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花喻人的高中作文(2)

时间:2021-08-31

  【篇五:借花喻人】

  我很喜欢花,尤其是菊花。

  夏姐姐迈着轻盈的脚步悄悄的离开了,秋姑娘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她用一支美丽的画笔,把枫树染红了,把小草染黄了;她又施展她那神奇的法力,使菊花在秋风中绽开了美丽的笑容。

  平原公园每年的秋季都要举办菊花展览,展览期间俨然就是花的海洋。

  瞧!那一朵粉红色的菊花昂首挺胸,豆芽似的花瓣紧紧簇拥在一起,远远望去,既好像一个小绒球,又好像一个大家族围坐在一起商议什么事情。再瞧那儿,一簇簇菊花堆在一起,在听秋风老师为她们讲故事呢!看她们一个个扬着脑袋,挺着胸脯,坐得端端正正的,大概都想得到秋风老师的表扬吧!美丽的菊花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每一个人到了这里都要弯下腰来闻一闻,仿佛吸足了氧气,站起来就觉得心旷神怡,走起路来显得那么精神。

  登上钟姿山,站在高处向下看,只见满园的菊花,红的好像火,黄的好像金,白的好像雪,粉的好像霞……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娇媚。整体看来,就好像一块花地毯。

  我不仅喜欢菊花的美丽,更喜欢它傲霜的精神。到了秋天,别的花都凋谢了,惟独菊花开的轰轰烈烈,在寒冷刺骨的秋风里,昂首挺胸向秋风挑战。陈毅爷爷曾这样写诗赞美秋菊: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的确,菊花虽然没有牡丹雍容华贵,没有月季娇艳妩媚,没有百合高贵优雅,但她那傲霜精神,确实令人喜爱。我们做人,就要好像菊花那样,不怕困难,知难而进。

  【篇六:借花喻人】

  在外祖母家的后院,有一棵腊梅树。每次一到梅花绽放的季节,我和姐姐们就会去腊梅树下摘梅花。我们常常把摘来的梅花戴在头上,或是插在花瓶里。

  树上那一朵朵芬芳扑鼻的梅花常常吸引着我。在我的眼中,梅花就是一位翩翩起舞的仙女;梅花就是一瓶芳香剂,让你慢慢品味芳香;梅花就是一个个小精灵,让你忘记烦恼,重新找回快乐。

  梅花是冬姑娘最宠爱的一个女儿,她用自己顽强的生命力战胜了百花之王——牡丹。在寒冷的冬天,百花凋零,只有梅花傲然挺立。可梅花从不显摆自己,正如《卜算子。咏梅》中的“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这句诗,赞扬了梅花这种可贵的精神。正因为梅花拥有的这种精神,所以她排名“梅、兰、竹、菊”之首。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中国,也有具有这种品格的人。夏完淳,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1647年6月,夏完淳被捕,当敌人审问他时,让他归顺大清,而夏完淳在金钱和国家两者之间,毫不犹豫的选择的国家。敌人再三逼问他,夏完淳宁死不屈最后光荣牺牲了。他不正有梅花这种可贵的精神吗?

  虽然梅花不是国花,但她却是中华民族的代表!

  【篇七:借花喻人】

  我爱菊花,我欣赏它。它虽然没有玫瑰那醉人的芬芳,却在秋天的寒风里笑得那么灿烂;它虽然没有牡丹那样高贵的血统,却依然活得那么潇洒。它的叶子好像极了饱受沧桑的老人的脸,一道道皱纹中蕴藏着许许多多的故事。

  我们学校里有许多菊花,红的好像火,白的好像雪,分外妖娆。一进校园老远就能闻到那扑鼻而来的芬芳,沁人心脾,让人陶醉。

  菊花的品种很多,有“狮子须”、“瀑布菊”、“鸳鸯菊”、“金绣球”、“紫矛”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鸳鸯菊”和“金绣球”!“鸳鸯菊”是菊花中的珍品,一花两色,形似睡莲,瓣如纤手;而“金绣球”却因远观似一金灿灿的绣球而得名。

  当我们已经披上冬装的时候,菊花却依然傲立,与松柏为伍,与风霜为伴。不知道有多少人被它坚强不屈的个性所折服,并为它写下了一首又一首的赞歌。“菊花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道出了人们对菊花精神的敬佩之情。

  我爱菊花,不仅仅是因为它美丽,而是它用行动告诉了我一个做人的道理,那就是:不要被眼前的风霜雪雨所吓倒,人生道路不平坦,只要我们坚持,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已成为我的座右铭。

  【篇八:借花喻人】

  荷花入诗,情彩飞扬,雅俗共赏,有人借荷香淡淡抒发清闲散淡情怀,有人借荷花艳艳展示生命意趣,有人借荷花生死倾诉相思苦情……凡此种种,多姿多彩,荷为人而生,文因荷而贵,人荷相映,演绎了一首首洋溢着生命情愫的华彩诗章。

  荷花千姿百态,洁白无暇,好像水晶一样纯洁。有的才只有一个青里泛白的花苞,娇羞欲语,含苞欲放;有的只开了一半,一些花瓣散下去,另一些簇拥在花蕊旁,犹如一位衣衫未整的美人;那些全开了的,好像一个个穿着洁白素净的衣服的姑娘在翩翩起舞;还有些,花瓣都掉光了,露出碧绿碧绿的莲蓬,莲子上面的小孔,似乎是一张张小嘴巴,正放开喉咙大喊着:“我成熟了,快来摘啊!”荷花散发出清新淡雅的芬芳,引来花蝶飞舞,嬉戏其间,令人赏心悦目。而那调皮的蜻蜓,扇动着翅膀,从那朵花飞到另一朵花,与荷花快乐地嬉戏着。我陶醉了,觉得眼前的荷花是一位位风姿绰约的荷花仙子在翩翩起舞。

  荷花不好像牡丹一样雍容华贵,不好像梅花那样迎寒吐芳,也不好像兰花那样小巧清秀,然而,她默默无闻地为酷暑散阵阵芬芳,送丝丝清凉。啊!我爱荷花,爱它那亭亭玉立的姿态,更爱它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风亮节!由荷花,我想到了于谦。

  于谦是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他自小有远大的志向。长大以后,他考中进士,做了几任地方官,严格执法,廉洁奉公,深得皇上的赏识。后他担任河南巡抚,奖励生产,救济灾荒,比较注意人民疾苦,赢得了人们的爱戴。

  太监王振专权的时候,贪污成风,地方官进京办事,总要先送白银贿赂上司,只有于谦从来不送礼品。有人劝他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于谦甩动他的两只袖子,笑着说:“只有清风。”他还写了一诗,表明自己的态度,诗的后面两句是:“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其实,不管就个人喜好,还是荷花本身的魅力,以及它的品质,荷花都不得不成为我的心爱。

【借花喻人的高中作文】相关文章:

1.借花喻人的作文

2.借花喻人的高中记叙作文

3.借花喻人的作文150字

4.借花喻人的500字作文

5.花借物喻人的作文

6.借花喻人的作文8篇

7.2018借花喻人的作文

8.借花喻人的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