忘的启发。

  我的家乡菜叫“发糕”。这菜名可能让人感到陌生,因为这道菜毕竟是我们家乡特有的,是独一无二的。发糕的外形看上去很饱满,仿佛是刚充满了气的月亮。它的颜色并不鲜艳,只是一层浅浅的黄,但它却拥有着特别的气质,仿佛是一位富有内涵的美姑娘,总在吸引着别人。看到这里,相信发糕已经吸引了你吧?其实发糕的制作方法很简单。首先要有鸡蛋、水、糖和广东人俗称的“发粉”,然后用发粉和水、鸡蛋搅拌,搅拌成一种粘粘的感觉,再放一些糖,搅拌两下,然后放在锅里蒸二十分钟,那就完成了这到色香味全的菜。当你吃一口发糕时,你便会感到入口即溶;吃一口发糕,会让你回味无穷;吃一口发糕,会让你感到家的温暖;吃一口发糕,会让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记得在我们家乡不仅受欢迎,它更是我们家乡团结、和睦的标志。以前,我们家比较穷,有时候连饭也吃不上,可以说我们每天都没有饱饭吃。后来邻居们知道我们家的情况后,就经常帮助我们,我们缺乏什么东西,他们都十分乐意借给我们邻居们的帮助令我和父母亲深深地感受到人情的温暖。我们无以回报,只有做发糕,与他们一起分享发糕。唯有这种方式才能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每当回忆起与邻居们吃发糕的情景,我便会情不自禁地流泪。

  后来,经济开始繁荣,父母亲也在一些小生意中赚了点钱。为了我有一个学习氛围较好的环境,父母在城里买了一套房子。虽然在城市里住,的确让我的成绩提高了许多,但我的心无时无刻都在牵挂着家乡菜牵挂着那帮热情好心的邻居们。可这种牵挂不久就消失了。在小区里我认识了不少知心朋友,我们无论在思想、性格方面都很相似,所以我们每天都是形影不离的。我们还经常一起打篮球、看NBA、听周杰伦的歌,一起去图书馆……那段时间我都沉浸在都市里的时尚、自由、快乐,那是我一生中第二段的美好时光。这段时光改变了穿着朴素的我变成时尚的我,一向内向的我变成开朗的我。可能是这一切影响了我,我开始不太喜欢乡下的生活,反而更喜欢都市那时尚自由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她给变了我的想法。记得有一次周末,妈妈问我回不回乡下,我一出口竟是拒绝。妈妈听了后,十分吃惊。她万万没想到一位平时热爱家乡的孩子,竟然不肯回乡下。妈妈惊讶一会儿后,立即到市场买来了一些神秘的东西。她一整天都在厨房里,好像要干一些不可告人的事情。突然,我闻到一阵香味,那是一道浅黄的气味,它离我多么近,并且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我立即到厨房里偷看,原来妈妈在做发糕。扑鼻而来的香味,让我迫不及待地偷吃了一块。啊!这是多么柔软的感觉。只见妈妈微笑着说:“小心点,很烫的”。我正狼吞虎咽地吃发糕,哪理得着妈妈说的话。妈妈又摸了摸我的头,说:“孩子,你虽然长大了,但是你可别忘记你的家乡菜,可别忘记那帮曾帮助过我们的邻居们。”妈妈的话似乎给我点了穴,我停了下来,一阵子过后,我的发糕由甜变成苦的。我哭了,我愧疚地哭了,竟把家乡菜和邻居们给遗忘了在某个角落了。我很后悔,我为什么要拒绝妈妈?顿时,我是多么恨自己啊!甜甜的发糕变成苦涩的,那味道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忘不了家乡菜的味道,更忘不了那帮好心的邻居们,就让我把这一切一切永远藏在心中。

【篇八:家乡菜】

  不知哪个作家说过,对故乡的怀念其实是从吃开始的。

  家乡菜,对于背井离乡的游子来说,是一个永恒主题。

  在记忆深处飘散着氤氲热气的家乡菜,承载着平凡生活的色香味,寄托着人生沧桑的感慨。这种味蕾上的乡愁终生难忘,而且随着时光的流逝更是让人刻骨铭心。

  先是父亲的这盘油炸薯包。原是家乡盛产茶籽油,而也因为贫穷,没有别的什么好东西来待客,即在这炸货上做花样。大年三十的晚上,大人们都在灶间忙活着,炸薯包、米果、红薯片、油饼,一箩筐一箩筐的,要炸至深夜。而我们家,炸薯包是父亲的拿手。这几年,姐妹几个分散在各地,通常是聚少分多,而父母也随弟弟生活在九江,已是多年没炸薯包了。有一次电话里父亲很高兴地告诉说:我们在炸薯包吃。我顿时口舌生津,不禁说:你们才好。父亲马上说:下次回来我做给你们吃。果不其然,今年正月初八,父亲回来为姑姑、姑夫祝寿,忙里偷闲地炸了次薯包给我和三姐这两家子吃。那天一下班赶至父亲家,父亲已将脚板薯用专门的刷钵刷好,和着新碎好的米粉,看上去是淡紫色的一盘糊糊,撒上些许蒜叶和盐,搅拌均匀。父亲用他略显老态的胖胖的大手抓一把糊糊,轻轻一握,挤出一个小小的团团,用瓷汤匙挖出,放进温度刚好的油锅里,稍炸片刻,顿时一股异香飘入鼻中。刚等着一锅炸好,即迫不及待地吃起来。嘴里吃着,聊着,享受着这浓浓的父爱。尽管自己已经为人妻,为人母了,而在父亲面前,似乎还是那个叽叽喳喳,常被父亲抱至膝上的小丫头。

  还有这盆糊,父亲犹爱,也是他的拿手。锅里多搁些油,猪油最佳,倒进高汤,趁汤还是冷的,抓着干米粉,慢慢地、均匀地撒着,左手不停地搅拌,高汤慢慢地滚起来,开了,米粉由白色转成透明,成糊状了,撒上些碧绿的葱花,好了,起锅,趁热吃。滑滑的、嫩嫩的,猪油的浓香夹着高汤的鲜香,还有小葱的清香,真是余香缭绕,回味无穷。

  清炒地菜,此菜有清理肠胃、去除油脂、清热解毒之功效,故而最受我们姐妹几个的推崇。因为每个人丈夫的腰围都在增长着,而做这道菜体现着我们这些做妻子的对他们的关心和体贴。如果正月里天气暖和,南风吹上几日,田野里的地菜也刚好长出来了。带上孩子们,带上小剪子、小铲子、小蓝子,一大家子浩浩荡荡向麻洲果园开去。暖暖的阳光照着,孩子们在旁边奔跑、嬉戏着,我们寻找着鲜嫩的地菜,用小铲子铲起,小剪子剪去根茎,择去老叶、黄叶,放进篮中。一边聊着各自的孩子、丈夫、工作,还有美容经,聊到开心处不时爆发阵阵笑声,惹来孩子们的询问;还有那烦心的事,也尽管说出来好了,我们互相劝慰着,宣泄着。

  干辣椒炒狗肉干,是小弟的最爱,也颇受大家的欢迎。勤快的三姐知道大家今年都回来过年,早早地托人买好了农户家的土狗,宰杀好,将其分割成条块,抹上盐腌上一个礼拜。等有大太阳赶紧拿出来晒,晒上几个艳阳天,等狗肉状如木柴、色泽酱红,点点清油渗出,微微还透着点香,好了,收起。等着要吃时拿出一条,切成薄片,用米酒泡着,发松来。多些干辣椒、土蒜头,姜少许放到锅中爆几下,盛起,再将发好的狗肉干放入锅中爆炒,加入米酒,转为文火焖至汤汁收干,加入爆好的佐料,翻炒几下,即可出锅。此菜咸、香、辣,下酒甚佳,佐饭亦好。

  还有一道泥鳅汤。此处所指并不是将真正的泥鳅拿来做汤,而是将煮熟的芋头和着红薯粉,揉好,搓成一条一条的,用清水焯好,冷水浸着,要吃时佐以高汤,撒上点葱花,吃在嘴里滑滑溜溜的,酷似泥鳅故而得此名。

【写家乡菜的作文八则】相关文章:

1.写雪的作文八则

2.写家乡菜的作文6篇

3.家乡菜作文400字

4.以家乡菜为话题的作文

5.关于书的作文八则

6.家乡菜小学作文

7.我的妹妹作文八则

8.我的弟弟作文八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