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作文(2)

时间:2021-08-31

国学作文 篇5

  国学是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与学术;是从古至今无数代人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是受无数世人所瞩目与敬仰的高尚学术;是经受历史的锤炼打磨与自然的甄选淘汰所汇聚而成的文化瑰宝。大到治国安邦,小到智慧启迪。让我们一起来学国学,品国学,用国学,读有所悟,学有所得。让我们一起来领悟国学的魅力吧!

  ——题记

  阿柴折箭教子这一典故让我感悟颇多。吐谷浑的国王阿柴身染重病时将自己的两个儿子召集在一起,他拿起一支箭给自己的大儿子让他将其折断,大儿子不费吹灰之力轻松的将箭折断了,接着他又让大儿子将剩下的箭全部折断,大儿子这次却无论如何也折不断。儿子们终是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在阿柴去世后,他们团结一心,致使吐谷浑王国日渐强大起来。

  即使自己是一颗星星,也应明白一星独亮不算壮观,浩瀚星海才最耀眼;即使自己是一块石头,也应明白一石之大不算雄伟,高耸入云才最巍峨;即使自己是一艘游船,也应明白一船入画不算风景,千帆竞发才最壮丽。一滴水微不足道,渗入泥土便会消失不见,可汇聚成河却是川流不息;一粒沙卑微渺小,散落风中便会吹落远方,可汇聚成沙漠却绵延万里;一个人的力量微乎其微,很难有大作为,可当我们团结起来却可以创造无数奇迹。阿柴折箭教子这一典故正是要告诉我们这个道理: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任何强大的敌人,任何困难的环境,都会向我们投降。

  曾有人问哲学家:“一滴水怎样才不会干?”哲学家回答说:“把它放进海里。”这句话同样简短的揭示了一个道理:个人离不开集体,只有团结互助的集体才会有无穷的力量,反之如果没有团结,即使有再大的'力量也会枯竭。

  团结是什么?我认为团结就是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同心协力;团结就是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的众志成城;团结就是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同甘共苦。团结是五指紧握的拳头,是细线拧成的一股麻绳,是最美的音符弹奏出最动人的旋律。这就是这则典故所带给我的启发。

  团结,有的时候不需要长期的合作,但它一定要有瞬间的默契;团结,有的时候没有完美的结局,但它一定需要辛勤的汗水;团结有的时候不需要精湛的技艺,但它一定需要坚定的信念。这就是我通过这则典故所延伸得来的心得。

  国学如海,团结作舟,泛舟于海,方知海之深邃。国学如山,团结为径,循径登山,方知山之高大。国学如歌,团结是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动听。学国学,品国学,悟国学,悟其深理,学有所得。

  点评:正如小作者笔下的描述,国学深邃如海,值得我们细细品读,悟其深理,作者由折箭这件典故谈到团结的重要性,论点清晰深刻,结尾处集中点题,既照应开头又总结全文。首尾连贯,一气呵成。是一篇难得的议论散文佳作。

  本文三大成功之处:首先形散而神不散,其次用词准确,第三文章结构紧凑。是一篇不错的议论散文。

国学作文 篇6

  从三年级以来,我们学校一直在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我们连续学习了《三字经》、《弟子规》、《道德经》和《论语》等国学经典著作,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精髓。每年元旦前,我校还会举办盛大的国学经典诵读展示会,今年也不例外。

  12月30日下午两点,国学经典诵读展示会正式开始。参加诵读会展示的是从我校各个年级优选出来的,每个年级至少有两个班级节目参加,集体诵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领诵,有诵读加舞蹈表演,有的班级还有道具,大家看得真是过瘾!

  快轮到我们班表演了。由于平时我就是班级的国学小组组长,所以这次也被蝴蝶老师委以重任,既是主持人,又是领诵人。此时,我心情既兴奋又紧张!终于上台了,看到蝴蝶老师鼓励的眼神,我的心情逐渐平静下来。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有很多很多的不朽之作像恒星一样光照至今,《论语》便是其中最灿烂的一颗。”李一凡同学的一段开场白,拉开了我班国学经典吟诵的帷幕。演诵会由我和李一凡、孙智程、王崇博、甘雨、李明珊主持。我们先领诵,再由全体同学一起背诵《论语》中关于学求知、明是非、学做人、会感恩的篇目。朗朗的诵读声中,我们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来到了孔子面前,正聆听着这位圣人发自肺腑的谆谆教诲。

  随着一阵阵热烈掌声的响起,我们班的国学演诵节目结束了。会后,蝴蝶老师兴奋地告诉我们,节目获得了二等奖呢!“耶”!全班同学一起欢呼起来!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国学,领悟这些经典的深刻内涵,并将它们发扬光大。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学习、做人、做事的许多道理。新年来到了,爸爸让我试着用国学经典做一副对联,表达辞旧迎新的感想。这能难住我吗?我想了想,随口说道:“诵国学,牛归飞雪健步去;扬经典,虎迎春天笑开颜”。爸爸听了,连连点头,直夸我做得好呢!他也不甘落后,说:“我也有一副,‘虎年行虎步,新岁展新姿’。”

  同学们,就让我们乘着经典的翅膀,飞得更高、更远!

国学作文 篇7

  国学本就是与人生相互依存的。

  孔子论人生一成德之教,为己之说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君子要时刻怀有一颗仁爱之心,成人之美,而不能以小人之心来待人待物。孔子把仁爱作为自己一生的道德基础,并时刻警示自己的学生也要以仁爱对天下。这是多么值得后人来学习的大爱。

  “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君子认为义是最可贵的,君子只有勇却无义就会捣乱,小人只有勇却无义就会偷盗。孔子认为,在追求物质利益时,必须讲究有道义。若是凭借着无道无义而取得的东西,孔子觉得是可耻可恨,不屑一顾的。甚至在今天,“义”也被人们称赞,并作为结交朋友的根本。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一味恭敬而不懂礼法就会烦劳、忧愁;过于谨慎而不懂礼法就会显得胆小怕事;只知道勇敢而不懂得礼法的人就会鲁莽惹祸;心直口快的人不懂得礼法就会尖伤人。孔子认为,“礼”为人们的生活约束了许多。现在,不讲礼数的人,也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

  庄子论人生——高洁旷达,逍遥自在

  “浮生若梦,若梦非梦。浮生何如?如梦之梦。”人生当作短暂虚幻的梦境,可是如果梦不是梦呢?那么人生怎么办呢?就把它当做是梦。孟子以阔达乐观而闻名,他认为人生如梦,梦如人生。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为何不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开心度过每一天,把一切当成是梦呢?

  “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人若是没有志气,便和禽兽差不多两样。孟子虽逍遥以对俗世,但他却满怀志气。没有了志气的人,对一切都提不起兴趣,缺少了年少热血澎湃的感觉,便与没有思想,没有动力,没有目标的禽兽一样了。

  “养心莫善于寡欲。”修养内心的方法,没有比减少欲望更好的了。在灯红酒绿的俗世里的人们,金钱与权力的欲望贯穿了身心,对于他们而言,修身养性最好的方法,便是减少自己的欲望,淡泊如水的享受平静的生活。

  国学与人生,我认为都是人们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不妨慢下来,品读回味经典国学。学习国学的过程,也是你灵魂的一次净化,人生的一次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