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1-08-31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4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童话,讲的是小野猪、小象和小袋鼠一起上山栽树的故事。课文的两幅插图形象地展示了故事的内容。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要密切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1种笔画。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要密切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教学方法

  讲授 交流 表演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课是讲一个关于三个小伙伴的故事。

  2、板书课题:三个小伙伴

  3、读题,讲解:伙伴就是同伴、好朋友。

  4、提问:你有好朋友吗?你们经常一起干什么?

  5、过渡:故事里的三个小伙伴是谁呢?它们在一起要做一件什么事呢?

二 课文学习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挖坑施肥培土浇水嘴巴鼻子拱就把

  2)指名读生字词。

  3)指名读课文。

指导写字

  1、指名读:同拉么把巴没有要

  2、根据笔顺集体书空。

  3、师范写生字,学生观察字形结构、笔画。

  左右结构的有:拉把没写时左窄右宽。没,右上不是“几”。

  上下结构的有:要上下部分写扁些,要紧凑。

  4、学生在书上描红,在《习字册》上练写。

  5、作业:熟读课文。

四 齐读

五 小组合作学习

  四人为一个小组,先读读3-5自然段,互相说说:“是谁解决了第二个和第三个困难的?用了什么方法解决困难的?”(学生合作学习,约5分钟)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了解夏天的特点,体会作者赞美夏天、赞美大自然、赞美劳动者的思想感情。

  3?背诵课文第一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夏天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学生:课前阅读描写夏天的书籍。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夏天相片,包括江南水乡、苍茫塞外、黄河流域的夏日图片,请学生辨析哪一幅图片是本课描写的夏日情景。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小组交流

  1?人们爱吟诵春花秋月,冬雪的洁白也为人们称道,夏天却极少被提及。一说到夏天,人们总会想到骄阳似火,作者在文中是怎样写的呢?自由朗读课文,提出不明白的字词或不理解的问题。

  2?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情况。

  3?用横线勾出文章直接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再仔细读一读。

  三、细读课文,赞美夏天

  1?文章从几方面赞美了夏?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最能体现夏季特点的句子。

  2?感受夏天的气氛。

  (1)夏天的气氛热烈得像什么?作者把夏季、绿草、树林带各比作什么?在这沸腾的夏季、密密的绿草、茂盛的树林中,我们能感受到什么?

  (2)这一声声蝉鸣真是那样使人心烦吗?在这里,作者透过蝉鸣,想告诉我们夏天怎样的特点?

  (3)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这两句话蕴含着怎样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3?欣赏夏天的色彩。

  (1)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这指什么?有怎样的道理?(出示句子: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洋溢着成熟的气息。比较研读,深刻体会。)

  (2)结合对希望、成熟等词语的理解,完成填空:

  夏天,正当之间,正是一个、的旺季。(春华秋实承前启后生命交替)

  (3)联系下文,理解句子夏天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的含义。

  (4)田间长着哪些庄稼?它们的长势怎样?

  4?感悟夏天的旋律。

  (1)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出自白居易的《观刈麦》。根据搜集的资料,说说诗句意思。(出示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引导学生读这句话。)

  (2)用自己的话谈谈人们夏季的繁忙、紧张。

  (3)有感情地朗读全段,读出夏天紧张的旋律。

  四、精读全文,拓展积累

  1?引读文章最后一段,勾出写夏季特点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作者对夏季的赞美之情。

  3?背诵课文第一段。

  4?文中有许多句子把夏天的景象写得形象生动,读一读,抄一抄。

  板书:

  夏

  热烈磅礴之势

  金黄旺盛活力

  紧张人倍忙

  赞美春与秋之间的黄金季节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认读10个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落”和“调”。写好13个生字。

  2、逐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1、借助拼音,认读10个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落”和“调”。写好13个生字。

  2、逐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新知导入

  说一说:

  我们每个人都听过掌声,有些掌声是你给别人的,有些掌声是别人给你的。掌声响起来,你的心情怎样?

二、自读课文

  要求: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别人。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三、识字解词

  我会读

  zhǎng bān m tuǐ lún tóu

  掌 班 默 腿 轮 投

  diào yáo huàng liè yǒng

  调 摇 晃 烈 勇

  (1) 根据拼音读一读

  (2) 开火车认读生字

  m lào zī shì tóu diào kuàng

  默 落 姿 势 投 调 况

  liè zhèn shù pǔ yōu lián

  烈 镇 述 普 忧 联

  (1)小组开火车认读生字

  (2)老师指名认读

  (3)小老师领读

  认读多音字“落”和“调”

  借助语境理解词语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从那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

四、朗读课文

  要求:

  1、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

  是否正确。

  2、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3、带着问题读课文:《掌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整体感知内容

  讨论交流:《掌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五、课堂练习

  一、给句子中带下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1、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lào lu)下了残疾。

  2、老师是刚调(diào tiáo)来的。

  3、她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还让同学们教(jiāo jiào)她游戏。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姿势 ( )的掌声

  ( )的眼神 ( )的声音

  ( )的鼓励 ( )的微笑

六、课堂总结

  课文讲述了英子从小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有一次老师让她上台讲故事,刚开始她不敢上台,英子走上讲台后,同学们送给她热烈的掌声,英子的故事讲得很好,声音也很动听故事讲完了,同学们又向她送去热烈的掌声。掌声从此改变了英子的生活态度,她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