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的作文

时间:2021-08-31

家风的作文800字(通用9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家风的作文800字(通用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风的作文1

  在我的心里,家是菜园,我是菜苗,一个茁壮成长的苗,而陪伴了我十三年的家风则是甘露﹑雨滴。是家风耐心的历经春夏秋冬滋润我,没有家风的滋润,我就不能够茁壮成长。

  家风伴我从懵懂无知坐向成熟,一步步在人生的阶梯上踏上脚印,是它塑造我的无形力量―家庭的生活方式。在模糊的记忆中,妈妈教我懂礼貌,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等等。品质方面严格把关。

  时间不紧不慢的流逝,事情一次一次的发生。外面闪耀的阳光直直的射进了窗户,我们家的争议声又一次直逼耳际:

  “你说你都多大了,干什么都干不好。瞧瞧,让你给你倒杯水,干嘛倒那么满,撒的到处都是。”一向宠爱我的妈妈一边擦着桌上的水,一边又开始唠叨了。虽然说,妈妈的“话匣子”有点烦人,但勉强算的上是“音乐”。就听下去吧。原来今天早上我家来了位做客的阿姨,妈妈命令我去倒一杯水给阿姨喝,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不料,我的手不小心抖了一下,水就倒满了。有点不小心,不过我不是故意的。阿姨走后,妈妈的“低音小喇叭”开始不停地的播放,做事稳重,不要三心二意。我只的改正。

  “那么大了,连点规矩都不懂,客人来了也不知道打声招呼,只顾忙自己的。”妈妈一送走客人,回来就又“赠”了我一句。我怎么这么倒霉,“……!”长篇大论过后,妈妈竟然一点点也不累:“要知道尊重别人,的有礼貌。”从此以后,家里来客人我一刻也不敢怠慢,急忙左一声“阿姨好,”右一声“叔叔好。”

  我在妈妈的话匣子里学到懂礼貌,尊重他人,做事专心……我伴着岁月,年龄不断增长,妈妈却毫不松懈。告诉我:“这些事情虽然微不足道,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可以直接影响你的成长。”我的家风由我的妈妈培养出来,一步一步,一件一件。

  没错,无形中好的家风的养成,是正能量的传递,也是以后对自己教育的回馈,只要家风好了,国风才会好。

  我们家的家风,愿它常驻我家。愿那不辍的改进之风飘在中国民族的上空,飘进千家万户之中。愿我的家庭会因它变的更充实,更美好。

  家风的作文2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向重视家教,而家风家训更是重要。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家的家风,而要说起我的家风首先得从小时候的几事说起。

  小时候家里住在镇上供销社的大院子里,那时每家的用水都是靠院子的大井水,水抽到水塔后再在院子里面建几个共用的龙头,记得我刚上幼儿园中班的时候,有一天,几个稍大点的男孩溜进大院里,几个小朋友玩了一会儿觉得很无聊,于是他们发现了几个露天的水龙头,就赶过放水玩,我听见“哗哗”的流水声,就跑出看看,原是小朋友在玩水,我想起妈妈经常告诉我要节约用水,于是我就叫隔壁比我大两岁的韩翠婷姐姐,我们一道去制止小朋友玩水,由于乡下小男孩调皮,在制止过程中,我的头被一个小朋友用小石头砸破了,小朋友见我头流血了当时也吓呆了。这是,妈妈也过了,先教育几句小男孩就让他回家了,并赶紧将我送医院包扎,在去医院的路上,妈妈表扬我做的对。

  刚上一年级的时候,第一次数学测验,我只考了91分,在班里排在后几名,爸爸拿到试卷后,没有责问我为什么考得这么差,而是教育我偶尔的一次失败并不可怕,并帮我认真地分析了错误的原因。在整个小学阶段,爸爸经常教育我做每事都要认真对待,这其中包括平时的吃饭和走路等,爸爸并不要求我时时学习,而是要求我学习时专心致志;玩时就痛痛快快地玩。言传不如身教,为了帮我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爸爸放弃了一些娱乐活动,找一些书籍陪我一起学习。

  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一次爸爸的同事我家做客。我不但没有招呼,还很少说话,后爸爸教育我,见到长辈要主动招呼,对待客人要热情周到;等这位佰佰再见到我时,直夸我像变了个人似的。

  记得我家刚买房子的那会儿,我和妈妈从乡下赶,下了中巴车后,为了节省2元钱。妈妈和我没有坐公交车,而是步走站多路往家赶,当时走得我是又累又渴;但在我路过一座立交桥时,桥上一对母女,为了筹钱看病,顶着烈日在卖唱,妈妈毫不犹豫的拿出了10元钱。

  好家风从儿时跟着我共同走进了青春,她无时无刻的提醒着我,鼓励着我。

  家风的`作文3

  一个家庭,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谁?是父母。对孩子影响最长久的是什么?是家风。一个国家,对子民影响最根本的是什么?是国风。从古到今,几乎都是这个理。

  家风是什么?家风是一个家族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做人准则,它可以是一句话、一个规定,无论是不是白纸黑字,家族成员都在自觉遵守、传承和发展。若家风正,则其后代必出优秀人才;若家风不正,则其后代十有八九一代不如一代,甚至害己祸人。

  还记得“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吗?说的就是司马家族不正不忠的家风。从司马懿开始,其后数人数代谋反之心不死,其家族也免不了臭名远扬。可其影响远不止于此,因为这个家族的特殊性,导致整个国家都受到了极大的牵连。观之司马家族在为当权时的国家状况,于民,只管搜刮,民何以聊生?于官,或勾心斗角,或结党营私,官场岂能不黑暗?贤人如陶渊明等只好避而远之。

  司马一家家风不正,导致一国国风不正,国家覆灭自是不可避免。然而,较之稍早的汉文帝则是另一番情景。

  相传文帝母亲生病,文帝衣不解带,不寝不眠三日,直至母亲病愈才敢去休息:文帝以孝闻天下。再看他的儿子景帝,颁布设有文孝的法令,勤俭治国,继续奉行了“与民休息”政策,发展生产、减轻赋税。文、景帝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生产得到显著发展,历来被视为封建社会的“治世”,被史家誉为“文景之治”。

  家风正,则国风纯。国风不纯原是家风不正,因为万家家风,便成国风。一个人想要留名于世,家风必须要正;一个国家要想持续发展,国风必须纯正。因此,国风的建设当从家风开始。

  无数的事实证明,家风的树立不是靠一纸空文,也不是靠空洞说教,最根本的还是要靠每个人的实际行动。家风如诚信者,待人接物时时、处处、事事以诚信待人,长此以往家风便养成了;家风如勤俭者,无论衣食住行还是修身养性,始终严格要求并坚持一点一滴,时间久了,家族成员还会不勤俭吗?……好坏家风,莫不如此,关键在于选择和养成。

  风是一笔财富,无法被替代,也无法去描述,对于今天的我们要做的便是继承和发扬优良的传统美德,与时俱进,丰富内涵,助力中国国风变得更加纯正,聚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