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观后感600字

时间:2021-08-31

《流浪地球》观后感600字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流浪地球》观后感60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流浪地球》观后感600字1

  “北京市第三区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这句经典的交通安全提示语多次出现在《流浪地球》这部科幻灾难电影中。让我们在被电影剧情感动和为人类拯救地球而加油的时候,给我们带来了一点点的诙谐幽默和心里安慰。

  《流浪地球》这部电影是根据“中国科幻小说之父”刘慈欣大神的中篇同名小说改编的。这部电影讲述的故事是:为地球提供适宜人类生活环境的太阳在若干年后急速膨胀,地球危在旦夕,人类即将灭绝,人类前所未有的通力合作,在地球的一侧建造了上万座巨型推进器,并在每个推进器下方深深的地下建造了供人类生活的巨大的城市。人类利用推进器将地球推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过程中,遇到了木星引力,即将毁灭时,人类为拯救自己做出最后努力并获得生机的故事。

  这部电影中从始至终都在讲述只要团结才能自救,深刻的诠释了人类团结所产生的巨大能量。人类拯救自己是一个巨大而又漫长的过程,要想让地球到达“新家园”,人们需要建造一万多座巨型推进器和一座“领航员”超级空间站;在遇到推进器关闭的时候,几万个救援队同时出动任务重启推进器;空间站和地球上的人通力合作并作出巨大牺牲斥离木星;最后人们还要经历漫长的2500年才能结束“流浪地球”计划,我粗略的计算了一下,就算是三十年一代人,那也得需要80多代人才能完成这次任务。

  这些数据都是多么令人难以置信啊!但是如果地球真的遇到类似劫难的时候,没准我们真得启动——“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观后感600字2

  影片其实是春节期间观看的,当时觉得还挺不错的,国内能够拍出这样题材和如此水准的片子,实在难能可贵,今天周末有点空闲时间,简单写了下自己的观影体会

  影片内容不多说了,大家都从这部片子或刘慈欣的小说中了解到了,主要谈谈片子的投资思路对我们的几点启示:

  一是敢于尝试。中国之前一直没有像样的科幻片出来,市场也一直唱衰,但另一方面物极必反,时代需要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出现,打破这个瓶颈,才能占领新的空间。此时能有勇气开拍并且让它上映,我觉得是需要整个制作团队很大的勇气和信念感的,敢于承担风险,并努力尝试。

  二是聚焦差异化。电影出版局为了保护国产片,以往在春节档都是国产喜剧或古装剧、时装剧的市场,国外的动作大片、科幻大片进不来,总感觉差点什么。这次制作团队另辟蹊径,在科幻片这个国内不敢尝试的区域并且是春节档的空白点进行了创作,与其他国产作品形成了明显的差异化,给观众多了一个新鲜的选择,并以扎实的作品质量做保障,成功的吸引了眼球,黑马突围而出,票房达到46亿之多,仅次于《战狼2》。

  三是成本的有效控制。以往国外的科幻片要么是粗制滥造,烂片一个,要么是大笔烧钱,最后血本无归。成功的科幻片必须在两者之间取得有效的平衡,这是投资方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当然如果没有有效的视觉技术的支撑,科幻片也不能称作为科幻片了,此片在有限的资金下,对关键技术进行了有效投入,如空间站、大型发电基站等场面很真实,保证了片子的技术含量。同时在能够控制的成本支出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控制,据说片子中的宇航服与同档期宁浩导演的《疯狂外星人》宇航服似曾相识,其实是向他们借用的,体现了制作团队的成本控制意识。

  以上这些因素成就了现在的这部片子。

《流浪地球》观后感600字3

  很早前,爸爸就买回了一套书,叫《三体》,作者是刘慈欣。我翻看了一下,密密麻麻都是小小的字,我就又放回书架上了。我怕我眼睛看近视了,都还不知道书里讲什么。

  今天爸爸在手机上订了电影票,我们全家人在电影开播前就到电影院了。好久没有来看电影了,我好期待呀!

  电影看了两个小时,如果不是3D的,一会儿“轰轰”声,一会儿感觉刘启开到地球表面的那个大型车开到我面前来了,我都快睡着了!

  走出电影院,我一口气问了爸爸好几个问题:

  “爸爸,地球会爆炸吗?”

  “爸爸,我们的地球会冰冻掉吗?”

  “真的有世界末日吗?如果有,那么多的人类,动物、生物怎么办?”

  爸爸说,“不会的,我们从现在开始尽量节约资源,减少排放,我们现在不是在垃圾分类吗?这也都是在保护地球啊!科学家们也都在研究啊!”

  我好像还没看懂,问哥哥,哥哥告诉我: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太阳衰老了,最终分解整个地球。于是全球科学家们齐心协力,在地球表面安装了一百万台推动器来推动整个地球,转移到几亿光年外的地方。但在经过木星的时候,因受到木星的引力影响,地球的大气即将被抽空,也偏离了方向。在太空中的空间站里,人工智能设备Moss莫斯推断出地球将在7日之内撞击木星,人类毫无生还的可能,在这心灰意冷之际,许多救援队都放弃了救援,只有刘启那只救援队还在救援,最终想出了办法——点燃木星,但因为火力不够大,还距离木星5000公里。于是刘启的爸爸刘培强想出了办法——引爆空间站。是勇气点燃了这一丝希望。刘培强牺牲了,但地球得救了。

《流浪地球》观后感600字4

  第一个月的4号从我的家乡开车回家已经是晚上6点了。因为他们早就料到会看到《流浪地球》,所以他们三个没有回家就直接去了电影院。

  《流浪地球》改编自刘的同名小说。这部电影的大致情节是:在不久的将来,科学家发现太阳正在迅速老化和膨胀,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将在短时间内被太阳吞没。为了拯救自己,人类提出了一个名为“漫游地球”的大胆计划,用全球的力量在地球表面建造成千上万的发动机和舵机,把地球推出太阳系,在2500年后奔向另一个栖息地。中国宇航员刘培强(由吴静扮演)在他的儿子刘淇四岁时去了国际空间站,并和他的国际同行们一起承担起了飞行员的重要责任。刘淇(曲饰)瞬间长大。他带着他的妹妹多多(由赵金梅扮演)来到地球表面,偷走了他祖父韩子昂(由吴孟达扮演)的运输车。结果,他不仅被捕,还遭遇了全球引擎关闭。为了修理引擎,防止地球落入木星,全世界开始进行饱和救援,甚至刘淇和他的车被强行招募。在与时间的赛跑中,无数的人奋不顾身地相互追随,只是为了延续百代人的生存希望。

  这部电影比预期的更加惊险和壮观。终结者线后的永恒之夜,点燃计划,让地球漫步,木星推动地球……我没想到中国会拍出如此大的结构和大模式的科幻电影,这让人们震惊!

  根据亚麻日历,20xx年12月21日被认为是世界末日。那些年,我看了几部关于世界末日的电影,但它们不包括中国人写的剧本,更不用说中国人制作的电影了。

  我很高兴在中国看到这么好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