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石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活化石教学设计(精选3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活化石教学设计(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化石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朗读课文,知道讲了哪几种活化石,我们要好好保护它。

  3.培养爱自然、爱科学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

  知道并了解保护活化石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大家知道恐龙吗?是怎么知道的?让学生说一说,对学生地回答适时评价。然后用ppt分别出示图片一、图片二图片三和图片四,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化石。恐龙是生活在很多年前的一种动物,我们现在只能通过化石来认识它!那么,“活化石”又是什么呢?就让我们来看课文吧!

  二、板书课题《活化石》,引入新课。

  三、引导学习课文。

  1.自由读第1自然段。

  (1)化石一般存放在哪儿?(博物馆)

  (2)化石可以用来干什么?(通过化石,我们可以看到亿万年前的动植物)教师讲解化石,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了解化石存放的地点。

  2.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导朗读。

  (2)看图,了解银杏树的样子。

  (3)读了这段后,你知道了关于银杏的哪些知识?(银杏树已生活了几亿年,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扇子,生长得很慢。)

  3.自学第3自然段。

  (1)自由读第3自然段。

  (2)你知道了哪些有关熊猫的知识。(熊猫生活在许多年前,它爱吃竹子,它的祖先却以食肉为生。)

  (3)指导朗读。

  (4)放课件大熊猫的图片,给学生欣赏。

  提问:同学们已经看完了大熊猫,有什么想说的吗?

  提问:你真会观察!每只大熊猫的样子都不一样,你能说说吗?

  出示句式:大熊猫的样子可爱极了。它的身子( ),四条腿( ),一双大眼睛( )。

  4.学习第4自然段。

  (1)齐读第4自然段。

  (2)对照插图,了解中华鲟的样子。

  (3)你能说说中华鲟的有关特征吗?(中华鲟生活在一亿多年前,生活在江河里,身披大片硬鳞,核桃大的眼睛亮晶晶的,嘴巴又尖又长,现在已非常稀有了。)

  5.学习第5自然段。

  (1)齐读。

  (2)明白这段的作用。(总结全文,井点出主旨:好好保护它们。)

  四、朗读全文,总结全文。

  1.边看课件图片,边说说这三种活化石的有关特征。

  2.读了全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3.创造性地演读课文师示范表演(银杏树的自述)

  五、练习:

  1、句式练习:科学家把( )、( )和( )叫做活化石。( )、( )和( )被科学家叫做活化石。

  2、读读写写:一片片叶子 一把把扇子 一块块—— 一条条—— 一棵棵—— 一只只

  活化石教学设计2

  【课前透视】

  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银杏树、国宝──大熊猫、水中活化石──中华鲟……这些古生物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生存到今天的生物,被人们称为“活化石”。这篇介绍科学知识的课文洋溢着时代气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贴近儿童的生活,语言平实,通俗易懂,学生爱读,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能够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学生对化石的知识了解不多,但是对银杏树和大熊猫特别熟悉。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识知出发,让学生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的同时,呼唤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物的意识。让学生动口、动手,走出教室、走出校门,查阅有关古生物的资料,扩展自己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阅读、识字、交流,注意多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引发他们研究、探索的欲望。本课教学可以采用放手让学自学的方式进行,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了解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惜动物的意识。

【信息资料】

  1、课件或有关录音磁带,头饰。

  2、制成各种生物形状的生字卡片。

  3、课前布置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搜集有关古生物的资料,并自己整理。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演示:(播放课件或录音,向学生介绍一点古代生物的知识)说说你看到(或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板书课题)组内交流找到的资料(文字或图片),推选出代表向全体同学介绍。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绘声绘色的解说和生动的画面的展示中受到感染,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展示图片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收集处理信息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2、板书:化石,问:你知道什么是化石吗?你见过化石吗?在哪里见过?它是什么样子的?(在“化石”前面加上“活”字,齐读。)我们这节课要学习“活化石”这课,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从学生的认知出发,让学生交流已有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同时发展了思维和表达能力。)

〖对话平台〗

  一、自读

  1、课文是怎样介绍“活化石”的呢?请你一边读一边想,读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相信学生,给他们充分的表现自己的机会,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

  2、边读边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边读边画出自己不懂的词语或句子。

  (培养学生边读书边动手、动脑的习惯。)

  二、朗读

  1、指名读。

  2、领读,教师有重点地领读重点句子,正音。

  3、轮读,每人读一自然段。

  4、选读,喜欢哪段就读哪段。

  5、指读,组内指定读,互听互评。

  (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是朗读训练,用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发挥范读的作用,在朗读中要注意对朗读的评价。)

  三、识字

  1、拿出生字卡片,自主识字。

  2、请小老师介绍识字经验。

  3、开火车读,连词读,齐读。(注意“珍、肉、史”翘舌音。)

  4、游戏:猜猜猜。(小组合作,一人摆生字的口形,其它同学快速找到他说的生字。)

  (用不同的方法复现生字,增加学生和生字见面的机会,给学生识字的空间。)

  四、写字

  1、出示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化 代 孙 植”,认读,交流识记方法。问:这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应该怎么样写?(先书空,再引导发现写字规律:左窄右宽。)

  2、观察“化、代”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教师范写。(加强对单立人写法的认识和运用,写好单立人的关键是:撇不能太弯;竖一定要垂直。)

  3、学生描红,临写。

  4、组内推选出好的作品在全班展示。

  五、作业

  将找到的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做成卡片,写上说明,下节课向大家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