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的作文(2)

时间:2021-08-31

黄山的作文 篇5

  从未见过这样大的雾!——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北方人,脑海里大概从未有过“水汽”这个概念。头顶着阳光直射的烈日,脚踏着水分稀缺的黄土。蓦地见识到黄山的雾气,心里着实一惊。

  我们的行程从朦胧的清晨开始。车近黄山时,导游特别提醒:黄山上多雨,要记得带雨具。当我们正准备把华丽的雨伞掏出来时,导游又叮嘱道,黄山上不允许带伞,以防被雷击。然后就声情并貌地为我们讲述了曾经发生的一幕幕惨剧,令听者心惊胆战。忽然有人大叫:“快看外面!”似乎又惊又喜。我们循声望去——车在盘山公路上兜着圈子,路旁枝繁叶茂的大树把外面的世界堵得几乎密不透光——我们还是有幸看到了,那被包绕在晨曦中的墨蓝色的山。山,捧出一把满怀的洁白柔软的云,云在山的怀抱里悠闲地翻滚。山凭借广大的胸襟包容着,爱抚着。那被托起的一盆,是云,是雾,还是传说中的仙境?

  谨遵爬山时最通用的真理: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路途中时常大雾迷漫,看不真切。好在黄山相对平坦,并不算难爬。不到一盏茶的工夫,我们便到达一座峰上的休息广场。上面已经聚了不少人,但供活动的空间依然足够了。我们一行人便在此稍做停留。

  也只有在这种时候,人才有闲情静下心来,仔细品味这做名山的神奇之处。

  在每一块看似寸草不生的岩石上,总会突然冒出几棵青松,令你吃一惊。松树凭着阳光,以这块光秃秃的石头为资本,用力地向上窜着。没有两棵的形态完全相同,或直插高耸,或旁逸斜出。但有一点是一致的——所有的树都一样齐刷刷地向上挺,似乎这便是生存的基本原则。它们的字典里从没有“退缩”两个字,它们天生就是勇往直前的生命,它们的使命就是挺直了杆儿度完一生。大家一律互不相让,于是便形成了一排排“松阶”。

  在这偷闲儿的空隙,云雾便会悄然袭上来,不觉中占领整个山头。爬累了的人们最需要这种清爽的滋润,纷纷向它拥去。山的轮廓渐渐模糊,消失了。此时,除了脚底踏着的还是坚实的地,一切都虚幻了。闭了眼,仿佛身处海边。水汽带来舒适的凉爽的海风,附着在身上,细细地渗入肌体的每一个部位。面前模糊不清,那如梦似幻的,就是一望无际的汪洋。海浪拍打着礁石,耳边竟似乎想起了潮水的声音。那被心灵捕捉到的,是日出日落的节奏,是生命的音符。

  云雾在空中飘荡着,你推我攘,却逐渐散开。一片白茫中依稀可见奇松和巨石。舞动的云似乎把这些原本古板的物件也带得活了,为这座静谧而肃穆的黄山平添几分灵动之美。

  忽然听到一阵抱怨声,那声音就来自我的身后。的确,最为重要的背景却白白得“什么都没有”,照出来的人也更不会好看吧。

  我倚在栏杆上,蓦然低头看时,几只蝴蝶正在花丛中飞舞嬉戏,心里正暗暗羡慕它们的无忧无虑;忽又瞥到远处一群小鸟,正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我再次陷入充溢着美好的幻想:如果可能,我也愿做一只小鸟。我也希望生出双翅,直插云霄。能在黄山绝顶这片蔚蓝色的天空中自由地翱翔。

  阳光强有力地透过水雾,不一会儿,云雾便四下撤去了,它毕竟还是虚幻的东西。一切又恢复清晰明了。青松似乎经过一番洗礼,愈显苍翠挺拔。历经这样缥缈的分离,总有人会加倍珍惜这缕撒在身上的温暖的阳光。这时,我才看清:那几只小鸟,只是在靠近人群的那块天空飞行,以便随时落下享用美食;远处,山峰顶,太阳脚下,还留有更为广阔的天地!那里,一定是为了迎接能搏击与长空的鹰而存在的!

  阴差阳错的行程安排,“迎客松”成了这次黄山游的终点。和山上的其他松树不同,向阳的那一面,它是低着头的。尽管它面前有成百上千的游客在争相拍照,尽管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游人慕名前来,它都始终低着头。无论是“迎客”还是“送客”,它都这样恭敬地低着头,永远恭敬地低着头。

  雾气,又升腾了几次。山,愈发虚幻了。周围的抱怨声也越来越多:“好不容易来趟黄山,到处尽是白的。什么‘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啥也没看成!”

  是啊,一路上雾蒙蒙的,啥也没看到。

  那么,我看到的,那是什么?

  那是云海,一定的!

黄山的作文 篇6

  八月十九日下午二点半,我们乘车到安徽省黄山去游玩。经过五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黄山脚下。修整了一晚上,第二天凌晨我们就起来准备“征服”黄山。

  早上六点,我们到了索道收费处,这里人山人海,一片拥挤不堪的景象。我们排了近两个小时的队,才乘上了缆车。当缆车悬在半空中时,我吓得连忙把眼睛闭上。过了一会儿,我张开双眼,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连绵不绝的青山,山上的松树笔直地立着,仿佛是一个个守护黄山的士兵等待着游客的检阅。导游说,黄山主要由花岗岩组成,因此很难留住水分,难怪黄山上很难见到小溪,也算是一大遗憾。

  缆车到达终点,我们走出车厢,便开始登山。我急于欣赏美丽的景色,冲到了最前头。到了一个小平台,满目都是苍翠的松树。导游说,这山顶和半山腰的松树只有黄山才有,它们在没有泥土的石头缝中艰难地长大,真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啊。

  过了一会儿,我们就到了一座山峰的最高处,那里凉风习习,很是舒服。休息了片刻后,我们继续向前走。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黑虎松面前。黑虎松在黄山十大名松中排名第二,是因为枝叶整体看起来很像草书的虎而得名。

  接着,雨伞松也让我们大饱眼福。雨伞松叶子横向铺开,我觉得也很像一个蘑菇。松树有时也为一些小山头增添了色彩,瞧,这“梦笔生花”就是一个例子。一座细细尖尖的小石山上竟长出了一棵小松树!传说李白小时候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座山的山顶上长着一棵小松树。晚年他来到黄山时,忽见一座小山,山顶长着一棵松树,像极了小时候的梦,于是取名“梦笔生花”。我从“梦笔生花”的左边发现一座五指山,下面会不会压着孙悟空呢?导游说这座山很像古代的笔架,和边上的“毛笔”很配,真是妙极了。

  我急着要去看飞来石,就第一个冲上山去,到了一家宾馆前面的平台时,我看到了飞来石。飞来石真像是从天山飞下来的一块石头,稳稳地立在山上。导游说,飞来石的形成是因为岩石风化所致,远处看飞来石很小,其实有好几米高呢。

  我们又陆续看了几座山峰:“童子拜观音”、“骆驼峰”、“猴子观海”……最后,我们一行人准备向“光明顶”进发。“不到光明顶,没看黄山景”,去“光明顶”的三条路上,到处都是人。妈妈担心我走散,不让我一个人先跑,但我还是像以前登长城好汉坡一样,一个人冲在了最前头。到了“光明顶”,眼前果然不同凡响:我看到了好似一朵盛开着的莲花的“莲花峰”;看到了险峻的“天都峰”……各种山峰尽收眼底。我们在“光明顶”上用过午餐后就下山了,因为明天,我们还要去宏村看著名的徽州古建筑。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次的黄山之行带给了我无穷的乐趣,也让我学到了不少的知识。

【精选黄山的作文6篇】相关文章:

1.游黄山作文精选

2.作文黄山精选

3.黄山冬韵作文精选

4.黄山之行作文精选

5.写爬黄山的精选作文

6.美丽的黄山作文精选

7.关于黄山游记作文精选

8.精选黄山云海作文

9.黄山游记的作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