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情怀作文(3)

时间:2021-08-31

故乡的情怀作文7

  亲爱的故乡啊,你越来越年轻,你的子女却不再青春,我在轻轻思念你,我在缓缓梦着你,我在默默祈祷,你能永远美丽。

  曾经,爸爸带我来上海,我觉得上海的空气不好,但是到上海以后,我就不这样认为了。

  爸爸把我带到公园,一进入公园,映入眼帘的是两行整齐的桑树,进入公园里面,有许多的花草在大树下,好像大树妈妈在保护它的孩子一样。走到小河边,河里的水清澈见底,河里的鱼儿欢快的游来游去,时不时,一旁的工作人员往河里撒点鱼食,鱼儿争先恐后的抢着。爸爸在一旁催着我走,可我还沉浸在鱼儿的欢乐中。

  由于父母的工作调动,我们搬到了嘉定区,这里有很多美丽的建筑,我们的小区就是其中之一。我们的小区有九幢楼,这些楼有高有矮,我们住的这幢楼有25层,楼体的外面是橙色的,我十分喜欢这里的建筑,这里还有上海居民的特色:弄堂。曾经与千千万万上海市民的生活密不可分,多少的故事,多少的记忆,与石库门,与亭子间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可以说,没有弄堂,就没有上海,更没有上海人。弄堂,构成了近代上海城市最重要的建筑特色,弄堂,构成了千万普通上海人最常见的生活空间,弄堂,构成了近代上海人地方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喜欢上海美丽的建筑,我喜欢弄堂。

  我特别喜欢吃小笼包。小笼包皮嫩肉滑,一口咬下去,里面的汤汁都流出来了,鲜香美味, 每天上学,我都会在学校旁边的早餐店里吃小笼包,来这里吃小笼包的人很多,每天都是排成长龙一样的队伍。后来,我读了中学,离开了这里的小笼包店,再也吃不到这里的小笼包了,每次想去还是回味无穷。

  时常记忆起故乡,似乎那种故乡的味道又飘到了我的身边,它成了追随我一生的梦,成长后的我与故乡渐行减远,而故乡的气息将是追随我一生不变的情怀。

故乡的情怀作文8

  故乡是什么?是一张小小船票的思念;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想念。对每个人来说,故乡的记忆都是深刻的,故乡是一片大草原,故乡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故乡又是宁静的港湾,但当你离开的那一刻却又是迷茫的,我走了,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什么时候又能再一次去拥抱故乡呢。

  有很多朋友去外地工作,很多年过后才回故乡,看到故乡的一草一木,不禁在感叹时间流逝的太迅速,故乡的变化也太快速。当儿时的玩伴聚在一起的时候,不用说着严肃的普通话,而是他是狗蛋,她是二妹……亲切的称呼像音符一样萦绕于大地之上。老人们常说,出门在外总要落地归根的,这不是偶然。身边有很多在外地安家的商贾富豪,近几年都在家乡建起了房子。我曾问过他们:“既然家安在城市,为什么还要在农村建房?”长辈们的回答掷地有声:“因为我们的根在这里,不管外面的世界营养有多么丰富,根在这里,永远都不能忘记滋养我们根系的家乡。

  我的父母曾经同样也是寻根人。因生活所迫,不得不离开故乡的去广州工作生活,这时我就成了真正的留守儿童。父母出门在外我很理解,所以越加的懂事。每次和父母通话,他们很想我是其次,说的最多的是生活非常不习惯,因为我的父母是湖南人,饮食特不习惯,吃不惯甜食,喜欢吃辣椒,另外早餐更吃不惯,没有牛肉粉催生的味蕾,早餐是不完整的。最主要是家还在这头,还有个女儿,牵挂就多了。其实从父母这里真的不难看出,并不是饮食不习惯,而是在他乡,没有了故乡的亲情。或许故乡在他们眼里就是一把把红辣椒,一碗碗刺激味蕾的牛肉粉。故乡的记忆有很多,记住一两个就好,或是环境,或是美食,或是人物,简单的记忆会更加勾起对故乡的记忆。

  叶落归于根,心思故乡情。能去的地方有很多,然而能回的地方就只有一个——故乡。

故乡的情怀作文9

  深冬,寒气逼人。随处可见的凄凉与荒芜散落眼睛里,空气中也回荡着薄凉的味道,冷,笼罩着大地。午后,一个人,一盏茶,一本书,独享着季节里一份宁静与安逸,沐浴着阳光给的丝丝暖意。倚栏望远,思乡的心终是不变。家乡是美的,有河、有杨柳、有小鸟、有花朵,还有儿时幸福的时光,带着回忆,翻阅画集《故乡情怀》。

  黎强,广东湛江人,现居珠海。职业画家。一个真实且内敛的人,应该说是有点不善言辞的人。这样的人应是内心丰富、感情真挚的,亦是保留着传统不忘本的那份性情。一直猜想他的世界里某个角落一定存着一份情志,那情志悠闲、自然、淳朴地在灵魂里流动的满是静怡、纯洁。如很多人一样不说不代表没有,不说不代表心中一片苍白。

  黎强从小生活在海边。长大后为了自己的事业远离家乡,如今多年过去,年近不惑的他久不忘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思乡的心反而越来越重。那情在他心里,在他画里。他的画集《故乡情怀》一幅幅作品,一段段画面,用笔勾勒出儿时的记忆,童年的时光。作品细腻朴实手法表现乡村风貌,无论从画面还是内容无不透着一份本真在里边。印象最深的是《幸福》画作上是一位村妇一袭红衣独自坐在竹筏上。身边一个竹篓,一筐红橙,河水、蓝天、飞鸽、白云构成了一幅温馨真实的画作。画作构图简洁明朗,色泽对比明显。村妇满脸笑意,眼睛流着快乐,在水波的荡漾下,阵阵橙香飘过,满是乡野幸福的味道。这幅作品以自然淳朴和谐,清新甜美的画面呈现给欣赏者。表明了画家追求天真浪漫、朴实自然和内心深处的思乡情怀。

  画作《归乡》画面上左边停着一只船和上边垂下绿色的枝条,还有一个人划着一小船悠哉的前行。凡是作画者都知道绿色代表生命,代表是自然,绿色是油画中最难绘的颜色,单用颜色是调不出来的,它需要一遍遍的涂抹,方可绘出自己心中理想的绿色,可见黎强画功之高。《归乡》整幅作品以绿色为基调,作品构图自然,清润,有灵气且又新颖,没有太多复杂的东西,那一人一舟从远方归来,谁知游子思乡,谁知游子归来心切。 另一幅《靠岸》画面中河床旁翠意盎然,一只船慢慢向大船靠近,用绳索拴住,下河水与天空是流云形成丰富变化、气韵流动的独特画面。整幅画作以斑斓的色彩和精细的笔触谱写出了美丽水乡景貌,深刻的表达了远在他乡的游子不管身在何方依然牵挂故乡的感情。

  油画是西方主要绘画种类之一,大概四百多年前传入中国。随着清朝灭亡,民国一批青年学子去西方学习绘画,如徐悲鸿、刘海莉等等。油画主要在采用色、光、形三种技法来表现作品的美感与艺术效果。欣赏一幅油画,首先要看作品的素描如何,物体或人形状如何和肌肤纹理如何。好的画家,在处理细节和截面上无任何痕迹,黎强的画作无论从色彩,形状,和光感无不彰显他娴熟的绘画笔法与色彩的协调处理,他的《望》《向往》《和谐天音》皆可体现他的绘画技法与绘画功底。他说:“当命运把我抛入社会的急流中、繁华的都市里,我身临其中,也不过是一位旁观者,内心深处依然是一片安宁,望着眼前的一切。其实它并没怎么诱惑到我,反使我对乡野的寂静更富有感情,多少个年头过去,我依然向往自然,留恋过去。对宇宙的静观、生活的体验是我对绘画的一直追求。”

  黎强生于70年代。从小喜欢绘画,在小学时随意画一个图片,被家人称之为好,从此便迷上绘画。少年时期多次参加各种绘画比赛,后又考入艺术学校,天赋加勤奋与热爱,黎强便一步步踏上绘画的道路。学校毕业后,到珠海做一名设计师,后一直坚持油画创作,至今已有十几个年头。他说:“绘画对我来说是自己与灵魂的对话,是自己所见所闻所知的表现,是我内心深处的无奈、孤寂、失望的理疗器,也是我寻找一个倾诉自己心灵的角落。在作品中给自己一个生命和灵魂的自由空间。他越来越清晰地显现出那对散发着耀眼光芒的双眼在浑浊中试图看清太阳的颜色。也许什么都不是?也许只是一种精神影像的反应,但愿能映出真实而简洁的过程,这过程便是绘画过程,是一个自言自语的过程,犹如低声细语闲聊,无需惊动别人,一人一语,我知我自己。假如那一天无意间惊动了你,那真是奇妙。”

  《泊》是一幅在海边停船的画作。海边一只船,船上装满物品停在那里一直待航,远处是蓝天、白云、大海与船构成色彩鲜明的对比。画作以简洁的构图,细腻真实的手法和高超的技法表达了一个人或一个国家,向往美好,执着,自信的未来。船不是很新,略有点沧桑感,这预示一个人无论经历什么样的困苦,他都会以全新的姿态迎接美好的一天。

  黎强的作品色彩无论明暗冷暖或清新,淡雅,都有着自己的特点。他师从 苏家芬、陈作力等名师。凡是欣赏过西方油画的人都知道国内很多作画者的油画很大程度的都蕴含着本土气息。无法摆脱这种气息。认真纵观西方油画历史的发展,油画的流派又划分为两大类。第一是以客观的再现为主的创造性作品,第二是以主观表现为主的创造性作品。黎强以写实法绘画,力求真实自然。他在学画过程中刻苦勤奋,勤看勤练,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的作品《海音》两块石头,一片海,再配蓝天、沙滩做辅。整幅作品简洁明了,以透明法表现蓝天海水,与石头形成对比。海面平静,星星浪花轻轻地弹击石头,浪浪浅击,声声吟唱。宁静,简单,一首歌,一种岁月,伴着年华随着时光演绎着生命的闪点,就算寂寞也是快乐。其意境超然一切,平凡的诗意,美的纯粹。

  一幅《岁月痕迹》以写实手法、精湛扎实的功底绘出是一个链条、几圈墨绿色尼龙绳作为陪衬,底部是一个木块构成整幅画作。细细观看画作,锈铸斑点的链条,点点滴滴映在眼里、刻在心里,也可以看到尼龙绳在长期使用中磨损的毛须的全貌。细微处刻画生活,精妙的无需语言,岁月溜走,带不走是记忆。那年那人那事依然在我心里,满是痕迹谁人知?

  黎强为人正直,待人热情,关心穷苦百姓。他不止一次说;“我用灵魂绘彩才生活,我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帮主需要帮助的人。”四川汶川地震时,黎强亲自去汶川捐款并将部分作品拍卖的善款全部捐献给了受灾的人民。他说:“作为一个画家,心里要有一份真,真便是真实。我很看不惯现在社会里的有些人带着有色眼镜和蔑视对待身边不如自己的人。做人,要做真实的人,做事要对得起良心。”

  黎强如他的名字,黎明的晨光,自立自强。绘画是一条艰难困苦且有寂寞的道路,学绘画的人很多,坚持一直绘画的人却寥寥无几,可以以绘画作品让业界认可切成为画家的人更是不多,黎强做到了。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各种展览。其中他创作的《大家》被湛江博物馆收藏,还参与创作澳门熊猫馆巨幅壁画《熊猫之家》,他的作品《泊》去法国参展,《海音》参加中韩两国美术交流,水彩作品《岁月留痕》获第二届双年铜奖,五幅作品被中国邮政采用。黎强的作品奖项不胜枚举,这也是他多年刻苦执着给的认可与回报。他说:“绘画不是为了得奖,也不是为了名利,因为喜欢,因为爱,为了喜欢的事情,为了自己的喜爱,我愿意一直画下去,一生无怨无悔。”故乡的情怀作文10

  望江,其实是个很美丽的名字,只是在平庸陈旧的日子里,显得有些普通庸俗,抬头望星的一刹那,突然惊异了,那是我故乡的名字啊!

  望江,是一个落后而又相对有点现代化的小县城,街上还是前世的尘土飞扬,夹杂着一些废弃的袋子,新店老店掺杂着列在街道上,县城的最高点就是一座七八层楼高的钟。

  有时有点看不起这小县城,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没什么名头,尽管它是我的故乡,但是在我眼中,它不像是让余光中老人牵挂了一辈子的美丽字眼,不像是苏武牧羊十九年的最高信仰,也不像是李白低头一刹那想起的地方,只是一个小县城,风几千次吹起一样的尘,它只是一个小县城,

  小县城真的没有什么特别吗?隐约想起了,那是小时候,爸爸妈妈一人骑一辆自行车带着我去踏青,就在护城河的旁边,有一座卧冰亭,据说卧冰求鲤的故事就发生在那。也许是时间,让它在回忆中显得格外美好。阳光像轻盈的舞者,却碎满了整个河面,周围是芦苇,或是荒草。亭子很久没有人修饰了,蒙上时间的尘,立了几百年的碑仍重复着碑上苍老的字迹,也许有时也会有大雾,因为望江经常会有雾,感谢时间,让如此真实的东西在回忆中显得飘渺悠远。

  卧冰、望江,我突然爱上这两个词了,是因为时间、回忆,亦或是心底潜藏的一份感情?

  鸦滩的香茗山,之前没有听过,也没有爬过,只因一次无聊的时候跟妈妈聊天,就知道了香茗山。

  “山崖殷窦簇硃砂,香茗丛生蓓蕾芽。采药道人何处去,洞云深锁碧桃花。”何等秀雅如仙境的胜地,增添一份美好的情思,诗人情不自禁留下的一首诗,韵味悠长,飘然于山中,一如死后的魂,是否还留恋于山中。

  王佩山虽不如香茗山闻名,但它有一个传说,据说很久以前,王佩山不停地长,一天比一天高,王母娘娘怕它把天捅破了,一脚踏了下去,并用铁钉把它钉住了,爸爸从村子里到县里上学,就要绕过这座山。山上很多松树,也有蛇,并且山顶上真的有一个铁钉状的东西,在爸爸的回忆中,那座山,屹立在低矮的房子中,显得很高,后来,人们开采这座山的石头来做房子,山就这样变得很矮很矮了,山魂随风而去,王母也再不用担心这座山会捅破天了。我为这山感到惋惜,几千年的土啊、石啊、传说啊、担心啊,烟消云散。

  试问自己,离开故乡,真的没有一丝眷恋吗?重回故乡,真的没有欣喜和激动吗?对故乡的爱,是因故乡的名而起的吗?

  谁说我没有眷恋,我在几千年的尘与魂中沐浴了十年啊!故乡的天空,看着我哭,看着我笑,看着我长大,看着故乡的天空,心中怎能没有波动?其实我一直爱着故乡,在故乡中,心里潜藏着依赖,在外地,依赖变成了思念,直到想起别人的故乡情,自己的故乡月,思念悄然升华成为了爱。

  这次对故乡的了解让我彻悟,我爱我的故乡,不是因为卧冰亭、香茗山、王佩山,而是因为它是我的故乡,而它们是我故乡的一部分,它让我感动觉醒,它们让我更加自豪。

  望江,第一次看到它,想起的是那个尘土飞扬的落后的小县城,第二次分析它,想起的是古色古香的卧冰亭中一个人看着起雾的江面,第三次说出它,它,就是我永远爱着的天空。

故乡的情怀作文

1.故乡情怀作文

2.故乡情怀的作文

3.关于故乡情怀的作文

4.以情怀故乡为题的作文

5.故乡情怀初中作文

6.故乡情怀1000字作文

7.故乡情怀作文650字

8.故乡的情怀小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