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观后感(2)

时间:2021-08-31

  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观后感二:

  过去二十年,从东方卫视到中央电视台,从《魅力12》《欢乐中国行》到青歌赛,直至主持了十三年“春晚”,董卿像她的其他央视前辈们一样,踏入了“家喻户晓”的行列。谁也没想到,2017年1月一档原本冷门的知识类节目突然爆红,并让在节目中对古典诗词、外国文学信手拈来的董卿,成了网友们口中的“真女神”。

  董卿坦言,观众对于这一节目的热情,让她略微有点出乎意料。但是,2016年2月份她开始写《朗读者》创意案的时候,潜意识中已有一种感受,是时候做这样的节目了。

  “当我提出这个案子之后,从同行到客户,几乎没有人提反对意见,大家觉得,好像中央电视台是应该做这么一个节目了,这也给了我很多信心。”

  那么,大家对知识类节目的这种热情,有多少会转化为对知识本身的渴求?董卿说,“这很难去做一个统计,但如果说唤醒了观众的一种新的认知,就成功了一部分。所谓的知识点是没有太大用处的,知道一百首诗,一千首诗,这些数字是没有意义的。有意义的是,你从中认识到了什么,或是跟你的人生体验是否有所结合,帮助你成长,重新去审视周边。”

  很多观众惊讶于《中国诗词大会》中董卿的诗词量,对此董卿称,“可能因为诗词大会涉及的面比较广,有些正好在我知识点上,正好和大家应和一下,我不会盲目地展现自己对诗词量的储备,或者去显示自己。”
 

更多相关观后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