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600字

时间:2021-08-31

  第一篇:我在故宫修文物

  在一个新闻端看到这部片子的文章,安利理由:小成本的现象级纪录片,很好奇。

  全片分为三集,将各个部门依次介绍,很规矩。但是在三集讲述节奏与手法都很相似的情况下,它包含了三种内核,即师徒传承,手艺传承与古今会通。在了解各类文物修复工作的同时,它又给我们带来了对“工匠精神”一种新的体解,温柔却不失力量。作为一部纪录片,却不刻板说教,而充满了一股人情味,可以清晰看到古代宫廷文化,抑或说皇城文化对北京人打下的烙印。相比文学性纪录片,人文性纪录片的名字对其似乎更为契合。我与弹幕中的很多人一样,认为片中的每一个人都很美。我给自己的原因是,他们都很有情怀。他们之间的师徒传承给人严肃厚重的感觉,反而让我想起一个人走在霓虹中的空虚与落寞。我们疯狂追捧,无非是这之中有我们渴望的东西,即在奔流社会里将心安放的勇敢和耐心。他们的作为满足了我对“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的全部憧憬。并且,我知道了古物上所承载的生命,学会对文化抱有敬畏之心。也理解了物像即心声的人生哲学,并试着用认真的态度对待身边的每一个细节。它在我门物质化的坚硬躯壳之中,引入了一丝静儒雅的光源,直到心脏。

  BTW,它完美完成了作为故宫招聘宣传视频的任务。

  第二篇:我在故宫修文物

  一部记录故宫文物修复工作日常的纪录片却意外地在90后人群中走红,并在豆瓣获得了9.5分的好评,超过《琅琊榜》,这让《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纪录片的主创都感到意外。日前这部每集投资仅50万元的“网红”纪录片已正式登陆天猫魔盒。

  《我在故宫修文物》是故宫90周年的献礼纪录片,3集的剧情设置也是围绕着故宫工匠们为了准备大庆而修文物的故事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600字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600字。在故宫博物院的全力支持下,《我在故宫修文物》摄制组破例进驻这个全国最为保密、最为神秘的文物修复单位――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拍摄。

  《我在故宫修文物》是一部有温度的纪录片。作为目前为止唯一一部成体系拍摄故宫稀世文物修复故事的大型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没有板起面孔说话,没有像说明书一样介绍与修复相关的专业知识,而是用年轻的视角走进古老的故宫,第一次系统梳理了中国文物修复的历史源流,揭秘世界顶级文物“复活”技术。

  带领着80后90后制作团队的导演叶君表示:“我们是背着唐诗宋词长大的,但用着手机、坐着地铁。拍这部片子,我们希望用现代眼光去看传统,用现代人眼光去看故宫。”

  《我在故宫修文物》历经了5年的项目调研,4个月不间断的纪实拍摄,每集展现几类关系密切的文物修复和性情各不相同的修复大师。第一集讲述青铜器、宫廷钟表和陶瓷的修复故事,第二集是木器、漆器、百宝镶嵌、织绣的修复故事,第三集为书画的修复、临摹和摹印。

  观看这部纪录片,需要随时准备好“开脑洞”。在片中,观众不仅可以近距离地看到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唐代三彩马,辽金木雕佛像,康熙皇帝60大寿的32扇屏风,乾隆生母的金发塔,乾隆皇帝的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乾隆御稿箱,宫廷乐器――瑟,乾隆用过的黄花梨百宝嵌顶箱柜《番人进宝图》,乾隆生母80大寿的实景绘画《崇庆皇太后八旬万寿图》等稀世珍宝,更可以有幸看到那些残损甚至呈碎片状的文物经过大师们的修复一步步重获荣光的过程,以及文物定格下的那些鲜活的历史瞬间。

  该片还通过对文物修复领域“庙堂”与“江湖”互动,完整呈现国宝文物的原始状态和收藏状态,充分展现出传统中国“士农工商”四大阶层中唯一传承有序的的阶层“工”的信仰密码,技术的沿袭与变革。

  很多时候我们想象中的“大师”都胡子花白、不食人间烟火,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当中的故宫修复大师们,他们嬉笑怒骂,打杏逗猫,玩儿得了吉他,也养鸟种花。除去对“大师”神秘的想象,我们透过镜头得以直视他们的眼睛,走近他们真实的生活。

  稀世文物,我们很少人能有接近的机会,但是这些身怀绝技又普普通通的人,可感可知。这些不同性情的修复师,他们如何看待自己、看待职业、看待人生,是否也会触动我们?从今天起,用户可以登录天猫魔盒等阿里数娱TV终端搜索观看这部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