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耳执导的《罗曼蒂克消亡史》观后感

时间:2021-08-31

程耳执导的《罗曼蒂克消亡史》观后感

  血腥、杀伐、阴谋、夹杂着多情、烂漫、温暖,程耳为我们呈现一个鲜艳但血淋淋的上海,这样残酷而美好的风景不可多得。yuwenmi小编整理了相关的观后感,快来看看吧。

  程耳执导的《罗曼蒂克消亡史》观后感一:

  电影的风格我个人特别喜欢,喜欢的倒不是多人说起的腔调,而是整个电影始终充满着的一种仪式感。电影没有按照正常的时间线演变,把情绪强烈,情感强烈,反转强烈的剧情都移到了后半部,戏剧冲突显得更加强烈。电影配乐和歌曲都和电影高度契合,演员的表演全部全程在线。

  乱世之中风云际会,上海滩波云诡谲,无论你是车夫,管家,妓女,影后,大佬,命运都已被时代裹挟,都是草芥,只能顺着风向摇摆,哪里还有什么尊严和情怀,有的只是扭曲和无奈,更别说什么情爱。所以罗曼蒂克消亡史这个名字是贴切的,大时代里容不下这些,它一一消逝蜕变。可是个人的情爱是每个人一生浓妆的一环,无论如何在时代里翻滚湮灭,那些最动心动人的,还不就是人心里的那些个情感吗,这世上的所有事归根结底不也就是男男女女那些事吗?

  电影的情感线很多,我们择出几个来说。

  只为一支歌 血染红寂寞(子怡)

  “带我跑了吧,就我们两个人。”

  本剧经典的台词不少,最打动我的还是这个。十里洋场,花花世界,子怡饰演的交际花小六,看透了男人逢场作戏所谓的博爱,宁愿当个肤浅的花痴,也不做个痴情的傻子。她外表热烈多情,周旋在大佬和名流之间游刃有余,她内心寂寞荒凉,想要的自由和爱情却是谁也给她不了。

  “我想你是在北方”她是陆先生一生的挂碍,可陆先生需要“照顾”的人太多,所以与其说后来小六是被浅野忠信囚禁,不如说小六选择的就是一个二人世界,这个陆先生给不了他,浅野给了她,她说不上享受但至少不会去抗争,很多人定义她为“性奴”,我却不这么认为,别忘了子怡在芦苇荡里是有机会枪杀他的,后来她安然的吃着浅野为她精心做的饭菜,安然过着和浅野独立的两人世界。从两人做害羞的事的体位来说,开始基本是男迫男主动,后来体位的变化基本展现了当事人内心的变化,你可以理解为两人都在享受。不过如果只看到了这些,就浅了,当子怡目睹了居酒屋的那场杀戮后,再做害羞的事时她眼神和表情的变化,强烈而又愤怒,你会觉得她时时刻刻会把胯下之人给杀掉,毕竟情爱里加入了家国大义,民族是非,小六的心里还是掂量的清楚,这也是为什么影片几乎幻化为爱国史诗片的原因。

  子怡在采访中说,这句话对她来说最有感情,现实中她就说过这样的话,我信。我们即使没说过这样的话,谁又没做过这样的事呢。爱上一个人,世界就只剩下了这个人,想跟这个人天荒地老,想跟这个人避世独处,想跟这个人血脉相融,而这个人多是个不可能在一起的人,这更加剧了想要和他在一起的决心和愿望。真正的孤独不是一个人的寂寞,而是在无尽的喧哗中丧失了自我,子怡和小六都曾丧失过;而世界上最寂寞的事,不是你想念的人不在身边,而是你寂寞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可以去思念,子怡和小六都曾历经过。“带我跑了吧,就我们两个人”说得凄凉,听得心碎。

  最后,曾经拿着枪瞄准浅野却下不了手的子怡,毫不犹豫的对着浅野按下了扳机,所有的爱恨,情欲,寂寞都在一片鲜血中消失的毫无踪迹。

  子怡在这部电影里的出现是不连贯的,但表演一气呵成,相当出彩,自宫二先生后,她的表演融入了一种气息,浑然一体,不仅是眼神五官,连一举一动的气息都是通着的,可以说据此她已经站上了中国女演员表演的'第一梯队。

  只为一场梦 摔碎了山河(葛优)

  “我要照顾的人太多了,我没有办法随心所欲,我没这个命”

  陆先生对子怡的这番话,代表了一个男人的雄心壮志,家国情怀,这也是男人女人作为同种生物,在时代里,现实中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处世处事之道。

  陆先生是个有责任有担当的黑帮大佬,自然和一介女流的梦想不同,他想保住大上海,他想保住整个家族,如他所说他想保护的太多太多。陆先生自然脱逃不了纷乱的江湖,面对刀光剑影,哪有什么柔情温暖周围的红粉红颜。

  乱世时代,人人都沾满了风尘,毫无尊严,更不用说什么情怀梦想。无论是谁,在时代的乱轮下,只能化作历史的尘埃,最终陆先生流落香港,回归普通男人的家常生活,“我有时候会想到你,你应该是在北方”。有情又如何,大浪自淘沙。

  葛大爷作为冯小刚曾经的御用男主,一度是喜剧笑星的典范。上一部和子怡的《夜宴》虽是正剧,但其一出场,影院里就充满了笑声。但不可否认葛优绝对是中国最优秀的男演员之一,这部戏里陆先生的出场外表温柔儒雅,仿若邻家大叔,和蔼可亲,但犀利的眼神,气定神闲的姿态,还有话语中遮掩不了的霸气,观众不难认定这就是叱咤上海滩的黑帮教父,葛优的表演深度他人难以取代。

  多年之后,一切真相大白,陆先生找到了小六,也找到了渡边,浅野起初的浅笑,他不相信陆先生会杀了他的儿子,因为也是陆先生的亲外甥,但他忘了陆先生曾是上海滩大佬,有着坚强果敢的霸者之心,而且面对祖国山河破碎,面对曾经的国恨家仇,陆先生更有着深入骨髓的民族大义,该还的血债恩怨必须要还。杀大留下,我猜应该是大儿已成年,而小儿还算幼年,毕竟杀儿童会是失义的,这部电影的细节和立意深刻可见一斑。

  只为一念痴 是非了善恶(浅野)

  “我儿子是上海人,我老婆是上海人,我也早就是上海人了。”

  他穿着长袍,说着一口地道的上海话,他和上海滩以及黑帮家族有些千丝万缕的联系,他说自己是上海人,葛优相信了,我们也都相信了。所以没有人知道,一场搅动整个上海滩的血案竟出自浅野之手。

  但真的毫无迹象吗?这个上海妹夫独自回到回到家中,穿上了和服,跪地而坐,吃着日式餐食,我顿时觉得导演认真细致到可怕,他暗示了这个人绝对还是一颗日本心,以后故事的发现几乎每个镜头,每句话都预示着这个叫渡边的日本人下一步可能的发展。他的一念痴,是对他认知的母国的忠诚,只是因此他妄断了自己内心应面对的善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