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的作文1200字

时间:2021-08-31

教师节的作文1200字合集四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节的作文1200字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节的作文1200字 篇1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读小学时,是在父亲做校长的山村小学启蒙的。那时的父亲还很年轻,不到三十岁,师范毕业的他在山村小学是绝对的“大知识分子”,因为其他老师都是初中毕业后,回到小山村做代课老师的,只有父亲在城里读过书。父亲平时没课的时候,喜欢背着手,拿着一根教鞭在不大的校园里,慢慢地走着,或是看学生游戏,或是在上课钟声敲响时,督促学生早进教室,不要迟到。当有学生在校园中跌倒时,父亲就会快步走到学生跟前,微笑着把学生扶起,但学生往往刚站稳,就会马上跑进教室,他们都怕父亲,准确来说是怕父亲手中的教鞭,尽管那根教鞭从没在任何一个学生的身上落下过。

  很不幸,那根教鞭第一次就是落在我的身上,记忆中很重很痛。我入学较早,六岁就读了一年级,那时仗着父亲是校长,我的成绩也很好,我就多少有些嚣张,经常欺负弱小同学。一天早上,当我把同桌掀翻在地,拳头如雨点般地落在同桌身上时,父亲出现在身旁,教鞭狠狠地落在我的手上,我的双手快速地离开同桌,我搓着已经红肿的小手,眼含泪珠仇恨地看着脸色铁青的父亲,要知道,父亲从小到大就没打过我。

  事情还没有完,下午的时候,父亲在操场上专门召开了全校大会,许多乡亲也来参加了。会上,父亲首先以一名父亲的名义,向我的同桌和他的父亲道歉。接着,父亲以教师和校长的身份,要对我进行惩罚。当着全校学生和乡亲父老的面,父亲的教鞭又一次重重地落在我已经肿起的手上。现场的人们惊呆了,没人发出一丝声响,只有教鞭落在手上沉闷的声音和我撕心裂肺的哭喊声。本来看热闹的妇女们,开始留着眼泪向父亲求情,说我太小不懂事,但教鞭仍旧声声作响地落在我的手上。大概打了二十几下,教鞭已经有些披散开来,父亲突然大声哽咽着说,“我教子无方,让乡亲们笑话了。”说完,父亲就把教鞭对着自己,重重地落了下去。打了几下之后,教鞭突然断裂了,当父亲想从身边拿起棍子的时候,已经被老师们紧紧抱住。

  趁此机会,我被学校老师送回了家。平时最疼爱我的奶奶,看着我已经大腿般粗的双手,大声哭了起来,大声质问是谁如此狠心,对她孙子下如此毒手,并发誓一定要报仇。我趁机向奶奶哭诉父亲的“暴行”,并说父亲把教鞭都打断了。奶奶听完后,沉默起来,回到厨房,拿起镰刀,拉着我的小手就向学校走去。尽管手上依旧很痛,但我心中窃笑,父亲看来要被奶奶教训了。

  走到村口的柳树旁,奶奶用镰刀砍下一根两个手指般粗圆的柳枝,并用镰刀修理整齐。看来奶奶是要对父亲动粗了,马上就要到来的报复的快感,使我暂时忘记了疼痛,快步跟着奶奶继续向学校走去。

  到学校时,乡亲们还没有完全散去,他们看到奶奶颤颤巍巍地惦着小脚,拉着我走到学校时,又纷纷聚拢起来,等待好戏的上演。父亲还站在操场上,看到奶奶来了,恭敬地向奶奶走去。父亲走到奶奶身边时,我躲在奶奶身后,等待着柳枝向父亲打去。谁知,奶奶却双手拿着柳枝,递向父亲,大声说了一句至今仍在我耳边萦绕的话语,“子不教,父之过,也是师之惰”。奶奶刚说完,父亲就举起了柳枝,又是幸亏学校老师眼快手疾,我才免遭再次的皮肉之苦。

  经过乡亲们和老师们,还有我同桌的苦苦哀求,父亲才放弃了对我的惩罚,不过留下狠话,“这根柳枝以后就作为我的教鞭,如果你今后胆敢再犯错误,教鞭不断誓不罢休。”以后,父亲的教鞭陪我读完了小学,哪怕到了高中大学,父亲的教鞭仍旧在我的心中,久久不能抹去。但是我心中仍有一个疑问挥之不去:奶奶那天对我的态度为何转变如此之大?长大真正经事之后才明白,原来当年正是奶奶用村口的柳枝,把年少丧父且异常玩劣的父亲打进师范的校门的。

  如今我同父亲一样,也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但是现在素质教育已经深入人心,体罚学生已不被法律所允许,教鞭如同旧私塾的戒尺一样,逐渐湮没于历史长河,但我却时常怀念父亲的教鞭,是那根教鞭把我抽醒,抽起我对教师的崇敬。

教师节的作文1200字 篇2

  早上上班和儿子坐的公车比平时的人还多,还要拥挤,车上多数都是新学期开学的莘莘学子们。看着这些年轻稚嫩的脸庞,恍惚间就想到了我学生时代的老师,也勾起了我很多美好的回忆。那时的老师亲切朴实,而今天的社会,因种种体制和社会、人为因素,让我们的老师和我们的医务人员一样,被许多的不理解和误解逼迫的不能自已。

  然而再过几天就是第十一届教师节了,我已不能回到学生时代,而我的儿子正在经历着他们的童年,他们的学生时代。在这网络流行的点赞时代,我就想到了给老师也点个赞。今天我想点赞的是我儿子所在学校---青羊区红光小学五年级的英语老师,闫秀琼。她不仅仅是一名女教师,也是一位母亲,一位为教育默默付出的志愿者。她的事迹说平凡也不平凡,只是有几件事情一直让我念念不忘。

  我参加过她的几次英语公开课,可以用八个字总结: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她的这一教学风格,使得孩子们特别喜欢她的课程。而最最让我感动的是她在一次半期考试后的家长会上的谈话,原话已记不得太清晰,大致内容如下:这次我们二班的`孩子英语总体成绩不是特别理想,但这不是说明我们的孩子不如别人,只是他们花开的晚而已,所以接下来我的教学任务重点不是班级的英语优等生,而是希望我们的爸爸妈妈们能配合我的工作,一起在未来的时间里辅导那些后进生,并陪伴他们一起努力,一起成长 记得以前常听到有些家长或者老师会直接把成绩落后的学生称为差生,这从医学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确实是不太合理的称呼,差生这一称呼只会打击孩子们的自信心和上进心。而闫老师在随后的课堂上也特别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鼓励花期晚到的孩子从不言败,利用她休息之余帮助他们一点点进步。

  而还有一次记忆犹新的事迹是20xx年的除夕前一天,那一天还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我和老公下午去菜市场买菜,准备当晚的团圆饭。路上巧遇骑着自行车的闫老师,我们问她去哪里?她却反过来问我:***妈妈,你知不知道你们班级的哪家学生家里比较贫困,孩子到现在都没有点读机或者复读机的孩子?我儿子上了高中,家里有闲置的录音机可以放英语教学磁带,我给送去。据我对班上家庭的了解我们班没有,所以简单交谈几句以后,她又继续在寒风细雨中寻找她熟知的下一个学生家庭住址。当时看着她消失的背影,我突然眼睛一热,想到了我曾经类似的经历:我初三时候也有一位英语老师,为了让班上的每一个学生对英语短语、语法、音标、句子能够掌握更牢固,连夜找资料手工刻蜡纸印油墨试卷的场景,40多页,两个班80多人,那得要熬多少夜才能完成?而在今天的家校沟通欠缺的教育环境下还能有这样的老师那是多么难得啊。同时这也是儿子和我们的福分。

  闫老师也是属于和我们住宿在同一个街道办辖区的居民区。现在我们这一代的70、80后父母,大多数都是双职工,每年寒暑假我们最头痛的就是熊孩子放假了,而父母们还在上班。所以我经常在社区举办的公益课程中见到闫老师的身影,向社区负责文教的干事和领导打听,原来闫老师一直在社区做志愿者工作,关爱社区的留守儿童和流动之花。利用下班时间和暑假期间义务为孩子辅导,辅导后进生工作已坚持了十余年,为留守儿童和流动之花辅导功课自20xx年开始,已坚持4年了,这样使得每个孩子不断进步。

  今天的社会浮躁的声音太多了,不是我们的老师不够好,而是我们在现行的教育体制和家庭结构环境下的构建,让我们的老师慎于行的太多了。所以我呼吁我们的家长朋友,还有老师们能够彼此包容,和谐沟通。经师易遇,人师难求!

  最后,祝愿所有的老师:教师节快乐!体健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