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农村教师合作文化的建构研究(2)

时间:2021-08-31

二、农村教师合作文化建构的实践路径

  教师合作文化是教师文化变革的主流方向,其形成需要一定的组织信托。根植于合作文化的合作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广大农村地区学校规模普遍较小,布局分散,很难形成完整的学科教研合作组织;同时,在相对封闭的农村学校中教师个体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应对课堂教学事务与教育生命成长。所以,如果不对当前以学校或学科为单位组织的教研机构进行改造或重塑,跨越师资匮乏境遇下教师合作的时空沟壑,及时拓展教师合作交流的平台,设计全面细致的合作活动,就难以在源头上改变教师孤立的境况,实现教师间深层次、高水平的合作,就难以孕育长久、稳定、投入的合作文化。

  (一)保持人为合作与自然合作间的合适张力,构建区域性合作教研组织

  自然合作是教师合作文化的理想状态,人为合作一直以来因为其行政控制性、强迫性、实施取向性、特定时空限制性、可预测性而被批评。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实践揭示在很多情形下自然合作并非教师合作研究的初始形态。给予人为合作的教师文化适当的包容和合理的生存空间,让人为合作与自然合作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才能使合作文化成为群体教师专业发展的持久动力。

  区域教研组织不是重新建立一所独立的专门机构,而是借助一定的行政力量,充分尊重教师个体的自我选择,在现行中小学建制内,由高校与区域教育管理、教师培训、教研机构以区域中心校为依托合作进行的一种功能融合的结构性重组,通过这一组织机构促进教师在实践中形成合作关系与合作意识,培养合作态度和习惯,形成合作的行为规范,既为教师的自然合作创建环境,又依托一定的行政外力规范了人为合作。区域教研的领导组织负责人由乡镇教育主管领导担任,组员由区域内各校校长担任;教研组按照构成教师所属的地理区域分为学校层面和区域层面;各教师依学科、年级、学校或参与的课题等特征有选择地加入学校层面教研组;区域教研组设在中心校,由各校骨干教师与教务主任组成,普通教师可以根据区域教研组的阶段性研究主题与任务分批加入;网络教研组在区域教研组的支持下借助网络平台构建,各校教师自愿加入;教研员由特聘教研员和兼职教研员组成,兼职教研员由优秀教师担任,特聘教研员由县市教研中心选派;引领专家由区域中心协调外聘。

  (二)依托农远工程资源与环境开展网络合作教研,营造和谐的自然合作氛围

  教师合作既是教师个体与群体内在的心理发展过程,也是资源与环境外在的技术支撑过程,需要学校与各层教育行政部门为此提供生成与发展的平台。2007年,随着农远工程建设任务的全面完成,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的信息化环境基本具备,为农村地区教研形式由单一的以校为本向区域教研、网络教研相结合的多层次教研体系转变提供了资源与环境支持。跨地区、跨学科、多层次的教研网络可以有效共享资源,生成平等、开放、民主的教研合作氛围,放大学科专家、教研员和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使大范围、经常性的互动交流具有现实可能性,并逐步凝聚和提升教师合作的向心力,进而推动合作的教师文化形成。

  同时,教师合作文化的形成是观念领域对教师孤立文化的扬弃和对教师合作文化的唤醒,其实现是一个长期、持续、动态、复杂的过程,必须借助高质实效、切实可行的教师合作实践形式为载体。教师合作文化离开实践的载体,便是奢谈、空谈,仅局限于观念引导、理性宣传,只会有表层效应、短期效应甚至是负面效应。只有通过实效的协作活动,合作观念才能真正浸润教师的灵魂,并最终体现在教师的日常教学与研究行动中。农远工程背景下网络合作教研的实践形式主要有教育主题网站、教育博客社群和网络教育论坛三种,教师借助这些形式实现教师集体的同侪互助、实践个体的自我反思、学科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以促进教师个体与群体的专业发展。通过平等与民主的合作互动,教师既可与教育教学专家进行沟通,实现专家引领式教研,又能方便地与同行探讨,实现同伴互助式教研。另一方面,多元交流中得到的认同与激励既是激发学习与交流持续发展的动力,也是孕育群体合作文化的催化剂,共享与交流反过来又促进了教师更深层次的研究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