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黄山_游记作文

时间:2021-08-31

游黄山_游记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游黄山_游记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游黄山_游记作文1

  说到天下第一奇山,我们都会想到是黄山,在书上、电视上,都看到过。但是,耳闻不如一见,在暑假,我们就去黄山游览了一番,那儿果真名不虚传。

  古人常道:“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们刚到黄山脚下,就领略了黄山那美丽的风光。一阵大雨过后,阳光洒在了黄山上,顿时,黄山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如同一座金子做成的金山。黄山共有四绝,分别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虽然只有四绝,但是这四绝,足以让你回味无穷、惊叹不已。

  接着我们坐车来到了海拔八百多米的蹬山入口云谷寺,开始蹬山了。在途中有潺潺的溪水哗哗地从山上流下来,溪中的小石头是五颜六色的,使清澈的小溪显得十分美丽。梯路旁有一二米见方的水池,池水冰凉冰凉的,游人走热了,用凉水擦擦是很惬意的。我忽然看见了一块高高的独石,在它的顶上长着一棵松树,仿佛是一位仙人在给人们指引上山的方向,“这不就是仙人指路吗?”大家不约而同地欢呼起来。我们不停地向山峰进军,石梯越来越陡,梯数越来越多,大家蹬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但美丽的山吸引着我们,使得我们奋力向前,四五个小时后我们来到一个山顶,看见前面的山峰像一条巨大的“鲤鱼”,用力地摆着尾巴,张开大嘴,瞪着眼睛,准备再往上一跃,这就是著名的“鲤鱼跳龙门”,真是惟妙惟笑。我们来到北海,那里的怪石更多了,在左边的山峰顶上,有一位“老人”正拉着一头“小骆驼”走向远方,这就是“老人”与“骆驼”。在前面,有两位“老人”的背影,他们坐着,看着云海,好像在谈心。在前方,有两匹健壮的“马儿”,它们正在用力的拉着身后的“大马车”飞快的向前行。在右边的一块细长细长的独石上,长着一株小松树,远远望去,好似一支毛笔的头上开出了一朵美丽的花,这就是李白所命名的“梦笔生花”。在它的左边,有一座像五指一样的山,这是李白用来搁笔的吧,所以叫笔架山。当云海飘上来的时候,它就变成了一艘小船,十分美丽。在最右边的一块独石上,放着一双“绣花鞋”,样子十分小巧。“童子拜观音”“鳌鱼与兔子”“鸳鸯戏水”等等让人目不暇接。“智者爱山”,黄山让人产生无穷遐想,赋于黄山生命和活力,越看越叫人喜爱,我真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由于天色已晚,我们便去宾馆睡觉了。

游黄山_游记作文2

  千盼万盼终于盼来了我的暑假黄山一日游,我兴奋极了,几乎睡不着,急切地等待着去黄山的那一天。

  快到黄山了,我兴奋地贴在车窗上,看着不远处的黄山,无论我怎么变换角度,就是看不到山顶。终于到了,我飞奔下车,把脖子仰成90度也没看见山的半腰,只看见黄山一角,不由得惊叹,真高!我走上台阶,开始我爬上黄山顶的计划。早就听说黄山风景如画了,其中的四绝更为著名,我四处张望,不知过了多久,一抹绿色出现在了我的视线中,一看,那不正是迎客松吗?正如书上所说,它把枝杆压低,像在打招呼。我欣然接受了它的问候,继续向上爬。

  黄山上的松树真多,我想一定是天女来这里散的松树种子。一路走来,脚都软了,我便在一块石头上休息一会儿。一路上有趣的东西还真多,有天然的石头猴子雕像、强壮的石头公鸡、巨人一般的陪客松,它茂盛的像把伞,还有被我当成弹珠的球形小石子。往山下望去,浓雾缭绕,所有走过的路被浓雾所淹没,只露出冰山一角,这让我起了疑心,我走来时,这样浓雾存在吗?走来时,四周清清楚楚,哪有半点浓雾的影子,和现在那似乎可以挤出水的大雾根本想不到一块。

  这里的空气很清新,让我感到阵阵清爽。上面松树少了许多,天空也更加完整。到了山顶了,含有较多水粒子的空气让我精神为之一振,在如此好的环境下,放松是一种理所当然的事。我这才开始打量着山顶,地面凹凸不平,小石头大石头都被随意地洒在地上,偶尔有几株小草冒出头来。放眼望去,连绵起伏的山脉在幽幽的浓雾中时隐时现,它如丝绸般把大小不一的山连在一起,仿佛身处云海之中,来到了人间仙境。在这清新的空气中,眺望远处的美景,让我有一种超脱事俗的感觉。没了树的掩盖,让一片青山出现在视网膜中,眼睛里倒映的是一副人间仙境的画面,深深刻在我的脑海,真是不虚此行!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今日黄山之旅,难忘至极!

游黄山_游记作文3

  八月十九日下午二点半,我们乘车到安徽省黄山去游玩。经过五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黄山脚下。修整了一晚上,第二天凌晨我们就起来准备“征服”黄山。

  早上六点,我们到了索道收费处,这里人山人海,一片拥挤不堪的景象。我们排了近两个小时的队,才乘上了缆车。当缆车悬在半空中时,我吓得连忙把眼睛闭上。过了一会儿,我张开双眼,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连绵不绝的青山,山上的松树笔直地立着,仿佛是一个个守护黄山的士兵等待着游客的检阅。导游说,黄山主要由花岗岩组成,因此很难留住水分,难怪黄山上很难见到小溪,也算是一大遗憾。

  缆车到达终点,我们走出车厢,便开始登山。我急于欣赏美丽的景色,冲到了最前头。到了一个小平台,满目都是苍翠的松树。导游说,这山顶和半山腰的松树只有黄山才有,它们在没有泥土的石头缝中艰难地长大,真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啊。

  雨伞松让我们大饱眼福。雨伞松叶子横向铺开,像一个蘑菇。松树有时也为一些小山头增添了色彩,瞧,这“梦笔生花”就是一个例子。一座细细尖尖的小石山上竟长出了一棵小松树!传说李白小时候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座山的山顶上长着一棵小松树。晚年他来到黄山时,忽见一座小山,山顶长着一棵松树,像极了小时候的梦,于是取名“梦笔生花”。我从“梦笔生花”的左边发现一座五指山,下面会不会压着孙悟空呢?导游说这座山很像古代的笔架,和边上的“毛笔”很配,真是妙极了。

  我们又陆续看了几座山峰:“童子拜观音”、“骆驼峰”、“猴子观海”……最后,我们一行人准备向“光明顶”进发。“不到光明顶,没看黄山景”,去“光明顶”的三条路上,到处都是人。妈妈担心我走散,不让我一个人先跑,但我还是像以前登长城好汉坡一样,一个人冲在了最前头。到了“光明顶”,眼前果然不同凡响:我看到了好似一朵盛开着的莲花的“莲花峰”;看到了险峻的“天都峰”……各种山峰尽收眼底。我们在“光明顶”上用过午餐后就下山了,因为明天,我们还要去宏村看著名的徽州古建筑。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次的黄山之行带给了我无穷的乐趣,也让我学到了不少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