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光飞翔电影观后感(2)

时间:2021-08-31

 《逆光飞翔》电影观后感

  “谢谢有你,让我明白。如果对喜欢的事情没办法放弃,那就要更努力的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存在。”这是电影结束的时候,一直萦绕在我脑海里的一句话。

  电影里的裕翔,天生眼盲,他弹得一手好琴,却不想参加任何比赛。他不希望因为同情获得肯定。第一次离开家去念书,被排挤的时候,他也只是憨厚地笑笑。他明白这个世界并没有亏欠他什么,他所要的,只不过是和正常人一样在一个阳光美好的午后,在靠窗的咖啡屋里喝一杯咖啡,听听这个世界的声响。这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梦想,让爱跳舞的小洁渐渐地温暖了起来,她渐渐明白生活不仅仅只是母亲的不知知足,爱情也不只是跳舞很棒却没有把心放在她身上的男友,在她的心里,那颗对舞蹈无比热爱的心,渐渐地被温暖的裕翔唤醒了。

  他给她勇敢的信念,给他就算逆境也要走下去的坚强。

  她给他一双背后的眼睛,他要去哪里,她就带他去。

  这个世界,在裕祥的心里,突然就变得好大。除了不愿放弃他的妈妈,原来还有一个人可以这样真挚地告诉他:“来,把你的手给我。”他和她,为彼此梦想的缺陷里填补上了最真诚的支持。

  我突然明白,那些被我们遗忘了的梦想,总被归咎为现实,但是太多的祭奠并不是一种英雄主义。梦想不只是说说而已,说得太多,只会忘记去做。有些事你现在不做,永远也不会做。放弃是一个坏习惯,失败是一个间歇性的耳光,当时可能很疼,打着打着可能就习惯了。生活的决定权一直都在自己手上,是做一个孬种,还是做一个英雄,有时候就在一念之间。你得接受你不能改变的,改变你可以改变的。事已至此,抱怨是没有用,那只会让你越来越像一个求才不遇的酸秀才。选一种你要的生活,而不是在规划了半辈子的蓝图,却在实施的时候发现自己老了。这就是人生最糟糕的状态,想选择一条不甘平庸,改变、进取和奋斗的道路时,却以一种安于现状的方式生活,最后抱怨自己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人生。

  千万不要成为那样的人。

  电影的最后有一幕,当所有人因为舞台上四个人的尽情演奏正如痴如醉的时候,舞台突然停了电,那一刻舞台一片漆黑。正是在这样的漆黑里,只有裕祥的钢琴没有停下。在他的世界里,并没有黑暗。正是习惯了这一切,才能忘记周遭的一切,只记得自己是一个弹钢琴的乐者。人群渐渐安静了下来,那些温暖而强烈的钢琴声,每一个音符都充满了抚慰人的力量。他终于获得了雷鸣般的掌声,和母亲欣慰的眼泪。

  那一刻心里有一种感觉,好像就要满出来。

  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的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糟。“谁说小提琴一定要用拉的,谁说一定要得奖了才能被看见,谁说不能用自己的方式去生活,谁说一定要朝着光飞才有出口。我不想乖乖地照别人的定义去生活,我要用自己的方式去定义这个世界。”

  裕祥用音乐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小洁用舞蹈获得了芭蕾舞团的资格,那么多的裕祥们在努力,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抱怨生活?我们要做的,不过是静下来,慢一点,再慢一点,听听你心里的声音。

  然后,去做你要做的事,这才对得起夹在期盼与回忆之间那段拧得滴水不剩的青春。

  逆光飞翔观后感800字

  这是最近看的最好的电影,名字叫《逆光飞翔》。从小到大,看了太多让人鼓起勇气,迎着太阳大踏步往前走的话,再次品味这个名字“逆光飞翔”,不晓得导演是怎么想的,我喜欢这个词“逆光”。

  为什么是逆光?逆光能看到什么?逆光和迎着光有什么区别?忽然觉得,逆光好处真不少。当我们迎着太阳的时候,光线亮的刺眼,不如逆光舒服,眼睛能睁得很大。逆光能第一时间看到自己的影子,不像迎着且不回头,有那么点自欺欺人爱谁谁的意思。还有,逆光,有那么点静处看别人的意思,不像迎着光线的主角。

  如果逆光,且能飞翔,会不会更舒服,更自由些?

  故事很简单,一个盲童和一个爱跳舞的女孩,因为各自的经历和外在的条件,都把自己的热爱(音乐和跳舞)埋在心底,两个人从对方身上看到了那个自己,勇敢的追求所爱的故事。故事是男主角的亲身经历,我想他描述起来会更简单:我刚上大学那会,认识了一个女孩,她喜欢跳舞,可妈妈不支持,她只好在冷饮店打零工。我觉得她那么热爱跳舞就鼓励她,后来她考上大学专业学习舞蹈。而我也有勇气去参加比赛了。

  电影的故事就应该是简单的,两个小时,难带还打算说个八十回合吗。能把简单的故事拍的不乏味,有韵味,才是好电影。

  写出这个故事大纲,发现电影前面一部分和故事大纲没多少相干。导演花了很多时间细致入微的去描绘一个盲童刚入大学的经历,怎么认路,怎么洗衣服,怎么去吃饭,妈妈如何不放心,又如何放手让他自己做。每一个细节都接着地气,就是要让大家看明白,他--一个盲童,鼓起多大的勇气,尽了多少努力,就是为了能坐在那个教室里弹琴。他为这种热爱付出了多少努力。

  这也是打动女孩的地方。眼睛看不见,他能教孩子们唱歌,能组乐团,还想翻窗户进教室弹琴。他是一个盲童,一个走着怕人撞,从来不知道跳舞是什么的盲人呀,他能这样,你为什么做不了,如果你真的热爱跳舞,干嘛让它停在嘴巴上。

  正如女主角说的,“……我想每个人的存在,都是有他的原因。因为有你,让我相信我所遭遇的一切,并不是在阻挡我的前进,而是要让我下定更大的决心……”

  好的电影是活的。里面的每个人都是活的。不单单是男女主角,还有他们的妈妈,他们的同学、老师、店长、前男友……每个人都是有故事的。有个导演指点我,“你要知道,每一个配角,即使他一句台词,甚至没台词,也是要有人来演的。没有人喜欢演木头。”细想这个电影,每一个人都有彩头,即使只有一句话的女同学:“同学,算命需要安静的。”

  很喜欢前面妈妈带盲童去学校的戏。事无巨细的交代,还要顾及孩子的自尊,想替他做,可又不得不让他自己做。很不放心,却要装作很放心。放手的爱最难。心理学家武志红的一本书上就说,溺爱是最容易的,因为父母懒,不想怎么样爱更对更好。把主动权交给孩子,一味的有求必应就好了。

  很多父母习惯说,“妈妈帮你哦,你太小了,你太弱了,你看不见,你做不了的。”如果一个妈妈都不相信自己的孩子可以,那孩子怎么相信自己可以的。

  这个妈妈的爱很伟大,她知道“狠心”的放手才是对他最好的,毕竟“他总不能跟我们一辈子”。她把孩子带上路,揪着心,非常克制的远远地看着他,“不要怕,往前走,妈妈在后面哦。”所以,这个盲童一直对别人说:“我想试一试,我想看看我能做到多少。”

  好的电影是有能量的,即使通过大屏幕,它也能传给你。不过,你能接受到多少呢?

【逆光飞翔电影观后感】相关文章:

1.《逆光飞翔》电影观后感

2.逆光飞翔电影观后感「优秀」

3.电影《逆光飞翔》观后感

4.励志电影逆光飞翔观后感「推荐」

5.观后感:逆光飞翔

6.《逆光飞翔》观后感

7.逆光飞翔_初中作文

8.励志影片《逆光飞翔》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