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说课稿(2)

时间:2021-08-31

  故事说课稿篇2

  教学要求:

  1、正确认识、理解“喷火、零零星星、冶炼”等词语。

  2、抓住重点词句,读悟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了解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类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过程,体会女娲冒着生命危险拯救人类的奉献精神。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来复述故事,从中感受故事的神奇。

  4、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并从中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们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学会复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体会女娲冒着生命危险拯救人类的奉献精神。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进入情景

  1、齐读课题,回顾上节课内容

  2、课件展示灾难

  二、质疑,铺垫情感基调

  天火熄灭了,洪水中的人们被救上来了,女娲为什么还要补天呢?其实课文中有一句话已经告诉我们了,找到这句话的就用笔划下来吧!

  1、交流出示“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

  2、比较句子:“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冒火”(引导学生比较“喷”和“冒”)

  3、师引述:多可怕啊!如果让如此猛烈的天火一直这么喷下去,会有什么后果?

  三、整体学习课文三、四、五自然段,了解女娲补天的过程。

  1、过渡:是啊,面临这即将发生的巨大灾难,女娲为了拯救深受苦难的人们,为了让他们再过上以前那样幸福美好的生活,她做了一个决定!(指名答)

  2、师引语:她决定把天补上,那她是怎样把天补上的呢?自由读读三、四、五自然段,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女娲补天的过程

  3、师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体会女娲找石的艰辛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分别描写女娲寻找五彩石和冶炼五彩石补天的过程的段落

  2、放声地读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女娲寻找五彩石时遇到了哪些困难,她又是怎样克服的呢?

  3、师生交流

  1)“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到山上一看,全是零零星星的碎块”(指导读“几天几夜”)

  2)还缺少一种纯青石(指导读“找哇找哇”)

  3)师分层次引读“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从而进一步体会女娲找石的艰辛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体会文中动词的准确,从词语中感受女娲的智慧

  1、引述:女娲历尽千辛万苦找齐了五彩石,她又是怎样炼石补天的呢?(教师引导学生圈出动词)

  2、指名说动词:找、挖、放、冶炼、炼、化、装、端、对准、泼、补(CAI出示)

  3、联系第四自然段的内容,将这些动词连起来说说女娲炼石补天的过程(同桌互说)

  4、指名复述女娲炼石补天的过程

  5、仔细读读这段话,边读边想,看看从这段话的哪些词中可以看出女娲补天是件不容易的事呢?(学生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6、师生交流(“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

  7、师小结,指导朗读本段描写女娲补天的句子

  五、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体会故事的神奇

  1、师引读第五段:现在,人们常常看见天边五彩的云霞,传说那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CAI)

  2、为了拯救人类于水火,女娲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好了,不仅那时补好啦,直到现在,我们仍旧拥有着一片完整无缺的天空,此时,你有什么想说的么?(指名说)

  3、情感升华:她做的这些不是为她自己,而是为了——我们人类,这就是一种奉献精神啊!(师板书:奉献)

  4、齐读第五自然段

  5、你们猜猜古人怎么就从这五彩的云霞想到是女娲补天的地方呢?(指名答)

  6、师小结:我们古代劳动人民多么神奇的想象力阿!

  六、拓展

  1、课件出示古代神话中的英雄人物

  2、师总结

  3、齐读课题

  七、课后作业(课件出示)

  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故事说课稿篇3

  一、说教材

  《伊索寓言》属于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本单元属于故事集锦,由成语故事、文学故事、民间故事和寓言故事组成,其中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都是通过一个小故事,用比喻、人格化修辞方式等,来讲明某个原理或者教训的文学作品,往往带有嘲讽和劝诫的性质。

  《伊索寓言》包含了三则寓言,紧凑密切,意蕴丰厚,以浅近的语言把角色描画得绘声绘色,生动传神,使人读后兴致盎然,从其中获得深刻的启迪和教益。

二、说目标及重点、难点

  据教材编写意图和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单元重点、本课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目标有三: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4个二类生字。

  3、学习第一则寓言,理解其中含着的道理。

  教学重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理解第一则寓言的寓意,从中受到教育。

三、说教法及学法:

  教法——自学指导引领学生自学

  针对教学目标,我精心设计了三个自学指导,引领学生根据自学指导进行自学,然后再进行检测。当学生出现学习困难时,先让学生来帮忙纠正或讲解,也就是所谓的"兵教兵",当学生都解决不了时,才做必要的讲解。

  学法——自主学习为主,小组合作为辅

  学生根据自学提示完成学习任务,大多都能顺利完成,当个人实在不能解决时在以小组交流合作的形式展开讨论。

四、说教学过程

  一、揭题示标

  1、揭题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都学过哪些寓言故事吗?

  所谓寓言,就是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说明某个道理的文章,往往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2课《伊索寓言》,(板书课题,齐读)

  古希腊的《伊索寓言》脍炙人口,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说课深刻,幽默风趣,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誉,希望大家都能认真学习。

  2、示标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4个二类生字。

  3、学习第一则寓言,理解其中含着的道理。

  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接下来我们进行三场比赛。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第一次比赛,比谁能把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读准确。

  1.出示自学指导

  (1)、用方框标出课文中生字所在的词语。

  (2)自由读。

  (3)3分钟后检查。

  2.学生练读。

  3.屏幕出示生字词。

  请第2小组的4号同学来读,其他同学注意听并随时更正。

  4.集体认读。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场比赛,看谁读课文正确又流利。

  1、出示自学指导: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困难可请教同学。

  (2)碰到难读的地方可停下来多读几遍,读通、读顺后再接着往下读。

  (3)5分钟后进行比赛。

  2、学生练读。

  3、指名读:请一、三、五小组的四号同学分别来读这三则寓言,其它的同学要注意听并随时进行更正。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三场比赛,看谁能迅速掌握第一则寓言。

  1、出示自学指导:

  读、思、画、写相结合,学习第一则寓言:

  1从哪些词可以看出狐狸非常想吃葡萄?(用"____"画出)

  2他会想到哪些方法去够葡萄?

  3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狐狸在"白费劲""无望"的情况下仍然对葡萄恋恋不舍?(用"﹏﹏"画出)

  4这些葡萄真的是酸的吗?狐狸为什么这样说?

  5用双横线画出寓言的寓意。想一想: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吗?能否举个例子?

  2、学生自学。

  3、后教,指名回答。

五、当堂训练(15分钟)

  1、描红。

  2、听写。

  ①指名两个同学上台板演,其他同学在下面写。

  ②学生上台判阅,并纠正错误。

  ③同桌对照答案互判。

六、课堂小结

【故事说课稿(精选3篇)】相关文章:

1.渔夫的故事的说课稿

2.听声音编故事说课稿

3.英语说课稿精选

4.物理说课稿(精选4篇)

5.渔夫的故事说课稿范文

6.《画杨桃》优秀说课稿精选

7.外研版英语说课稿(精选3篇)

8.《倒数的认识》说课稿(精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