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作文(2)

时间:2021-08-31

国学作文 篇3

  国学,乃中华民族“一国之学问”。而学问又是多样化的,即中国传统文化亦是丰富多彩的。但是,现在的人似乎将‘儒学’等同于国学了,这便使得国学文化趋向单一化了。因此,我们要将国学文化变得多样化和现代化。

  当今以“国学”之名出版的各类书籍纷沓而至,这其实是在放大了儒学罢了。儒学是有积极影响的,但消极影响亦是存在的。譬如儒家的‘厚葬’文化,现代有些人却是将其发扬光大了,商家们亦是看准商机将地皮早早地建起一座又一座的坟墓,这些坟墓有大有小,而价格却都是好几万起价的。但是,有些人却一眼都不闪地将它买下,有些人还买了好几座。你想想,有些活着的人连房子都租不起,而死去的人却比他们“活”得更舒适恰意。这小小的坟墓埋葬的不仅是逝去的人,更是埋葬了中华优秀文化的崛起。儒学的那些好的文化当然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但盲目地跟从却是在上演着一场文化的悲剧。传统文化固然是要继承和发扬的,但创新和与时俱进亦是必不可少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国学文化现代化急需的做法。

  除了儒学,我们更需要多种文化来好好充实下国学文化。古代的百家争鸣便是我们现如今乐于见其成的,只有文化的进步,这民族和国家才会更快更好地发展下去。古代墨子主张的“兼爱”或“相爱”,即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所有的人,这一思想是非常值得现代人学习的。由于社会的复杂,导致人心越来越冷漠了,“小悦悦的悲剧”正是因为当代的人忽视了兼爱的思想文化所导致的。当然,除去这文化,更有其他文化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继承。中华五千年来所沉淀的文化无不在孕育着中国的成长,文化的力量更是带领中国向前飞腾。因此,将国学文化多样化是我们的任务。

  可惜的是,近年来,国学文化的脚步越发缓重了,文化流失已成了国耻。在面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滞慢,我们应该立即清醒多来,否则文化危机将造成民族危机了。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文化继承和创新的重要性,亦要将国学文化实现多元化。其实,国学文化要的'不仅是专家们的研究和探索,更重要的是需要人民群众的配合和发扬。固然,古人留下了珍宝,但若现代的人没有继承、创新和发扬。那么,文化将走向灭亡的道路。

  国学并不是某一类文化,而是多样文化的集成。他所传递的是古文化的继承和新文化的开端!我想,将国学文化发扬光大是我们当代青少年的使命啊!

国学作文 篇4

  茶艺是我国在全世界最早拥有的一项学问。它,富有香气;它,富有文化;它,富有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是国之文学。

  在冬令营的几天中,我们跟着老师学到了许多关于茶的知识,让我们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性情,增长了知识,收获颇丰。

  在第一节课,老师先讲了茶的基本知识:先是茶分六大种,有红茶、黄茶、绿茶、白茶、黑茶与乌龙茶。再是茶的吸味性很强,不能和有异味的东西放在一起,不然异味会代替茶香。然后是茶的四个礼:鞠躬礼,分九十度鞠躬、六十度鞠躬与三十度鞠躬;伸手礼,右手五指自然相并,手从胸部伸出,示意客人用茶;点头礼,如果客人正在说话,可以点头示意客人用茶;扣手礼,两指相并在桌子上扣一下,寓意对主人倒茶的感谢。最后是倒茶凤凰三点头,寓意三点:对来宾的尊重、冲出茶香、看到茶在杯中上下翻飞。最后,老师讲了绿茶泡法:在玻璃杯里,用八十五度水泡,使用中投法,绿茶一泡是精华。

  第二节老师先讲了乌龙茶泡法:在紫砂壶里,用一百度水,乌龙一泡养茶壶,二泡喝茶,三泡四泡是精华。又讲了紫砂壶一生都只能泡一种茶,以养茶壶。最后倒清水也有清香。

  茶,是我国独有的精神文化,是一种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啊,我爱茶!

国学作文 篇5

  这几天,我读完了《成才四书——国学启蒙》这本书。里面讲了百里背米为父母的仲由,友爱兄弟的司马光,谦虚好学的孔子,立志高远的陈胜,改过除三害的周处,节俭治国的张居正等好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人。他们让我学会了孝顺父母,言而有信,谦虚好学,知错就改好多好习惯。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个故事。里面讲了孔子一生谦虚好学,从不向别人请教而感到羞耻。有一次他到东方游历。不远处,他听到两个小孩在争论着什么。孔子就朝着正在争得面红耳赤的小孩走去。

  原来是这样的:矮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一些,中午远了。因为太阳刚出来时候马车上的伞那么大,到中午时像玉盘一样小。

  高个小孩认为太阳升起时很凉快,中午很热。孔子听了他们的争论,觉得都有道理,不知怎样回答。

  后来他常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不知道的地方,应该保持谦虚的态度,多向他人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

  这个暑假,我向别人接了一本四年级的数学书我看了看目录,觉得这题,认识很简单。好朋友贝贝看出了我的心思,便出了一道数学题。我看了,才知道高估了自己,这题太难了,只好向她求教。

  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从不以向别人请教感到羞耻,何况是我们呢?

国学作文 篇6

  寒假里,焦作日报社为校园记者举办了有意义、值得回味的“读经典写美文”活动,这让我们了解了更多的中国古代经典文化。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铿锵有力、琅琅的读书声,是同学们在专心致志地读《弟子规》。《弟子规》中蕴藏着丰富的人生道理。“勿箕踞,勿摇髀”。任晓光老师告诉我们:人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站如松,行如风,坐如钟,睡如弓。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事情不要慌乱,慌乱容易出错。不要害怕困难,也不要马虎草率。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穿着整洁,不要拖拖拉拉的,要时刻给人们一种利落的感觉。

  《弟子规》告诉我们:做人要有原则。“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如果犯了错误,能够改过,就等于没有过错;如果犯了错误还要去掩饰,那就是错上加错了。

  《弟子规》引导我们怎样对待父母、师长;怎样处事、为人;怎样学习。诵读中国古代经典文化,真使我醍醐灌顶,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