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姑息电影观后感

时间:2021-08-31

  由黄河导演,著名演员侯勇、霍青、成泰燊等领衔主演,以原永州市纪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王海洋同志事迹为蓝本的电影《决不姑息》,讲述了在反腐领域正邪双方生死较量的故事,再现了我党反腐决心和勇气,彰显了反腐没有休止符的全面从严治党理念,歌颂了广大纪检监察干部的钢铁意志和无畏情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绝不姑息电影观后感,欢迎阅读~

绝不姑息电影观后感

  绝不姑息电影观后感1

  怀着对纪检监察工作的使命感以及对优秀纪检监察前辈的崇敬之情,我认认真真观看了以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王海洋同志(原永州市纪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的真实反腐事迹为蓝本改编的电影《决不姑息》。

  电影中,王海洋同志面对****威逼利诱时,他老父亲的一句“要做就好好的做,只求问心无愧”,深深地触动着我、震撼着我,让我这个从法官岗位转岗到纪检监察岗位上时间不长的新兵深感肩上的责任更加艰巨、使命更加光荣。虽然工作岗位变了,但我的初心依然不变。

  从律师到法官,从法官到纪检监察干部,我看到过许多人世间的善良与邪恶、美好与丑陋、聚散与离别。我曾亲手化解过许多家庭和社会的矛盾纠纷,也曾亲手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使之得到应有的惩处。到纪委监委工作后,我对纪检监察工作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纪检监察干部对待犯错同志的一贯方针。纪检监察工作犹如“啄木鸟”吃害虫一样,必须时刻用党纪国法这把利剑经常清除我们党内腐败的蠹虫,还国家这棵大树以健康,给人民群众一个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成为纪检监察干部中的一员,我深感自豪和骄傲,同时,我也深深感受到纪检监察工作是一项可以净化个人心灵、提升个人精神境界的工作。

  在许多人眼中,无论是纪检监察工作还是纪检监察干部都着一层神秘的色彩,常常被贴上“特殊”的标签。当我真正成为纪检监察干部后,才真正明白其中的“特殊”。在工作中,我看到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中的前辈们严谨的工作态度,不怕“得罪人”,勇于和****“作斗争”。秉公执纪、无私奉献,时刻把党纪国法装在心里,把责任扛在肩上。这就是我们这一群人的“特殊”之处,用担当诠释着忠诚,用实干勇担着责任,用奉献书写着初心。

  纪检监察工作是专和人打交道的工作,而对象又是综合素质相对较高,拥有一定权力的党员领导干部以及行使公权力的人员。和这样一个群体打交道,就必须要求每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要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有凛然的风骨,一生正气、两袖清风,因为这是纪检监察人的脊梁,也是纪检监察人的“魂魄”之所在。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要把“打铁必须自身硬”铭记于心、谨记于心,日日见之、思之!“打铁人”,欲打铁者,先须被打的,乃是对自己身心的锤炼,己身不硬者,不足以打铁也!

  影片中有一句话寓意深刻:“老鼠掉进米缸里”。老鼠在吃米的同时,米缸也就越来越深,最终自己也就跳不出来了。贪腐分子自己在****的同时,也把自己送上了不归路。其实,是他们自己害了自己,是他们的贪欲害了自己。人都是有七情六欲的,纪检监察干部也不例外。

  到纪委监委工作后,当看到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因工作纪律意识不强以及在生活中吃喝等细节问题上违反纪律受到党纪的处分,对此深有感触,我时时提醒自己“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因为我们必须要比一般人有更强的自制力,才能时刻守住自己的底线,净化自己的心灵。欲正人者,先得正自己,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就是要时时反观自己的内心,并三省吾身,通过从事纪检监察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潜移默化,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升华。

  影片中的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那些失去了道德和尊严的人,只看见我们守卫的钢筋水泥大坝,却不知道,我们守卫的是一座用民心堆筑起来的国家大坝,他们更不会知道,和人民群众的利益站在一起时,这种信念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我深知要怀有一颗纯净的心,愿我心如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心要净,就必须得对各种诱惑有免疫力,守住了底线,心自然就净下来了。

  回忆起我的祖父,一位老共产党员,十六岁参军报国,抗美援朝,一生枪林弹雨,转战南北,只因为有着崇高的家国情怀,祖父时常教育我们做人要坦坦荡荡、干干净净,常常把“人要知足,莫要贪心,善事可做,恶事莫为”挂在嘴边,让我们这些小辈时刻铭记祖训,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