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国学作文

时间:2021-08-31

有关学国学作文8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国学作文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国学作文 篇1

  岁月的梭子已在历史的诗篇中悄然划过,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诗人,智者已离我们远去,但是消逝的是他们的躯体,不灭的是他们的灵魂.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一篇又一篇发人深思的文章,留下一部又一部震憾思想,冲击心灵的文学著作.时代的钟声已在21世纪的今天深沉敲响.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作为一名正中学子,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些国学经典,应该如何利用前人留下的这笔宝贵财富?毫无疑问,应该学习,继承,发扬!

  清晨醒来,手捧《归去来兮辞》,站在校园的柳树下,让自己的精神伴随着清爽的晨风,放飞到静谧,温馨的心灵田园,让自己的思想沉淀在熙熙攘攘的世俗中,收获一份世外的宁静.

  华灯初上,呷一口清茶,指尖轻轻滑过泛黄的《诗经》;无论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缱绻,还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这豪迈,都是国学经典带给我们的美的感受与体验.这便是文学的魅力,这便是国学经典的魅力,洗涤人的心灵,充实人的思想!

  国学经典就是如此的具有张力.诗行意味着宽度,诗人意味着高度,一代又一代孜孜不倦的读者构成了长度,不朽的国学灵魂让三维空间充满了文学的智慧与灵性.汗青似乎依旧淡淡渗出,优美的重章叠句,用思绪凝成的经典却跨越数十个世纪抵达心魂.日益发展的信息网络只不过缩短了物质的距离,而国学经典却打通了连接古典与现代的时光隧道,使我们的心灵有一个端口,能与千年前的先哲和智者对话,与千年前的智慧和思想产生共鸣.所以,请不要闲置这个宝贵的端口,拂去积满的灰尘,去细细品味这古老却不陈旧,遥远却依旧教育世人的国学经典吧!

  让我们从日常做起,诵读国学经典,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用我们的言行守候国学这片泛土,用我们不断的继承和发扬,使民族的精魂万古长青!

学国学作文 篇2

  寒假里,老师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学习国学,要求每天背诵《论语》、《诗经》、《大学》、《中庸》各一篇,并参加杭州网上的`中小学生国学网络知识大赛。

  一放寒假,我便开始背诵国学,不到10天,我就把老师布置的背诵任务完成了,但背诵的内容只占了四本书的一点点。于是后面几天,我仍然努力地坚持背诵,又过了一个星期,我又背了不少文章。心想:背诵了这么多,应该可以参加网络比赛了吧。

  于是,我迫不及待地登录杭州网,开始第一次比赛,刚看到跳出的题目,我顿时傻了眼:这些题目怎么这么难,只有一小部分是背诵方面的题目,其他都是要理解文章意思的,唉,都怪我只顾着背诵,没有去注意诗句的注释和译文。没办法,不会做的题目只好翻书,结果题目都没做完,考试时间便结束了,第一次只考了39.5分。有了这次的教训,我又开始重新学习国学四本书,不光是背诵内容,还增加了对字词意思的注解和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接下来的比赛中,我的成绩也不断提高,46.5分、66分、第四次考了88.5分,已经排名第二了。成绩的提高让我很开心,也放松了对国学的学习,看到杭州网国学网络竞赛排行榜上,不断有人考出好成绩,我的排名也渐渐地很下滑,我很着急,便突击了二天国学,又开始了第五次考试,但还是有一些题目我做不出,结果只考了84.5分。爸爸妈妈看到我失落的神情,鼓励我不要泄气,要坚持下来,继续努力。并告诉我一个办法,就是考试时把题目抄下来,帮我一起分析题目,看看哪些题目做错了,对那些不会做的题目一起翻书,上网查,把那些难题攻下来。又通过一个星期的强化学习,我基本上能把题目都做对了,我便信心十足的再次参加竞赛。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第8次考试中,我考出了满分的成绩。

  由于决赛并不是那预赛那样有多次机会,也不可能会有时间给你去查答案,因此,我要更加努力的去背诵、理解国学,争取在决赛中考出好成绩。通过这次国学比赛,让我懂得了有付出就会的回报的道理,不光是比赛成绩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让我学习了国学,学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将使我受益终生。

学国学作文 篇3

  今天下午,是我们的中队会时间,今天我们中队会的主题是—学国学经典,做美德少年。

  我们先进行了几个环节,唱队歌,报告人数。一切都准备完毕后,我们又开始了小组讨论环节。老师说:“可以有多种多样的方式来展现,可以是诗词朗诵,小故事……”轮到我们了,贾金博是提问题,我是背诵论语。当我们都展示完时,老师说;“这次都很好,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完后,老师又给我们准备了国学经典的一些难题,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一句话里的床是指什么?有人说是窗户,有人说是现在睡的床,可是答案却是窗前的篱笆。这一问,把我们都问傻了,为什么是床前的篱笆呢?还有红楼梦的原名是什么,我听后,也想不出来,最后,有人一透露答案,我们才知道它的原名是石头记。

  这一节课我很开心,因为我收获到了许多,并知道了许多知识。

学国学作文 篇4

  记得那时候,我因父亲的文学学习的熏陶,慢慢接触了《三字经》,只因那不是像《三国演义》那样精彩的故事,而是每句三个字的话,所以我没有丝毫的兴趣,父亲了解到,《三字经》都是古人们积累下做人处事的道理,所以为了我能够学到这一点,父亲煞费苦心想了个游戏---“对暗号”。

  父亲说:“今天爸爸要去上班了,我跟慧慧玩一个游戏,叫做对暗号,就是今天慧慧在家里听三字经,明天爸爸回来就跟慧慧对暗号,我说一句你说一句,要是你对不出来,爸爸就不喜欢慧慧了”,听到这话,我心就急了,要是爸爸不喜欢我怎么办,那我就没有棒棒糖吃了,没有洋娃娃玩了,不可以和爸爸在一起做游戏了,于是我就乖乖的跑到录音机前听着《三字经》,妈妈反复的给我播放,我的小脑瓜子飞快就记住了,那时候只是为了能够赢这个游戏,那些内容的意思我一概不知,直到后来这些话在我慢慢理解后对我的生活和学习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第二天,爸爸悄悄地推开门进到客厅里,悄悄放下公文包,脚步又轻又慢的走着,我正在忙着搭积木,妈妈正在厨房做饭,平时爸爸下班回来都会给我一个热情的拥抱或者依据亲切的问候,今天爸爸什么温馨的话也没说,第一句话就是:“人之初”。

  听见这昨天念过无数遍的三个字,于是我推开积木,好像有潜意识的反过头来立马接上话,奶声奶气的回答:“性--本--善”。

  爸爸把头靠到门边来,好像欣慰的微笑了一下又点点头,咳嗽一下:“性相近”。

  我跟着记忆的脚步对上:“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爸爸听见了我这流利的三字经背诵,于是笑着冲到我面前一把把我搂在怀里,不停的亲吻着我说:“乖女儿,爸爸和你一起学习,中国老祖宗的东西,我们要牢记,记住,可别再让中国人丢脸哦”,我似懂非懂、傻乎乎的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