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的风景作文

时间:2021-08-31

黄山的风景作文1

  自古以来,就有“黄山归来不看岳,五岳归来不看山”之说。我早已知道黄山的险、雄、秀、美,盼望着去一睹它的风采。今天,我终于如愿以偿,和家人一起去安徽省黄山市驰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旅游。

黄山的风景作文

  黄山有四绝:奇峰、怪石、云海、温泉。刚进黄山,我就感受到了四绝中奇峰的魅力。山上奇峰汇聚,或者险峻雄拔,或者俊俏秀丽。坐在观光缆车上看,两边都是光秃秃的悬崖峭壁,连一棵树都容不下,跌落处为深谷,隆起处为峭壁,这些悬崖陡直,让人阵阵发虚,真险呀!

  下了缆车,就到了玉屏楼景区。在玉屏楼,我们要欣赏黄山的代表作——迎客松。一路上,两边都是悬崖峭壁,我的手紧抓住栏杆,紧张得不得了。不一会儿,就看到了迎客松。它主干笔直,挺拔,抽出的两条枝却是横着长,一长一短,像人的两只手。远看整个迎客松,还真像是个人在做“请”字的手势,欢迎我们到黄山来游玩。

  离开了迎客松,我们到玉屏景区的三大主体峰之——莲花峰。莲花峰有1864米高,是整个黄山风景区的最高峰。在下面眺望莲花峰,峻峭高耸,气势雄伟。一座座峰峦,仿佛是初绽的莲花,故名为莲花峰。在半山腰上,我们都累得气喘吁吁时,突然,飘来一朵祥云,停在了天部峰的半山腰,若隐若现,好像把天都峰拦腰切了一刀似的。接着,许多云好像凑热闹似的,蜂拥而至,不一会儿,就把天都峰完全遮住了。一会儿,云朵又好像玩腻了似的,纷纷散开,天都峰又重新出现在缭绕的云雾之间了。啊!这就是云海的怪异景色!真是人间仙境啊!好不容易,终于快到峰顶了。可是台阶越来越陡,每个台阶之间越来越高。我只能一边爬,一边用右手紧紧地抓住铁栏杆,手心冒出了汗。这段路只有一米宽,两边是陡峭的悬崖,使人一阵阵心寒。我不敢回头看,生怕一失足就被摔得粉身碎骨。终于爬完了这段险峻的路程,来到了莲花峰峰顶。往下望去,青松在悬崖上争奇,怪石在奇峰上斗艳,云雾在山峦中缭绕。大自然的美在这里汇聚,在这里升华,塑造了黄山非同一般的气概!

  在怪石中,就属飞来石最为惊险。这块奇石高12米,宽8米,厚约2米。如此的巨石却竖立在长约12米、宽约8米的平坦岩石上,令人惊叹。而且,飞来石与地面接触的地方居然还有裂缝,好像真的是从别处飞来的一样,真可谓天地造化!

  接着,我们还赏玩了光明顶、佛掌峰、鳖鱼吃田螺、仙人晒靴等奇峰怪石,十分尽兴。晚上,我们住在黄山上的酒店里。我望着明亮的圆月,觉得在黄山面前,时空变得狭小,它独领了天下奇山的桂冠。这时,我才领会了“黄山归来不看岳,五岳归来不看山”的含义。

  黄山,它当之无愧地赢得了徐霞客“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的赞扬!

黄山的风景作文2

  暑假,我有幸游览了天下第一山黄山。

  素闻那千峰隽秀、万壑藏云的黄山,不仅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着称于世,还以那七十二峰、二十四溪、十六泉、飞瀑、岩洞等胜景而吸引着游人。许多美妙动人的神话传说,又给黄山染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下了汽车,就见逍遥溪水清澈见底,两岸青松翠竹,树影婆娑。仰首望去,峰峦耸立云天。听人说倘遇宿雨初晴的日子,就能看到云雾像美丽的轻纱,时而填满千峰万壑,成为海天一色;时而推出万座峰峦,显得苍浑深远。可惜我们未能得见。穿过观鱼亭,登上桃花峰,一处飞瀑从峰上的洞口飞溅而下,好像珠帘垂挂在洞前,因而得名水帘洞。我们拾级而上,享受着沿途如画的奇景。第一个小憩的地方是慈光阁,阁的四周群山环抱,茂林修竹掩映,环境幽静清凉。路过立马桥,绝壁上刻着几丈高的大字: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显得刚劲有力。在桥上可看到青鸾峰腰上的冰川擦痕,抬头还能遥望天都峰上的鲫鱼背。

  走了一路,又累又渴,就在天门坎小憩一会儿。这里山峦奇秀,怪石嶙峋,金鸡叫天门、天鹅孵蛋、松鼠跳天都、五老上天间等怪石,个个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特别是天梯旁亭亭玉立的石人,像一古装仕女。她正面有块矮小的岩石,像一位跪地下拜的童子。啊!那是闻名于世的童子拜观音’。还有那些在波澜壮阔的峰海中正争相崛起的怪石,好似无数明珠撒落其间,使黄山越发显得绮丽动人。这些奇石千姿百态,逼真有趣,似人,似海,似禽,似兽,简直是立体的画,无声的诗。有的气势磅礴如鳌鱼戏海;有的小巧玲珑如孔雀开屏。过了天上玉屏,就见一巨石横架于两山间,白云浮腾,称之天桥。过了天桥就是天都峰最惊险的一段鲫鱼背,长十几米,宽不到一米,两边悬崖绝壁,曾有:飞鸟难落脚,猿猴愁攀登的佳句作证。一上鲫鱼背,虽有铁索保护,我们还是小心谨慎,惟恐一失足成千古恨。这时我们头顶蓝天,脚踏烟云,俯瞰群峰,有的矗立天际,有的沉入海底,脚下云雾像潺潺的溪水,欢快的`鹰雀在眼底飞翔。登上天都峰顶,看到登峰造极的石刻。不错,极目远眺,云山相接,江河一线;俯视群山,千峰秀色,松涛呼啸,如惊涛拍岸,顿觉心旷神怡,其乐无穷。

  游罢天都峰,经原路返回峰脚,穿一线天,过蓬莱三岛。在玉屏峰上有一棵破石而长、寿逾千年的古松,仿佛在向我们挥手致意,这就是驰名中外的迎客松,它是黄山的象征。松多是黄山的特点,素有无峰非石,无石不松之美称。黄山松针叶短粗而稠密,顶如平削,干曲枝虬,常年苍翠。它们或立,或卧,或仰,或俯,百态千姿,引人入胜。那陪客松、送客松、望客松、探海松等都神奇而秀丽。特别是在北海散花坞中,有一石峰矗立于松涛中,像一枝粗壮的毛笔,其笔端有一奇松从石缝中盘旋而出,宛如一簇盛开的鲜花,所以称为梦笔生花。目睹此景,不少游人连声赞道:妙!妙!妙!黄山松不仅有奇特的形态,壮观的气势,还有更令人叹服的坚忍不拔的性格:不怕风霜,不畏严寒,郁郁苍苍,四季常青,而且只需少量沙土,就能顽强生长,盘根错节,青春焕发,多姿多彩!这既颇具哲理,又那么富有诗情画意。

  离开文殊院,告别迎客松,穿过百步云梯,来到云海。一股山风吹来,云雾时而消失,时而聚拢,时而向左,时而向右,时而回旋,时而舒展,变幻无穷,绰约多姿,恰似身缠丝绢半遮面、婀娜多姿惹人爱的少女,而自己也仿佛置身于云雾缭绕的仙境中。俯首望去,眼前却又是另一番景象:云铺深壑,絮掩危岩,汪洋无际,真是妙在非海,而确又似海了。那远近大小的峰峦,隐现于云雾之中,似海中岛屿。那虚无缥缈的云雾,随气流快慢缓急,忽儿平静,忽儿荡漾,拍打着无数暗礁岛屿,使人如置身于祥云缥缈绕灵鹫,霞光喷射冲斗牛;奇花异草馨瑶池,龙吟凤舞度千秋的幻境之中。

  难怪陈毅元帅在饱览黄山之后,赞不绝口,把黄山推为天下第一山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