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刺激的好莱坞影片《极限特工3:终极回归》观后感

时间:2021-08-31

2017最刺激的好莱坞影片《极限特工3:终极回归》观后感

  《极限特工:终极回归》汇集了中国功夫、泰国拳术、北美格斗的动作种类,还有好莱坞硬汉担当范迪塞尔的回归领衔,有北美网友评论,范•迪塞尔和甄子丹、托尼贾等的动作戏,每个镜头都在感受影片的激烈刺激。

  《极限特工3:终极回归》观后感一:

  极限运动+特工动作,这两个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元素,组合在一起,代表动作电影,这种老式类型片在新世纪之后的新玩法。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特工

  时钟拨回到到本世纪初,动作电影已到江河日下之际,原因很简单。动作片最大的卖点就是提供大银幕效果的视觉奇观,可到了当时,超级英雄电影、科幻片、灾难片的崛起,让动作片电影这类老套的模式化产物已经变得不太新鲜。上世纪90年代,动作片为了追求更加刺激的视听效果,以《真实的谎言》《勇闯夺命岛》为代表的作品连核弹、毁灭城市的噱头都整出来了,还要怎样,依然没有阻挡动作电影的颓势。

  返回头再来说《极限特工》系列,创始人、也就是编剧里奇·威尔克斯(本片片头字幕还特意标出了其“创始人”的名号,尽管他不是第三集的编剧),是特工间谍片的影迷,在法国波拉波拉岛度蜜月的时候,威尔克斯突发奇想,构思出《极限特工》的故事,他的创作宗旨是打造出一部适合新世纪年轻观众观看的间谍片。

  要么所谓与时俱进,就是要与传统特工片不同,也要打破动作电影老套的模式,哪怕故事结构换汤不换药,但紧抓动作电影“视听奇观”这个梗,就是一次方向性正确的“旧瓶装新酒”,这就是《极限特工》诞生的始末,将极限运动与特工电影进行了一次脑洞结合。

  我们印象中的特工电影是什么?无论是老调的007,还是后来追求故事上和风格上“技术性KO”的《谍影重重》系列,核心魅力多是“特工”的神格化和人格化,要么就高高在上,几乎不食人间烟火,西装革履一丝不苟,泡妞打架面面俱到,比如邦德同志;要么就是毫不起眼,时刻隐藏在老百姓中,但打起架来凌厉凶猛,杀人从不废话,比如伯恩同学。

  但要论范·迪塞尔这个极限特工凯奇,用句俗话就是“暴发户”的配置,街头混混出身、秃头纹身,身披毛料大衣,身边总是不乏形形色色的美女,狐朋狗友一堆,一看就不是好人。特长不是打架,而是不要命,极限运动达人喜欢各种“外国人少系列”,辅助以特工电影中常见的道具和技术支持,让这位不要命先生如鱼得水。

  比如第一集,和很多好莱坞间谍片一样,本片也取景于捷克的布拉格,是上世纪间谍片的大爱。但是内容嘛,有够离谱,重金属电子乐,地下俱乐部泡妞,街头飞车,节奏动感,充满了潮流味道,与布拉格凝重、森严、宏伟的东欧风格完全相反,这种反差效果才是《极限特工》系列所追求的。

  竞技+动作:“外国人少”系列

  说道范·迪塞尔,其赖以成名的两套作品,《速度与激情》与《极限特工》,都有点一脉相承的感觉。当年都是大黑马,内容都是非主流竞技+动作。一个是地下飙车,一个是极限运动。电影指向的是一种“亚文化”特色,从街头飙车和边缘极限运动,穿着五颜六色的卫道士,香车美女,纹身壮汉,夜晚大闹城市,能够深受青年观众的喜爱。再套上一个特工电影的马甲,乍一看不合时宜,但主流模式下,整体故事和情节全部为亚文化元素服务。

  将竞技与动作片结合的.好处,就是能够极大的展示极限运动的荷尔蒙属性,同时脱离了竞技的束缚也让暴力动作变得更加肆无忌惮,说穿了也就是开篇那句“打架、泡妞+耍帅”。

  比如开场甄子丹的单打大戏,功夫元素+蹦极,落入会场中面对群敌,还有功夫在桌子上来一招360度托马斯全旋开枪,为的就是耍帅。能正面命中敌人的,一定要来一招“苏秦背剑”才叫杀敌,能瞬间秒杀的,必须要“张飞骈马”命中才够爽快;能破门而入的,必须要开车撞墙进去;能跳伞的,必须要把降落伞扔出去然后在跳飞机去追,跟人家谈判,还得玩几个手榴弹,否则都不好意思在圈子里混。

  极限嘛,就是这个道理,丛林滑雪、水上骑单车、陆地行舟、跳飞机跳悬崖,必须不走寻常路,外国人少不是没有原因。

  退一步来说,都有主角光环,人家007或者伯恩好歹还躲躲子弹,可极限特工们可好,不但看见子弹不躲,还要迎着子弹上去,来一招360回旋射击,命中敌人后自己不忘摆个POSE。动作电影嘛,“打打架,耍耍帅”,这种行为如果在现实中早已死八遍了。

  就像《极限特工2》中艾斯·库珀调侃的那句“现在拯救地球都需要一帮小混混来完成了?”没错,在美国连个钻井工人都能救世界(《绝世天劫》)、小兵扛大旗的理念下,身份和出身不是问题,敢“作死”就行。

  同时到了《极限特工:终极回归》,也开始了攒局的路子,两伙极限特工对打,从《速激》的family,一直到《极限特工》中的brotherhood,在如今超级英雄都组队的同时,团队协作这样的群戏在好莱坞最吃香了。而且片中五湖四海不同肤色的成员一并出境,在观众看来,“极限”除了主角们在飞驰赛道上的大胆壮举之外,情义也尤为重要。而不同阵营“化敌为友,惺惺相惜”则是情义的最好体现。

  高热量爆米花的焦糖

  而对于动作片的模式而言,就是一个“旧瓶装新酒”,主要看得是打斗,故事反倒是其次。而且在如此众多的角色出现情况下,故事情节被极度压缩。

  本片的导演,D·J·卡卢索,个人认为他是好莱坞一个被忽视的动作片导演。作品不多,从《后窗惊魂》、《鹰眼》到《关键四号》,每部作品都能拿的出手。连同这部《极限特工》,他的作品共同点就是配料都不太新鲜,但他能给你调控到纯火爆米花的级别。就像《关键四号》那么稀烂俗套的主题,能够调制到能看下去,而且部分场面还比较吸引人,说明什么呢?这个人深知观众想看什么,在该“有料”的地方绝不吝啬,在该一笔带过之处也决不会浪费口舌,代表了好莱坞娱乐产业最纯度的那一部分。

  从巴西到菲律宾、再到底特律,典型的闯关打怪模式,电影压缩了剧情空间和角色,换来的是连场的打斗和追逐,几乎是从头打到尾,目不暇接。D·J·卡卢索能够充分利用电影元素调动观众情绪,范·迪塞尔连场打斗和极限运动展示,老范“中场休息”时,立马安排了其与角色马上入替,要么甄子丹要么大美女出镜,即刻开启下一轮的打斗。打完之后,几个荤段子过后,又是一轮喧闹的轰趴,随后就飙车,接下来再一轮打斗。

  电影就是在这样的喧闹过程中结束,演完之后,问问电影讲了什么故事?对不起,想不起来,只记得老司机们一言不合就开车来着。这就是最典型的好莱坞商业电影,没什么野心,单纯的将动作电影的“视听猎奇”发挥到极致。如此作品,举个例子,一帮哥们姐们聚会或者大学宿舍爷们扎堆,喝着啤酒吃着高热量食品,热闹之余看部电影解闷吧,这类电影最适合这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