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里》观后感(2)

时间:2021-08-31

  2017年《可可西里》观后感【篇二】

  可可西里的真实是什么?一副副横陈于雪山高原的藏羚羊骨架?如柳絮般轻柔飘飞的藏羚羊绒?是“泯灭人性”的盗猎者迈向极地的无奈?还是巡山队员捐躯广域天际的高洁?

  但是,可可西里的一切终究如同陷入流沙的刘栋,越是挣扎,越是加速向下沉沦。陆川镜头下的可可西里透露着青藏高原与世隔离的孤独和高不可仰的苍凉,生命的渺小在其中愈发因其脆弱而显得悲哀,只是在这悲哀的前方我们似乎看不到脱离这困境的一丝希望。

  不知是否因这片地域接近天空而神圣,大自然让人类从这里走了出去,却又设了重重障碍阻止人们踏足重返——冰,让车轮沦陷;雪,让寒冷侵袭;沙,将生机掩埋;土,将陷阱隐藏;空间冷漠,令人无法企及几公里之外的阳关道;时间无情,使人在瞬间经历了百世的煎熬。

  这是一个叩拜于天,额头与手掌肮脏,心里却纯净的民族,他们在天地最狭小的缝隙中依然自得其乐,手舞足蹈,欢歌笑语。阳光晒得他们脸上肤起了斑,寒风把他们的吹出了裂痕,但在这一世的生命终了之后,他们的身体毫无瑕疵,因为天空会将飘散在风中的零碎再次完整地收藏于另一个世界。然而,信仰的力量在饥饿和寒冷日日的侵蚀中一点点被分解。于是,出现了盗猎者,出现了藏绒人,出现了贩绒商,出现了宰羊扒皮老人伛偻跚行的身影,出现了盗猎者与巡山队员们的死亡追逐,出现了冰冷枪口下汩汩流血的蜷曲尸体,消失的是从始至终未曾表示参与这“游戏”的无辜“被害人”——藏羚羊。这里已不再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

  为什么呢?首先,市场须需求。至于是需求加速了供给的扩大,还是“创意”的灵光开创了新兴的市场就属于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了。无论如何,都暴露了现代文明和人的精神被物质和财富所异化的事实,而人类以外的世界首先成为这一趋势的受害者。其次,生产须原料。只是这天然的产品被一条叫做法律(或许只能说是命令)的圈栏给看护着,未有成为商品的资格。但,这圈栏实在模糊地让人熟视无睹又如此脆弱不堪,无法向任何攻击施予惩罚,更何谈拴住盗猎者躁动欲噬的心。最后,运转须人员。若草原依旧茂盛,牛羊依旧肥硕,生活依旧如故,是否盗猎者,扒皮者,贩绒商,甚至巡山员都将在从历史的记录中消失?只是现实是,从产品变成商品,从产地运往市场,从商品进入使用,每一个环节都流淌着藏羚羊和人们的血,只是有些看得见,有些被掩盖,有些已经流干。只是,即便当初是0.1%的可能性,如今也是再确实不过的100%。在现实面前人类毫无反驳的借口,借口只是安抚我心的苦药,难以下咽,却仍孜孜以求。

  这一切或许是真实的,但无疑是做作的,如同那驻地的巡山队员,在经历了时间的考验之后等待的依然是无尽的等待或者突然死亡的恐惧一般,我们在饱尝了悲哀的苦楚之后迎来的解脱如此之突然、迅捷,甚至不给人回味的时间;有争议的题材并不让人讨厌,让人讨厌的是将争议无限放大,犹如猴子耍戏,哗众取宠。所谓过犹不及,物极必反,好电影就是需要在剧情、人物、情感等方面寻找平衡,否则即便在某一方面某个点出彩,却无法掩饰整体的缺陷,然而这似乎已成现在电影的通病了。

【2017年《可可西里》观后感】相关文章:

1.可可西里观后感

2.《可可西里》观后感

3.《可可西里》的观后感

4.2016《可可西里》电影观后感

5.电影《可可西里》的观后感范文

6.可可西里观后感作文600字

7.可可西里的观后感

8.电影可可西里的观后感

9.可可西里优秀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