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街市》教学反思(2)

时间:2021-08-31

  《天上的街市》教学反思篇4

  《天上的街市》是诗人郭沫若1921年创作的一首现代格律诗。在这首诗中,诗人由现实中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再由天上的`明星联想到街灯,进而想象天上的街市,想象天上美丽的景色,想象天上街市里的珍奇,想象过着幸福生活的牛郎织女通过对天上美好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旧时代黑暗现实的痛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因此,这首诗使那个时代的读者很自然的通过对比认识现实的黑暗,激起对理想的向往并为之而奋斗今天,我们今天学习这首诗仍然有新的意义。

  我在这一节课教学设计上,通过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整节课重视学生诵读,让学生在诵读实践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通过朗读加深体验与领悟通过联想、想象的训练,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

在本节课中,我共设计了一下几个问题让大家分小组展看讨论:

  (1)诗人远望,望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想一想:诗人极尽想象描绘这些景物的时候,语气是怎样的?从哪里看出?

  (3)传说中的牛郎织女与诗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本质区别在哪里?

  (4)诗人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想象,要对传说中的故事情节做这么大的改动?这种想像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以上问题让大家分小组展开讨论,我发现只要老师善于引导问题设置得当,大部分同学都能积极地参与其中,都能够踊跃的发言,并不是流于形式,人与亦云。对于本次四个问题的设置,通过观察与研究,我发现,前三个问题由于过于简单,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快的得出答案,所以不适宜于小组合作,而第四个问题具有开放性和延伸性,这种内容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可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佳。

  《天上的街市》教学反思篇5

  在《天上的街市》的课堂教学中,我结合多媒体音画背景激情诵读,当读到最后一句“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戛然而止。全班掌声雷动。学生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赞叹:“这诗写得真美!”“教师的朗读把我带到了优美的意境中!”我正要请学生分组研讨诗的主旨时,一生说:“嘿,真浪漫,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压马路哩。”全班哗然,我面露愠色,正待发怒。

  瞬间,我调整了自己的情绪,我说:“这位同学听得入神了,他用俗语来解释牛郎织女爱情的浪漫。可是牛郎织女的传说中,他们别说压马路,见面都极难,诗人为什么把它改写了呢?”全班同学笑了,并开始思索。我接着道:“下面,我们请这位同学谈谈自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吧”。全班同学笑着鼓掌,个别学生准备笑话。

  那位学生却不慌不忙,不仅说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而且加进了学生自己对这首诗的感悟,他说:“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天上的街市就该发生变化。”他的一席话顿时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于是全班同学展开联想的翅膀,在“天上的街市”遨游。

  学生所言有捣乱之嫌,且影响了班级纪律,教师并没有粗暴地解决,而是以一颗真诚的爱心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诗句的含义,矛盾于真诚、幽默的言语中化解。可见,教师面对课堂偶发事件,特别是学生言行失当时,勿操之过急,“以牙还牙,”应以真诚之心发掘学生的闪光点,用爱心启发、感化学生,用发展的理念对待学生,让学生健康茁壮成长。

【《天上的街市》教学反思5篇】相关文章:

1.《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

2.教学教学反思

3.《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范文

4.《日历》教学反思

5.小池教学反思

6.《老师您好》教学反思

7.《鸟语》教学反思

8.《树之歌》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