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在我心中作文600字

时间:2021-08-31

  第一篇:

  我读过论语中庸中的一句;“中庸之为得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让我感受很深。这里的中庸是指孔子提出的最高的德行,是人的道德实践的原则和待人处事的方法。我查过资料对“中庸”这个词多数是这样的理解:中,就是不要偏激,不要走极端,不要不及,也不要过头。庸,就是保持一颗平常心。看来这和孔子所提出的“中庸”和现在大多数人理解的中庸是有很大的不同。

  有人说:中庸之道是儒学的核心内容,是中华文明的根基。中庸哲学塑造了中华民族求真求实,自强不息、生生日新、变革创造、兼人载物、厚德宽容、勇敢独立、坚忍不拔、高瞻远瞩、聪明睿智、辩证灵活等优秀品格,是民族精神的精华,是真正的中华之魂,是远载五千年中华历史的不沉的精神航母。有研究者说,它也有可能成为未来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支柱。虽然我不是完全理解,老爸从小就这么教我的,看来老爸对“中庸'还是有自己的理解的,这也让我更加佩服老爸了,他虽然很普通却让我学会了很多,我会更加努力做一个品行高尚的人。 也有人认为:中庸的处世方法本身就有消极因素,更饱含着诱发消极因素的机制。

  中国国民性中保守惧变、萎靡不振、圆滑混世、无是无非、隐忍苟活、马马虎虎,得过且过,投机取巧……种种劣根,都曾以“中庸”的面目出现,但它们与其说是中庸思想造成的,倒不如说是封建的小农经济、政治专制、佛道消极处世思想的影响的结果。这情况在我们学生中也有,有的同学一受到挫折就容易放弃或止步不前,缺少坚持。这是老爸最为反对的做法,他认为任何事情既然做了就坚持下去,不管是否成功,但必须用心去做,除非自己意识到这种坚持是没有意义。 因此,我认为中庸之道是既要有一颗平常心,更要有一个品行高尚积极向上的进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