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作文

时间:2021-08-31

有关荷花作文合集10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荷花作文10篇,欢迎大家分享。

荷花作文 篇1

  有一日,同学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那是一个美丽的夏日,在那临湖的岳阳,有三个女孩偶然发现了一个盛开荷花的大湖,就偷了人家的渔船,撑着篙划进密密匝匝的莲叶中,做一回江南的采莲女子,满眼的绿曳红摇,是一种无法说出的感动与欢欣。“要能将这份美丽长留该多好。”便忙着把船头船尾盛满花。兴未尽而归,接下来的日子无暇与花对语,亦找不到一个大湖将花插入。渐渐淡泊一种心情,而花终于灰白或紫黑,不复当日的容颜。触目惊心,忆起那一日终未好好欣赏那如铺如盖的叶,体味映日荷花别样红。渐浓的帐惘中终于悟道:“惜花更把残红折”的句子原来包含了多少年前那个诗人的心语与多少年来怜花人的感慨,浓缩了多少如雨云般沉甸甸的真情。

  夜里拥膝怔怔,想着这采莲的故事世间有多少美丽足以倾到众生,世间的每一个人,无论是凡夫俗子,还是万世英雄,都曾面对或拥有过多少美丽,而有几人能明晰地告诉自己:“我曾真正珍爱过,不曾辜负过这美丽。”

  也许因为人们已太清楚,生命中那美丽,其间或真不乏永恒者,但毕竟,更多是短暂的,一如昙花与流星的美丽。故而总是追求永恒、渴望永恒、培植永恒,去于不知不觉间于“越在意的事情做起来越不如意”的困惑中,于面对千辛万苦保存下来的美丽不复有悸动与心跳时,追悔某一刻原应快乐享受却于匆忙混乱中错过,而今日或将来不再重视的那一份美丽。想起南方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岛上,有一位爱花的诗人,当路边的宫粉举蹄甲开出透逸皎白的花,“每次雨中路过,我总是看到绝望才离开。”这该是位真正懂得美丽的诗人吧。

  因为,人生有限,美丽无穷,属于我们的美丽,无论长久或是短暂,都是些有情世界的馈赠。将热情倾注于此时此刻,但求我所爱,无怨无悔,便是无憾的上境。

  因为,美丽不仅是客观存在,也是一种心情与感受。

荷花作文 篇2

  何为圣人?一生清洁也!

  ——题记

  幼儿时,常常到爷爷的院落里赏花。那里花数不胜数,而记忆里,唯有那坛里的荷花,总时不时的在我心头绽放。

  爷爷养的荷花与其他花不同,花瓣较厚,花蕊粗粗的,呈墨绿色。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它的颜色:粉中透白,白中透粉,像是用粉色的水彩颜料一遍一遍刷到洁白色的花瓣上。荷花的周围常常有荷叶的陪衬,这时,荷花像一位下凡的仙女,娇嫩可爱,亭亭玉立地驻足于荷叶之上,荷叶象她的裙子,漫漫铺开,微风拂过,她便随风摇曳,翩翩起舞,宛若碧波仙子下凡尘,美极了!

  可我之所以喜爱荷花,更是因为它的品质。古人云:“出淤泥而不染。”这说的便是荷花。要知道,荷花被种在肮脏的淤泥之下,可它探出头来,微微绽放时,花朵不但没有被淤泥所玷污,反而显得更加楚楚动人,也许,其他花种在淤泥之中,便不会像荷花一般“不染”了,要不“同流合污”,要不就是在淤泥中再无法生长了。

  每每想起荷花,我总能想起明代的大将军于谦,他一生鄙视俗流,不同流合污,正如他笔下的《石灰吟》中的石灰,洁身自好“要留清白在人间”。也如孔子曾说,“人应该坚持自我的本性”。的确,我们更要坚持自己的本初,变成与“俗”同流的人。

  写到这里,不禁想起曾读过的《访兰》一文,最为深刻的的是,那温室里的“野”兰,就改变了它的本性,而山野中的兰花,不为生存而绽放,反而因为被人赞美、欣赏而自豪。

  我们应该向荷花学习,成为那出淤泥后的“仙子”,“中通外直”,坚持荷花的本性。

荷花作文 篇3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首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佳句就写了杭州西湖荷花的美景。“百听不如一看,百看不如一践。”今天,我和父母来到西湖赏荷。

  漫步在西湖边的林荫道上,望着湖里一大片的荷花、荷叶,我不禁陶醉了,停下脚步慢慢欣赏起来。

  一眼望去,一望无际的荷叶婀娜多姿。像翠绿的草地一样,上面点缀着一朵朵红色的小花。一只蜻蜓从水面上掠过,停在了一朵小花苞上,恰恰映证了宋代另一位诗人的绝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近处,一片片荷叶簇拥在一起。像一只巨大的绿盘子,又像一块无瑕的翡翠,更像一个绿色的天堂。虽然天空飘着点点细雨,但它还是这样干净、碧绿,出污泥而不染。

  远处,一朵荷花像一个高大的男子汉,拔地而起,高出同伴一大截,让人首先看到的就是他,真是“鹤立鸡群”。想必它平时一定吸收了不少营养吧。

  再远一些,一朵白色而特别的荷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躲在荷叶身后,悄悄的不让人看见,像是在跟人们捉迷藏。但是它的特别,又让它格外引人注目,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在荷花丛里,你仔细一点,还能发现一个个小莲蓬。真想摘一个尝尝。这些小莲蓬,像洗澡时用的莲蓬头,又像指南针一样都朝着南方,真是奇妙

  荷花出於泥而不染,它无私地把清香奉献给人们,它用那艳丽的丰姿装点了人们的生活,美化了人们的生活。我爱那美丽的荷花,我更爱荷花那无私奉献的精神。

  啊!西湖、湖水、荷花、荷叶、蜻蜓……这一切多么像一幅水墨画,有的笔墨豪放,尽情挥撒;有的浓墨重彩,简约洗练;有的色彩清新,工细秀润。

荷花作文 篇4

  老实讲,知道孙犁并不是从这篇《荷花淀》而得知的。初中的时候,一位好友曾介绍我去看孙犁的《铁木前传》,说这部作品甚至可以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有的一拼。由于当时的一些原因,错过了一本好书。所以,这次碰到他的代表作《荷花淀》,我认真仔细地阅读了一遍。结果让我有些吃惊,这篇处处洋溢着人性美的文章,让我情不自禁的读了第二遍。

  且先不谈他的文学造诣,让我佩服的是他的文学审美角度,独树一帜。抗战时期,当别人都在壮怀激烈时,他却以人性的角度去处理激烈的抗日题材,包蓄了人情味,写得那么柔和,那么美。

  在学习孙犁的作品时,我还特地去查找了一下他其他的一些作品阅读。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的一段话,精妙地概括他作品特点:“写抗日战争,却没有多少刀光剑影,而且竟用了好几百字,细微入微地描写那样的时空里,一朵瓜蔓上的稚花如何静静地开放自己。”可以想像,那将是怎样的一个场景——大概只能用“奇特”来形容了吧!

  再回过头来说说他的文学造诣吧!很高!这是发自内心由衷的赞叹。他的文字没有张爱玲的“冷傲孤寂”,也没有徐志摩的“煽情精致”,但却有一种小家碧玉的亲切,清新可人。

  在整篇《荷花淀》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文中的第三节,尤其是那句“水面上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花,荷叶香”。品读那细腻温情的文字,不禁让我想起《荷塘月色》中的那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渺茫的歌声似的”。那刻,好像真的屡屡清香随风扑面而来……或许,这就是他的文字传神,清秀飘逸的独特风格吧!

  而且文中人物的刻画细腻生动,个性鲜明,语言对白质朴,处处流淌的是贴近生活,真实感人的生活场景……

  《荷花淀》是“荷花淀派”的一个缩影。它充满着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的革命精神,情节生动,语言清新,朴素,又富有节奏感。抒情味尤浓,富有诗情画意。荷花淀作品绝对称得上是“诗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