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授课初中生观后感范文(3)

时间:2021-08-31

  今天非常巧,福山一中的物理教学目前正在进行着第六章,而第六章的题目就是万有引力与航天,然后就决定把这堂课就安排在今天上午,结合着王亚平的太空授课进行,记者在现场看到,学生们非常的活跃,一些有趣的太空现象往往让他们哈哈大笑,但同时又非常认真,当王亚平讲到牛顿定律的时候,很多学生翻开课本,然后在相关的地方做了标记。同时课堂上还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就是王亚平当年的物理老师刘老师,刘老师现在已经不在这里工作了,但是他还是过来跟同学们一块听了这样一堂特殊意义的课,最后刘老师还给现在的学生又上了一堂物理课,做了一下点评。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开展太空授课的国家,中国却是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完成太空授课的国家。那么说到世界上第一次太空授课,其背后是一个十分悲壮的故事和长达22年的坚持。

  1986年美国女教师麦考利夫就被选中参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教师在太空计划,但不幸机毁人亡,此后美国颁布普通民众不得再参与航天飞机任务的禁令,2007年当年一同参加选拔的另一名美国教师芭芭拉·摩根,跟随“飞进号”飞入太空,肩负着航天员教师和麦考利夫的继承者三重身份,弥补了21年前的遗憾,太空中55岁的摩根给孩子上了25分钟的太空课,其他航天员成了她的助教,18名4至8年级学生在地面听讲,除了负责完成部分专业任务外,摩根还开设太空课堂,与地面上的学生天地连线,通过视频向学生们展示了在太空运动、喝水等情景,成了那次任务的最大亮点。

  那么我们今天进行的这堂太空物理课讲的如何,学生们才最有发言权。

  北京十一学校高一学生:一方面是道具,当然它也是经过了缜密设计的,但实际上那些道具更多的是来自我们日常最普通的东西,所以就感觉真的很奇妙,能够看到这样一堂物理课,还真是觉得很有收获。  梦想可以播种、梦想可以接力、梦想也真的照进了现实,这是一堂物理课、天文课,但对学生而言,这更是一堂激发兴趣、着眼未来的科普启蒙课。青少年的兴趣对太空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这一堂太空课究竟能够带来些什么?

  天文专家、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我觉得有两方面,一方面对青少年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对全体公众的影响,就是大众对于航天事业的关注,对于科学事业的关注,我觉得这都特别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