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乡情作文

时间:2021-08-31

故乡的乡情作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故乡的乡情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故乡的乡情作文1

  回到故乡时,我最喜欢的便是故乡的风,风吹来时,总带来泥土的芬芳与草木的清香。而在城市里,我却只能闻到刺鼻的尘土。我想,比起城市,我更喜欢自然的故乡。

  每一年,我总盼望着春节,不为琳琅满目的糖果,不为这难得的热闹,更不为那长达一个月的假期。只因为,我可以回到那温暖而又朴实的故乡,那个带有泥土的芬芳、草木的清香的故乡。

  经一路颠簸,我终又回到我儿时记忆里的故乡。那时,天气响晴,冬天难得冒出了太阳,我原本因晕车而难受的感觉,此时却被太阳逼退,点亮了我一天的好心情。我在心里偷偷地想,是不是故乡在欢迎我们?

  “吱呀——”推开老家的侧门,我与家人回到久违的家。从家中吹来的风,虽然也带些许尘土的气息,但不同于城市的刺鼻。经历一天的奋斗,我们终于把家收拾好了。

  推开大门,泥土的芬芳与草木的清香迫不及待地乘风而入,扬扬洒洒,使家里变得更温馨。我此时就如被母亲抱在怀中一样温暖。

  奶奶的声音使我回过神,原来是要一起来包五香条。只见父亲正费力地搅着馅:“来,搭把手。”我立马哦了一声,去帮父亲的忙。不一会儿,散发着浓厚的五香味道的馅便完成了。奶奶便拿来一大叠豆皮,我挽起袖子,准备包五香条了。我搬来一个椅子,洗净了手,拿起一张薄薄的豆皮,仔细地铺好,抓来一大把馅铺在豆皮上,向中间靠拢,然后将两旁的豆皮向中间卷去,再把馅往前推,用手沾点和了面粉的水,细细抹在豆皮上,好使它粘住,这样,便完成了。五香条晶莹的豆皮下,五香馅正在沉睡,等待热油的唤醒;阳光柔柔地铺在它身上,为它盖上一层棉被,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五香味。我想,五香是不是也是故乡的味道。

  爷爷在厨房热好了油,将五香条用筷子一个一个夹到金黄的油中。我望着爷爷工作,在灶边做添点柴之类的琐事,却玩得不亦乐乎,时不时偷夹一个吃。那五香条的味道真是十里飘香,我想,这更是故乡的味道了!

  在故乡,我无论做什么都是欢乐的;故乡似乎有一种魔法,即使她平淡无奇,却永远在我心中高于一切。

  推开大门,泥土的芬芳与草木清香乘风而入。

故乡的乡情作文2

  我是一个地道的农村人,求学的岁月和教书的生涯,我都未曾离开过家乡的怀抱。乡村的青山碧水、花草树木宛若我朝夕相处的情侣,让我缠绵与依恋。

  而立之年,为了寻梦,我惜别故土,他乡漂泊。置身浪潮滚滚的沿海,仍觉得自己是匆匆过客,总有一种难言的落寞。闲暇之际,我漫步精雕细琢、浓妆粉黛的城市园林,却常常遥想故乡奇岚如画的自然风景,心湖微澜、思绪翩飞……

  静夜,一场春雨打湿了我的记忆,思念像庭院的蓬勃的小草,故乡在英纷中闪烁。风声敲打我的窗棂,仿佛在吟诵那首游子思乡的古诗,忧伤的平仄飘拂着绵绵不尽的乡愁。

  我酷爱文学和音乐,用文字不停地去追寻故乡的芳影,却无法挽住故乡的柔臂。我寻觅乡曲,吟唱乡愁。可是,十几年过去了,也一直找不到,一首能尽情表达,我对故乡感怀的歌。

  几年来,我想自己写一首歌,一首能流淌家乡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的歌。往日,故乡的文人墨客也写了不少那山、那水、那人的歌曲,一首首欢歌,飞扬着故乡的倩影和微笑。如今,我想用自己的歌去亲拥故乡的馨怀,飞吻魂牵梦绕的山水!于是,饱蘸人文底蕴的浓墨,激情抒写了自然秀美的向往。

  风舞清莹柔婉的信江水袖,云转风情万种的龟峰山峦。演绎名扬天下的千年古戏,唱响了美秀娇甜的弋阳高腔。自然的秀丽,静静流淌。城乡的古韵,悠悠飘荡。啊!迷人的故乡,你的名字。让多少人梦里呼唤,梦里呼唤,梦里呼唤!你的神奇。让多少人深情向往!

  穿越峥嵘岁月的战火硝烟,震撼浩然正气的英雄交响。翻开流光溢彩的历史长卷,续写了承前启后的遍地文章。昨天的故事,荡气回肠。今天的崛起,激昂高亢。啊!可爱的故乡,你的名字。让多少人梦里呼唤,梦里呼唤,梦里呼唤!你的神奇。让多少人深情向往!向往向往向往向往故乡!

  歌词写毕,我以真情打动了曲作家吴波,他为向往谱曲。以深情、柔婉的曲风,谱写一曲甜润、悠扬的旋律。

  春天里,一曲向往,唱出了游子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无限情怀……

故乡的乡情作文3

  记忆是无花的蔷薇,永远不会败落。 ——席慕容

  午后人静,幽兰独倚,独自徘徊。凉风起了,吹散了衣襟上的无花的蔷薇的气息,吹散了花儿的芬芳,茶凉言尽,月上柳梢头。故乡清瘦的身影,似庭院里的白梨花,朴素淡然,却洁净安宁。那么,你若盛开,清风徐来。一天又一天,终于,时光的脚步走进充满温情浪漫的春节。

  已是黄昏。小雨,隔院断续的清罄,这般惆怅,好似我的心。青松枝,红灯彩,却显得有些落寞。和父母来到深圳三载之久,却一次一次因为父母工作关系,在深圳过大年。

  夜,降临。我望向窗外黑暗悠远的小路上,思绪牵着我回到故乡。不必说与同伴在水里玩笑嬉戏,水花溅在挽起的裤管上;也不必说爬到后菜园的老树上,和家人一起躲猫猫;就连春节前两天做红团,都是其乐融融。那春风吹拂的田野,有我踩过的小脚丫;那排青翠的杨柳,有我婉转的清唱!

  做红团是家乡重要的习俗。村里家家户户都有做红团的材料和工具。工具就只有一个“福”字印和一个平滑的大罐子,材料是红面团和糯米馅或绿豆馅。扯一小块面团,擀成圆圆的面饼,再往里面加馅儿包起来,把荷叶剪成圆形,垫着面团,一个喜庆的红团就大功告成了。大人们围成一圈坐在一起,我们就拿面团捏成面人儿比较,还能偷吃糯米和绿豆,甜滋滋的。

  我也有时会做一两个红团,但不是馅多包不住,就是馅少面团厚,总之就会引起满堂的人大笑,搞得我也没脾气了。做完红团后往往已近黑夜,我和同伴都已疲惫不堪,躺在床上,还未生火煮开就已经进入梦乡。

  一辈子读不完的,是故乡的风景,可惜我却做不了故乡的景致。这就是余光中先生所说的“根”的感觉吧!

  模糊的月光,带着雨点的沁凉,扑进我的窗前,才发现,春了。远处灯光渐渐模糊。窗外的枯枝默默的低声吟诵,和着飒飒的风,听夜风吹笛,花落为你弹琴……我愿醉在故乡的怀里,不愿醒来,唯有余音绕梁。风吹过那水晶似的晶莹剔透的心灵,吹散了残月。我的故乡,我心中的无花蔷薇,千载盛开。我愿当那朵无花的蔷薇,仰首是春,俯首是秋,这便是花儿对根的情意。

  故乡啊,你可曾知,因为有你,在我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