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下册数学《运白菜》说课稿(2)

时间:2021-08-31

  北师大版二年下册数学《运白菜》说课稿篇2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主要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2课时(第一课时)。

  2、教材编写特点

  教材运用主题图的形式,创设了“运白菜”这一情境,引导学生提出连减计算的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倡方法的多样性。

  3、教材内容的核心数学思想

  在一年级下册“乘船”一课,学过百以内数的连减计算。当时学生体验到从一个数依次减去两个减数所得的差与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减数之和所得的差是一致的。可是当时还没学过小括号,所以还不能用一个综合算式表示从一个数减去两个数之和的运算。教材注意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并能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用连减计算的实际问题。

  本课节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探索连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以及连减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及数量关系。教学难点是叙述两种解法的解题思路。

  4、我的思考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学习者要将正式的知识与自己日常的直觉经验联系起来。缺少生活经验的课程,将是不完整的课程;缺少对学生生活经验的关注,将是不完整的学生关注。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进行工作,使知识的呈现形式更贴近于学生生活的经验。在教学中要注重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性,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型。这样做,更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技能、学习的兴趣,以及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意识。本课将运用好“运白菜”这一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发解决问题,把生活中的问题作为课程资源超水平的发挥。

  本课题教学活动的三个特点:

  我认为这个学习活动有三个特点:一是生活化。所提出的问题是生活中时常会遇到的。二是具有挑战性。需要学生认真调动和组织原有知识才能解决问题。三是开放性。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惟一的。因此,这个学习活动具有多方面的价值。

  本课题教学设计的一些想法:

  南师大课程与教学论专家杨启亮教授说过:“教材不是供传授的经典,不是供掌握的目的,不是供记忆的知识仓库,而是供教学使用的材料。面对新课程标准,教师和学生不是“材料员”而是“建筑师”,他们是材料的主人,更是新材料和新教学智慧创生的主体。”这段精辟的论述,指明了教学中师生对教材开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现行实验教材尽管在编写上有了很大的改进,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以及教育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实验教材仍可能存在有待完善之处。

  比如“连减问题”在生活中有很多题材,教材采用“运白菜”这一题材创设情境,我认为是合适的。学生在一年级下期学过“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本册刚学过“三位数的加减运算及其应用”,这些都是学习“三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的重要基础。我们应当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或旧知识的延伸点,突破常见的“购物情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采取迁移训练,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但我认为,本课节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探索连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我认为对三位数的加减法的计算能力,可以训练但不是重点,教材在“运白菜”这一情境中出现的三位数过繁(第一车运走256棵,第一车运走288棵),我认为不利于学生对两种解法的探究,以及不利于对今后减法运算性质的学习认知,达不到对学生简算技能的培养。因此,本课在设计时,对“运白菜”这一情境中出现的三位数进行了改动:第一车运走255棵,第一车运走245棵。这样做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好处:

  (1)同样是三位数的连减,但学生在计算的时间上、难度上会大大降低。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会更多地移到探索连减混合运算的方法上来。

  (2)可以让学生对两种解法的解题思路的不同、必要性、最优解法产生更好的认识,渗透简算意识,提高计算技能。

  (3)让学生对习题的解决有了知识的依托,这样做有利于因材施教、锻炼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比如:①436—179—21=436—(179+21)=436—200=236②368—(168+127)=368—168—127=200—127=73

  通过教师对学生生活及兴趣的理解,以学生已有经验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重新组织学习材料,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到处是数学,数学就在生活中。

二、学生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学习过“100以内数的连减”,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学习过“三位数的加减及其应用”。

  2、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学习该内容的经验

  许多孩子对“连减问题”已有初步的了解,特别是在购物中有很好的经验和体现。用两种方法解决连减的问题,在一年级的时候就已经接触过,现在学生可以把两种方法都掌握,而且还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检验计算的是否准确,培养学生灵活思维和认真检验的好习惯。

  3、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的困难

  学生对三位数加法、减法的计算不够准确,运算速度慢,导致在连减计算中,出现错误。

  北师大版二年下册数学《运白菜》说课稿篇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连减的具体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与交流。

  2、运用连减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结合运白菜的情境,发展提出问题,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算法的多样化。

  2、在实践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切入举偶

  谈话引入

  秋高气爽,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让我们走进小农场,看看那里的景色吧!

  这片地里种着白菜,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在白菜地里藏着哪些数学问题呢?

  对话平台

玩中学

1、说一说。

  这一环节启发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

  观察教材第77页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先独立思考。

  (2)把你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与同桌交流一下。

  (3)谁愿意对大家说一说你的问题?

2、写一写。

  学会正确的计算方法,经历不同的算法交流。

  你想怎样计算呢请你试着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1)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

  (2)全班内交流算法。

  (3)教师板书不同算法。

学中做

  玩成教材77页试一试,78页第1题计算。

  (a)独立计算,尝试解答。

  (b)班级交流各自算法。

  完成教材78页第2、3题。

【北师大版二年下册数学《运白菜》说课稿】相关文章:

1.二年级数学《运白菜》说课稿范文

2.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下册《买电器》说课稿3篇

3.二年级数学下册《平移与旋转》说课稿

4.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5.二年级数学下册《奥运开幕》教学设计

6.小学数学北师大版《方程》说课稿范文

7.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说课稿

8.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