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优秀观后感(2)

时间:2021-08-31

  《归来》观后感(二)

  很感激广电领导和相关组织让这样一部带有政治敏一感色彩的影片通过审查,于是毫不犹豫地把这种感激安排在篇首,以表示情深意切,发自肺腑。

  文革中被打成右派的教授路焉识劳改归来,多年的结发妻子冯婉瑜却因失忆将他赶出家门。历史的错误让两个原可以长相厮守的人恍如隔世,也彻底改变了一家人的生活轨迹。焉识默默承受无情命运带来的变故,自责中不遗余力唤醒婉瑜依稀的记忆。修琴,搬货,读信,接站,一个个简单的情节构成一个朴素的故事,却看的人情愫连绵,心酸不已,黯然垂泪。越是平淡无味的叙事,却越蕴藏着那个特殊年代带给人们巨大的伤害。历史终归是历史,有那么些年,它残酷地存在过。

  这个历史段的片子尺度不好把控,老谋子却在一次次历练中愈发老道,从年龄和经历上,老谋子最有资格评述那段岁月。九十年代我在咸一陽一上学时,听本地人说他曾是国绵八厂的工人,家里还   有反动背景,就这样一个人,凭对艺术的执着,不卑不亢,一跃成为国际大导。当年,老谋子经典之作《活着》被禁后,他的作品无论票房高低,总是评价颇有争议,不一温一不火。这次,关于此题材大胆的归来,暗示老谋子重拾旧梦的勇气,可以看作是对《活着》不绝于耳续篇的象征。

  活着,就要归来!

  焉识归来,婉瑜却“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焉识不断尝试,不断失败。婉瑜始终没有认出深一一一爱一一一着的眼前的丈夫。压抑在内心的感情却从未改变。多年过去了,每个月的5号,归来的焉识拉着婉瑜在车站等一个永远不会归来的人归来……

  片子在此结束,我又看了看雪中那两个望眼欲穿的老人,心里在想,错过的人值不值得期待?错过的事会不会重来?现实的归来是不是内心的归来?命运总在捉弄我们每个人,而我们需要回应的,首先是放下一切,抛开旧怨,珍惜当下,勇敢活着,是留给生命最好的证明。而无论哪个年代,有的人却永远不会归来。

  巩俐和陈道明两个老戏骨很有感觉,看似平静的演绎背后,是一一一精一一一湛的内功修为。年轻的谋女郎张慧雯也可圈可点。其他打酱油的超级名配们还   都尚可,唯一觉得别扭的是张嘉译,怎么看都像刚拍完《一仆二主》,从剧组赶过来跑完龙套就走的感觉。也许是当年的宋思明印象太深刻,真的无法接受他出现在这种文艺片里。

  剧情不错,场景太少,来来回回就几个地方,车站,家,杂货房,铺垫略有不足,也许是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过往被老谋子刻意掩盖和淡化。历史无法改变,就要去面对。陆焉识的女儿丹丹跳完芭蕾舞,全场起立,人手一册小红本,高唱《万物生长靠太一陽一》,今天开来滑稽的场景在当时是神圣无比。那个年代,像丹丹一样和亲人划清政治界限的人不在少数,因为一个叫“组织”的高于一切。任何悖逆组织的人都要接受时代的审判。那种北京下,丹丹选择了组织。后来她亲口对父亲说,是我出卖了你,父亲平静地说,我知道。所有的恩怨屈辱,在一个真正的男人眼里都微不足道,因为繁华落尽,唯有一一一爱一一一情亲情永恒。陆焉识是不幸的,同时他又是幸运的,那个时代能归来的,大多数心里也被烙上深深的印记,在一种生不逢时的遗憾里度过风烛残年。焉识对婉瑜的一一一爱一一一情滋润了他那颗近乎干涸的心,给他支撑下去的信念。而婉瑜也把这种一一一爱一一一深深埋藏在心中,一藏就是若干年,为了维护焉识,甚至和女儿有了隔阂,也是后来焉识的信才让她与女儿重建亲情,可见一一一爱一一一之深切。纵然失忆,忘记一一一爱一一一人容颜,却一直坚信一一一爱一一一的人一定会出现。这种朴素的一一一爱一一一情,留给当下的我们深深反思吧。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我已经归来,你却记不起来我,尘缘落尽,一一夜风雨飘遥

  世界上最近的距离就是,你不记得我,我却陪在你身旁,不离不弃,一起慢慢变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