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的爱情观后感(5)

时间:2021-08-31

  她得成全他的江湖,而非自己的爱情。

  第三次重逢:生死的阻隔

  从此,雨波再次在红尘中继续打拼,21世纪初的他终于华丽蜕变,成为所谓的精英成功人士。

  在拜金媚俗、物欲横流的大时代浪潮中,和大多数人一样,过着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然而,夜深人静之时,他会深深怀念丽雯,怀念故乡的山山水水,怀念80年代初期的那些“无邪无辜无欲无悔”的青春。

  于是,他开始主动寻找她,主动寻找的过程不只是是一个怀旧青春爱情的过程,更是寻找心灵家园的过程。可惜,最终打听到的结果令他五雷轰顶——她刚因癌症世。万万没想到,在家乡的葬礼上,他和她第三次重逢。又是一个十年,所有寻找的努力竟然是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在那条留下过青春时代忧伤欢笑的小河边,他将那封她其实一直珍藏着的情书掷于水面,葬入那个永远的1980年代。

  从此,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那将是他再也无处安放的残生。

  被放逐的爱,是成全还是伤害?

  野夫的小说写的很唯美,霍建起的电影拍的也很唯美,但在情感唯美之上,我依然想到一些理性反思。

  可以说,丽雯和雨波无法相濡以沫,很重要的原因来自丽雯根深蒂固的男性主流精英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从历史溯源来说,是否来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的治国平天下传统和三不朽期待?是否来自文革对一代上山下乡青年抱负埋没后的变革渴望,是否来自80年代初期某种“求进步、求发展、求变革”的启蒙话语叙事逻辑?

  虽然雨波一再表示愿意和丽雯在青山绿水中携手终老,但丽雯却无法做出像小龙女那样的选择:与杨过笑傲江湖,归隐田园。这种“无为而治、虚极静笃、乐天知命” 的道家文化取向,是丽雯难以认同和理解的,与其说,她是以自己爱情的隐忍换来他事业的成全,不如说,是出世与入世的不同价值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