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1

【精华】教学计划汇总八篇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教学计划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做教学计划头疼,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计划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计划 篇1

  【教材分析】

  这篇科普文章是本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主要介绍大自然的语言这门物候学知识,文章条理清晰,语言生动准确,使介绍的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学生对说明文是初次接触,教师在教学时将淡化文体,重点引导学生积累科学知识,学习文章语言,尤其是一、二两段,寓说明于描写之中,将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大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另外,这篇文章还告诉我们: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教学时教师将渗透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情感教育,激起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志趣。

【教学目标】

  1、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积累科学知识。

  2、了解几种说明的方法,赏析说明文语言的生动优美。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起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志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美读等方式,赏析本文生动优美的说明语言;文章的主体部分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学生理解起来可能较难,教师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联系地理知识深入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那么,大自然是怎么告诉我们春天来了呢?

  2、那燕子低飞、鱼儿跳水又告诉我们什么?

  3、花开了,草绿了,燕子低飞,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语言。(出示课题)

  二、整体感知,概括要点

  1、默读全文,思考:

  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2、同桌小议;

  3、抢答交流,引发讨论:明确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

  (由主到次、从空间因素到时间因素)。

  4、看中国地图,学生自由朗读课文6~10自然段,鼓励学生质疑。

  5、小结并板书:

  条理清晰;

  过渡:为了使大自然的语言这门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作者还非常注重说明语言的生动性。

  三、精读赏析,品味语言

  1、教师配乐范读一、二两段,多媒体展示四季风光,引导学生欣赏、思考:你最喜欢哪一部分?

  2、先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交流感受。(多媒体提供句式)

  ⑴ 我喜欢(句子或段落),因为当中使用了 (词语或修辞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

  ⑵ 美读一遍。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并指导朗读。

  4、本文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把道理说清楚的?

  ⑴ 选择填空。(举例子、列数据、分类别、作比较)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

  ⑵ 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使用了说明方法?

  四、总结全文,拓展阅读

  1、根据板书巧总结。

  2、考考你。(利用多媒体选题)

  ⑴ 农谚举隅,一分钟理解、应用。

  ⑵ 读《大林寺桃花》:你能告诉白居易为什么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吗?

  ⑶ 假如你是大自然中的一朵花、一只鸟、一棵树你想对人类说什么?

  3、布置:

  作业(任选一项):

  读一读网络中有关竺可桢及物候学等方面的文章,进一步探索自然;

  背一背课文一、二自然段,体会语言的生动优美;

  写一写你熟悉的一种事物,力求有条有理、有声有色。

教学计划 篇2

  一、培养目标与要求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高新技术发展要求,在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掌握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扎实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进行计算机在企事业单位、电脑网络公司计算机系统管理、维护和应用操作等岗位的需要,具有一定职业能力的中等职业技能型人才,计算机应用教学计划。

  (二)基本要求:

  1、思想品德要求:毕业生应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良好的思想品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积极进取的职业心理素质和创新精神,勇于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2、专业知识要求:毕业生应掌握windows基本操作、文字录入、office办公自动化、excel图表处理、多媒体软件的基本应用和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及因特网基本操作,熟悉计算机软硬件应用与维护,能排除计算机常见故障,了解计算机局域网络的组建流程与方法。

  二、主要课程

  计算机应用:

  本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及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中英文字录入,WINDOWS基本操作,OFFICE中WORD、EXCEL的使用,多媒体素材的加工,INTERNET的利用等。

  三、修业年限

  2~3年

  四、毕业条件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2、所学课程成绩合格;

  3、通过相关计算机等级考试;

  五、实践教学内容安排

  实践教学对学生技能的掌握、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加强实践教学,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促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向实践能力方面转化,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工作计划《计算机应用教学计划》。

  实践性教学内容包括校内实习实训(含课堂实习)、企业实习两种形式。

  (一)校内实习实训

  通过本综合实训,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熟练操作计算机,掌握OFFICE办公自动化软件的综合运用技能,提升文字录入与处理能力。

  (二)企业实习

  毕业实习的内容,可根据当时社会实际需要,安排学生到专业对口的企业进行实习。通过实习,使学生了解当时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状况;为毕业后从事相关行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践教学的考核,根据技能训练的科目和实习科目,制定出具体的考核方案和评分标准。

  实践性教学的考核成绩可按适当的比例计入该课程考试成绩。对技能性较强的课程和整周教学实习可单独考核,单独列入学生成绩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