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观后感范文(通用6篇)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孔子》观后感范文(通用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孔子这部电影的主题是学习孔子高尚,让人深有所思,是的,在当时那个战乱的时代,孔子的儒家道法被各个国家重用,但他没有被别的国家用重聘金所动,依然效首鲁国,但最终被叛人挑拨而被赶出鲁国四处传教乞讨,如果是现在这个社会,一定是一个被视为尊重的人,但是那个战乱的时代,竟然像一个乞丐一样流落街头,连口饭都吃不上!使人不禁叹息人生的不公,竟然让如此一位圣人堕落……
看到孔子在那种黑暗的年代依然正直的身影,我不禁有所感动,在我们这个没有战乱,和平的年代里,拥有孔子这种品行的人几乎已经见不到了,要想学会孔子的修行不容易,但也很简单,说简单是因为只是捍卫了做人的最基本的原则,其实孔子也只是做到了这一点,但难是因为这一点,如果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的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就要抛弃功名,财物,地位等等,虽然我们不一定能做到孔子这样伟大,但我们起码不能在人生路上做恶事,而在别人看来,我们远没有孔子伟大,但我们可以自豪的说,我这一生是正直的,是不邪的!
看了孔子后,我沉思了许久……
电影里的孔子温和又严肃,有威严的气质但并不凶狠,谦虚恭敬又安详。这让我想起《论语》里的一句话:“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孔子还很热爱学习,学习永远不感到满足。孔子也很会教导别人,教导别人永远不知倦怠。我想,“学而不大厌,诲人不倦”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电影里有一个片段,令我终身难忘。孔子的马车正行驶在表面结了冰的大河上,突然,一大块冰破裂了,而孔子的马车正好在那块冰上,驾车的人让马车跑过了那块冰,一卷卷书却掉入了水中,孔子的一位学生潜入水中,把一卷卷书拿上了岸。这就反映了他的学生是多么爱书啊。
孔子还有一句名言:朝闻道,夕死可矣!在《孔子》里充分表达了出来。魏国的一位女子上午和孔子聊天,学到了许多知识。而临近傍晚时,她坐在马车里被人用暗箭射死。临死前,她并没有非常伤心,而只是微微一笑。她想起了上午和孔子交谈时的情景。朝闻道,夕死可矣!
看完《孔子》后,我被孔子的精神震撼了。我觉得,孔子真是一个伟大的人啊!我们都应该向他学习!
孔子原名孔丘,字仲尼,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的一生极为坎坷,也曾风尘仆仆地奔走于卫、陈、曹、宋、郑、蔡诸国之间,宣传“仁”之思想,可乱世将孔子的时代改变了,没有一个国家听他的思想。在十四年后回到鲁国从事教育活动,七十三岁病逝。
《孔子》电影中有一个片段我至今记忆犹新。陪葬的一个小男孩漆思公为了保住性命拼命地跑,遇到了孔子的弟子子路,子路救下了漆思公,最后,在孔子的强力辩说下,漆思公重得自由,并拜孔子为师。这个事例说明了孔子宣传“仁”道的重要性,在这个战争的世界,宣传仁爱精神才能挽留住一些生命。
孔子宣传的不仅仅是“仁”,还有“义、礼、和”,这四点综合在一起,就是治国之本。在孔子离家出去宣传他的政治主张时,也曾大力倡导过这四点,可结果是处处碰壁,孔子的理想也未能实现。
导演胡玫最巧妙的一点在于她把南子这个妖娆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出来,更从侧面烘托了孔子的思想道德之端正。面对南子,孔子没有心动,而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迫使南子放弃了对他的诱惑。
孔子被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对后人的影响力很大。我们也永远记住了这位推广“礼、义、仁、和”、心静如水的先师——孔子。
浩浩中华,上下五千年,在历史的积淀中,“礼”已经无孔不入地渗入了生活的每一寸肌肤。礼尚往来、彬彬有礼、礼多人不怪……关于礼的成语名言成语如此之多,然而“礼”究竟是什么呢?我想很难有人给出明确的定义。当我看了《孔子》这部电影之后,突然感觉心有戚戚焉。
孔子的一生简单而复杂。简单,是因为他始终只有一个目标,他终其一生都只为这一个梦想而奋斗。他不慕功名、不求利禄,淡泊明志……复杂,是因为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经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付出了毕生心血,他冒死为逃奴请命,用百辆牛车吓退五百战车,五十五岁周游列国,时间长达十四载……
这些都是孔夫子应用和智慧的体现。夫子曾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的高大坚毅是我难以望其项背的。然而,有三件事情如同时间为树刻上年轮那样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中,让我每日三省自身。
公山大人死的时候立下遗嘱,命令他生平心爱的人都要陪葬,陪葬的奴隶纷纷被乱刀砍死,只有一名小奴隶漆思弓在慌乱之中侥幸逃出,但后面的追兵仍旧紧追不舍。离弦之箭丝毫不差地插入漆思弓的身体,他惊恐之下,向一名配剑的勇士求救。勇士以其勇猛与智慧吓退了追兵,救下了漆思弓,这名勇士正是孔子的弟子子路。
子路担心因为自己的“一时鲁莽”连累大家,想将漆思弓送到他内兄家去,孔子知道此事后,不仅表扬了弟子,并告诫他“见义不为无勇也。”毅然决然地留下了漆思弓。当公孙狃来搜查时,孔子面无惧色,进行了有理、有据、有节的反驳,充分显示了他作为一代圣人的睿智。
冬祭大会上,孔子又为漆思弓请命,但公山大人的儿子站起来反对,说让漆思弓陪葬是对父亲大人的孝顺和尊敬!孔子反驳:“公山大人的遗嘱是让他生平心爱的`人陪葬,您是他的儿子,公山大人怎能少得了您的陪伴呢?”公山大人的儿子哑口无言,只好同意了漆思弓不陪葬。最终,孔子不仅仅挽救了漆思弓,而且还适时提出废除奴隶殉葬的旧俗。
的确,以礼杀人非礼也。孔子“仁”的思想,再此体现得淋漓尽致。
孔子与其弟子周游列国时,在一个寒冷的冬日,一车竹简不幸掉入了冰洞里,弟子颜回纵身一跃跳入冰洞里……竹简回来了,子路却永远地走了……
看到孔子抱着颜回的尸体久久不愿放开时,我的眼眶湿润了,在当今社会,人人都说好书是一生的财富,书籍是人类的朋友……然而,有谁会认真地对待一本书?有谁愿意为一本书付出生命?礼,不仅仅是从与人交往而言,对待任何事物,不论有无生命,都要有一颗赤诚之心。
孔子弟子子路为保护年幼的国军,浴血奋战,倒在了血泊之中。然而,临死之前,他仍旧记得夫子的教导,将官帽端端正正地戴好。在他整理好官帽的一刹那,敌军又围了上来,他没能系好帽带,含恨倒下……
看到这里,我被深深震撼了,衣冠正人正,子路在这里端正的并不只是自己的衣冠,更是他的道德、是他的人格……
后两件事情,让我看到了孔子对于弟子的言传身教,正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只有学高身正的老师,有才能、有气节的弟子啊!
礼,穿越千年,到了我的眼中,礼变得很简单——
在图书馆看书时,不大声喧哗!
在跑步比赛时,不横跨跑道!
在烦恼时,不对父母亲发脾气!
……
当脚要踏入草坪的时候,收回脚是对小草的礼貌!
当手伸向花儿的时候,收回手是对花儿的礼貌!
当枪对准动物的时候,收回枪是对动物的礼貌!
……
礼,是生活的一切,无论任何时候,做任何事情,只要想到这个字,就会有一种道德、一种力量在你的心中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