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一直是我们学习的重要对象,它教会了我们许多形形色色的道理。下面是关于描写国学的作文的内容,欢迎阅读!
朝雨寒风,冷月波心,青冥浩荡,春和景明……携一缕佛言禅音,观一片青云梦影;或执一柄青霜玉龙,战一片四方皆寂。一幕幕,一幅幅,即连在梦中,也似乎把景观着。这里有春风桃李花开的快意,有秋雨梧桐叶落的凄凉;有仙骨豪情、傲岸狂放的不羁,有心之所善、九死未悔的悲壮。这里有欢笑,有哀伤,有明道,有迷茫;这里还有永不过时的情怀与思想。这便是——国学。
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谈及国学,必谈孔孟。没有柔弱温婉的华丽辞藻,没有考究整齐的排版布局,孔孟之道的深邃,在其思想。“求善贾而沽”的入世;“讷于言,敏于行”的谨慎;“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气节……它是历代帝王铭心恪守的金科玉条,是文武百官永不背弃的至高信仰,是边关将士九死未悔的坚定信念,是乡野村夫明颂默念的原始经典。它贯穿了中华民族整整半部历史,它那忠君爱国、学思结合、尊师重道、仁者爱人的思想,依旧被后人称道效仿。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愈发过分注重利益,而逐渐轻视自身思想文化的修养。多少人泯灭了良知忘却了君子之道?多少人苟合小人的准则而不能慎独己身?多少人学富五车却流失海外?这些只在意个人利益而弃家国民族利益于不顾者,是在践踏自己的尊严,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种抛弃与玷污!
而受孔孟之道影响的中国先贤们,逐渐将自己对于社会人生乃至天地真理的感发思索融入了一种精雅的文学形式——词。尤其是兼顾诗的韵律与文的哲思的宋词,无疑让国学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论宋词,便不得不触及婉约与豪放。而婉约与豪放的代表人物,则以济南二安为最。
日间,黑云压城城欲摧,但是稼轩的心中已无恐惧。“金戈铁马”的恢弘,沙场杀敌的豪情,耀目的青春与飞扬的激烈相佐,战出了金兵的胆战心惊;夜里,辗转难眠的忧虑,执笔披衣的急切,高昂的情绪与着跳动的烛火,燃出了《美芹十论》与《九议》之著。他的爱国情怀,无论何地,都是永不落后的正能量;他那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无论何时,都会激励着我们奋发前行。
但是李清照只是一介文弱女子。先有夫君早逝,金石之录未成;又遭灵修抛弃,再嫁伪君子。故后人评李清照,常常止步于她的一杯愁绪,殊不知她的灵魂深处,也藏着抗争的火花与对理想的呼喊!她是绝世的文姬,是乱世的美神,有不输于美成的文采与格调,有不亚于稼轩的气魄与雄心。她曾有诗句:“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不复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从诗文中可以看出,她真是“位卑不敢忘忧国”,是何等地心忧天下、心忧国家啊。史上固然有不少男儿赤胆忠心、奋发报国:祖逖闻鸡起舞,班超投笔从戎,宗泽病危仍拥被高呼“过河!”,宋瑞被俘却仰首长歌“丹心!”。但是易安一介女子,发出同样的爱国之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此时的呼喊与她早期的闲愁闲悲真是大相径庭。这其中蕴藏了多少民族之忧、家国之痛啊!
宋词,真的是血骨凝铸的经典啊!连年兵荒马乱造成的赤土千里、白骨露野,深深刺痛着每一个崇高圣洁的灵魂。它们在国家倾倒、民生多难、志不得抒的悲哀萧索中煎熬。直到失落失望失意凝练到了极致,便和着那些真正的志向思想——国学的精粹,通过“词”喷发了出来。这,才算国学;这,才算经典!
国学浩瀚!国学,是中华民族历代先贤对人生社会的思考与感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对天地真理的探索与追求。多少的温软欢歌,多少的悲怆离恨;多少的晨烟雾柳,多少的夕阳薄暮。李白的狂,杜甫的沉;晏殊的恬淡,苏轼的通达……这些都给沉堕于纷繁嘈杂物质世界的我们提供了一个个“黄卷青灯”般的的心灵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