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小学初中作文

时间:2021-08-31

  我的家乡在乾元山的山脚,老家的旁边原来有一所小学,爸爸说,他曾经在这所小学里念过书。

  我出生在武康,2003年的清明节,才第一次跟着爸爸一起回老家。那时由于交通不便,我们租了一辆小面包车,高低不平、坑坑洼洼的沙石路面,将小车震得东倒西歪,车后拉出了一道长长的灰尘尾巴,我在车上紧张得眼泪都掉了下来。我隔着满是泥灰的车窗望外看,只见小路的旁边有一条小水沟,沟里到处是垃圾,浑浊的水在垃圾的下面无精打彩的慢流,水沟的一边是零零落落的几块油菜田,油菜花却是一个劲的盛开着,仿佛是想用她的一片金黄来掩盖住满地的垃圾。一会儿到了村前,看到了那间破旧的小学遗址,爸爸说这小学原来有三间平房,住着有三个班,是一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共有一个老师轮流着给村里的十几位学生上课,王老师是村上的唯一一位在文革时上过小学四年纪的“秀才”,所以就义不容辞的担任了这小学的老师,他平时只教语文、数学二门课,其他就是同学们自由活动,而且王老师他讲的都是当地的土话,因为他不会讲普通话,所以我爸现在的普通话水平极差,在去年的公务员普通话考试时,我还帮了他了,现在这小学的学生全在村委的房间里上课。这小学的正前面有一条7字形的小河,已经让“水葫芦”给撑满了,河水是黑黑的,不时飘来阵阵臭味,水里根本见不到一条小鱼;门前的晒谷场就是操场了,操场上到处布满了鸡鸭留下的粪便,那时这小学有一个排球,也就是唯一的体育用品了,晒谷场旁边的烂泥坑就是学生们的跳跃场地。但象爸爸这样的学生好象是已经习惯了眼前这种脏面,他们那时脸上的笑容依旧是那样的真诚与快乐。爸爸还说在这里念过书的人有近十个考上了名牌大学了。这一次回老家,我的心里对这小学的遗址有了一丝的感觉,但总觉得太不可思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