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吴仁宝》的观后感

时间:2021-08-31

  篇一: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观《吴仁宝》有感

  讲到华西村的“人和”就不得不提到华西村的掌舵人吴仁宝老书记,他有着审时度势的眼光和敏锐的思维,在九十年代初期,老书记通过每天观看新闻联播,得知邓小平同志南巡,并发表了讲话,在讲话中老书记洞察到,发展的时机到了,他连夜召开了一个会议,一个会议就给华西带来了一个亿的收入。吴仁宝老书记的发展哲学是:“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有条件不发展没道理,没条件创造条件发展才是硬道理”。“不怕群众不听话,就怕干部不听群众话;不怕群众不听话,就怕干部说错话”。在华西村他要求干部坚持有事同群众商量,群众盼望的,马上就办,而且一定要办好,群众暂时不理解的,加强沟通引导,等群众思想觉悟了再去办。个别人做错了事,也交给群众讨论,由群众来评议。华西村的干部一是坚持勤奋学习,二是倾听群众呼声。这是简单的道理但却是最难实施的方法,但华西村做到了。华西村成为“天下第一村”,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经过了40多年的发展才成为今天的天下第一村。

  那么我们向华西村学什么呢,或者说我们向老书记学什么呢。我们要学习老书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学习他实事求是的态度,学习他敢为天下先、不怕困难顶着困难而上的精神,学习他那奉献的精神,学习他那淡泊名利的价值观。向他学的东西很多,关键是学了要用,要做到实处。

  一、不可自以为是,不应自命不凡

  看过了吴仁宝老书记的事迹,当时,我的第一感受就是基层领导工作者之所以得到群众的信赖,正是来源于他巨大的人格魅力:踏实、勤劳、质朴、亲和。我们都是风华正茂的年代,拥有了较高的学历,但是踏上工作不久的我们,身上往往还带着一股自命不凡的稚气,自信满满的准备在工作中干出一番丰功伟绩。但是,社会是现实的,生活是不易的,工作是艰难的。现在,没有谁能够自信满满地说自己一定能在今后的工作中轰轰烈烈大干一场,也没人敢说我就是一个百分之百的优秀人才。华西村的老书记吴仁宝同志曾经说过,一个优秀的人才应该=口才+文才+实才,其中,实才尤为重要。也许我们中许多同志并不缺乏良好的口才和文才,但是,我们身上是否也具备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优秀实才,是否能完全达到上述的三个必要要素呢?我想,这还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和证明。从这一点上讲,谦虚谨慎是工作的基本前提,放下自己的姿态,找出自己的弱点,低姿态做人,高标准做事,这样在今后的财政工作中,我们才能真真切切地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成为一名值得信赖的基层工作者。

  二、不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工作中点滴的细节往往最能透露出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和工作能力,善小必为的处事之道也是我们处理人际关系和开展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可以感受到财政工作是很繁杂、很琐屑的,琐碎的工作也许很小,但是,如果连小事都做不好,我们又何来成大器的把握呢?如果可以粗线条做人,真诚对待每一名群众,不计较得失;细线条做事,每一件事情都事必躬亲、恪尽职守,那么我们今后才能真正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和信赖。从这一点上讲,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只有学会了做人,才能学会做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通过实践不断开拓自己的工作能力,做到“信心、耐心、恒心、问心无愧”,绝不辜负国家和人民对我们的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