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袭观后感(2)

时间:2021-08-31

范文四

  “铁蛋”、“机窝”、“钢鸟”……这一连串从八路军战士嘴里迸出来的词儿,真实地反映了一个时代。一个复杂而又单纯、无情而又有意的时代,一个《夜袭》导演极力想呈现给下一代人的时代。

  当“铁蛋”从天而降,四散的霰弹撕裂了血肉,掀起的气浪击圮了篱墙,扬空的烟尘掩埋了家园和山河……还有谁,屹立不倒于这锦绣万里的河山之上?他们便是这样一群说着亦庄亦谐的词儿们的战士,携着中华民族千年不朽的灵魂,与敌人周旋在每一寸被沦陷的土地上。战士即“站”士,即便刀山火海、枪林弹雨,不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绝不让倔直的双膝弯下……这是一个战火纷飞,民族灾难深重的复杂时代,但却激发了每一个国人单纯而热烈的爱国情,同仇敌忾,没有任何的顾虑,没有任何的理由,毅然决然地投入了滚滚的抗战洪流。

  穿梭的子弹撂倒了一个战士,又击中了另一个;铮然的刺刀刺出,又带着殷红的鲜血拔回;遍野的死尸或全、或残,总是每一场较量的结局,亘古的土地难道必然要用自己养育着的人民的鲜血浇灌么?落叶归根又何必如此凄惨和突然!不是秋天,却弥漫着肃杀的秋气。无情的战争时代,热兵器比冷兵器更加地漠然和冷酷,也许欲望是热的,而虚妄之人的面具是冷的。东边日出西边雨,倒是无情却有情。即便像《夜袭》中这样的一个无情的背景,也不乏有意之事。伟大的亲情,朦胧的爱情,再大至激荡于胸的民族情绪,也时时闪烁在许多人的身上。正义之师,威武之师,也应该是有情有义之师,只有像日本军队这样的低素质的野兽集团才会沦为野心家的战争机器。野兽与野心家“野野相遇”,擦出了暴戾邪恶的魔焰,为世人所不齿。人虽有意,“有意”也需要时间的积淀。但战争的年代又何容你氤氲这情愫的暖房?有意栽花,花常不发;无心插柳,结果也未可知。因为当时的晋绥只是一片战火燃烧的焦土……回家探亲的机灵的排长死了,情窦未开、不知情信为何物的“姑娘”死了,不经世事的砍飞机“翅膀”的兵死了,憨厚可爱、嫉恶如仇的赵营长死了,还有那英姿焕发、充满爱国热情的郭记者,也死了……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而这如故的香,便是永远的情与义了。

  如今的时代已然不同了,虽谈不上沧海桑田,却也是风云变幻。时代依然复杂,但不再单纯;人虽有情,可又有几许真情?自己是否还是自己?心灵还是否自由?心为形役欤?悠然南山欤?但愿御心风而行,泠然善矣,即便此等也无法超然物外,但至少已经驾御了自己……

范文五

  无论是好莱坞的史诗战争,还是俄罗斯的军旅作品都没有让我热泪盈眶、热血澎涌。相比于好莱坞的精心制作,相比于俄罗斯的硬派军人,这部电影的表演和效果只能用青涩来形容。

  虽然其带来的视觉效果的震撼力也远不如好莱坞的强烈, 但是因为影片中有了那个有血有肉的陈锡联,可爱活泼的女记者,纯朴可爱的战士,支持抗日的郭老爷子,才会夺人眼球。“铁蛋”、“机窝”、“钢鸟”……这一连串从八路军战士嘴里迸出来的词儿,既显得亲切又觉得当时那代人的无知,同时真实地反映了一个时代。一个复杂而又单纯、无情而又有意的时代,这就是《夜袭》的魅力所在。它将一个已经远离我们的时代完完整整地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那穿梭的子弹撂倒了一个战士,又击中了另一个;铮然的刺刀刺出,又带着殷红的鲜血拔回;遍野的死尸或全、或残,总是每一场较量的结局,亘古的土地难道必然要用自己养育着的人民的鲜血浇灌么?落叶归根又何必如此凄惨和突然!不是秋天,却弥漫着肃杀的秋气。无情的战争时代,热兵器比冷兵器更加地漠然和冷酷,也许在此时只有中华军人的那一颗赤诚的、滚烫的爱国之心。我知道了在那个硝烟四起、血肉横飞的年代有那么多人为了能够自由的生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因为他们的存在,传承千年的中华古国在最危险的时候依旧屹立;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灿烂的文明才没有被毁灭;因为他们的存在,世界人民最后取得了反法西斯的胜利。

  在进入高潮部分的最激烈的战争中,那一颗颗无情的 “铁蛋”从天而降,四散的霰弹撕裂了血肉,掀起的气浪击圮了篱墙,扬空的烟尘掩埋了家园和山河……此时此刻,为了夺回每一寸被沦陷的土地,唯一的办法只有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换来最后的胜利。这就是中国军人,就是那个时代真正的军人。这种让他们拥有即便刀山火海、枪林弹雨,不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绝不让倔直的双膝弯下的力量,就是每一个国人单纯而热烈的爱国情,同仇敌忾。

  总而言之,《夜袭》带给我的感受是:那个时代,战火纷飞,硝烟弥漫,中国军人,为保国土,刀山火海,在所不辞。

夜袭观后感

1.《夜袭》初中观后感

2.夜袭电影观后感400字

3.电影《夜袭》观后感600字

4.夜袭观后感1000字

5.夜袭的观后感范文

6.夜袭观后感1000字「精选」

7.夜袭电影观后感600字

8.观电影《夜袭》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