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观后感

时间:2021-08-31

  第一篇:<亲爱的>体会

  从小父母就叫我们不要到处跑,不要走丢,说:“被拐会永远见不到爸爸妈妈,很可怕。”这部电影让我看到很多方面,感触良多,细细琢磨,发现原来如此??

  首先,鹏鹏父母的离异以及异地生活带来的影响是起着一个点燃作用。回想我从小异地读书也是不敢走远,在老家却可以到处溜达,因为熟悉的人无处不在。其次,丢失孩子的父母后情感的交流加深升华,让我们看到那份割舍不了的爱。当听到一个一个的父母叙述,那些话不是经历过失去孩子是难以深入体会到的。在电影院时,当鹏鹏父亲丢垃圾都背着孩子时,居然有笑声,我无法理解:那是经历失而复得的过程才产生的深深的恐惧!这些无意间的笑声让我觉得仿佛看到电影中欺骗鹏鹏父亲到河北,抢钱的没有人性的骗子。

  以鹏鹏父母为主要,母亲为孩子收养妹妹的那份心,为孩子忽略现任丈夫导致离婚的决心,对赵薇所演的“母亲”的远离,是维护孩子的本能保护。父亲没有这些主要的考虑,但他懂最简单的守护:守住店铺等孩子回来;即使孩子被卖了,也希望他们知道孩子对桃过敏;一丝希望也争取哪怕是被抢钱;抱着孩子不离身。从那一句“孩子对桃过敏”,看出其实这个父亲和赵薇所演的“母亲”很像,她也是真的爱孩子,同样不屈不挠为了孩子。

  退一步看韩总,那位在超市转眼丢失孩子的父亲。从出场他表示一定要找到孩子,组织父母们互相鼓励和一起寻孩子的活动,看到他的魄力,他和妻子明显是有地位的人物,酒后那番话暗示很多,包括

  他的居住环境、孩子丢失的原因、寻找中的无奈等。他是大多数孩子被拐的家庭代表,身上有着无数可怜家庭的绝望和悲哀,从他的方方面面体现:其一,他不怕被村民打而奋力保护鹏鹏父母带走孩子,事后第一时间告诉大家,让大家看到希望;其二,他曾表示坚决不生第二个孩子,觉得那是对丢失孩子的背叛。但六年的寻找,特别是鹏鹏找回过后韩总产生的无力感,那短信简单有力的说出他的无比失落;其三,办理生育证时,他对要自己丢失孩子的死亡证明的愤怒,从一惊到奋力拍桌,无不透露他的悲伤。尤其鹏鹏生日会上那一句“合法的。”暗示他无奈办理丢失孩子的死亡证明,不得不承认孩子再也回不来,不得不放弃寻找丢失的孩子,不得不承认自己无奈地“背叛”丢失的孩子。比起鹏鹏父母,韩总的人物剖析和详细表现不多,但从只言片语却更深刻。就好比一个字“滚”比说再多的话,更体现感情。

  而反观赵薇所演的妇女,在那些丢失孩子的父母眼中是恶魔。但是她同样代表很多的家庭:丈夫在深圳工地打工,没有地位,没有知识,虽然没有在电影中播放,但从赵薇在深圳受到的“待遇”就知道她丈夫的生活。他只不过是没有能力要孩子(从结尾赵薇怀孕猜应该是丈夫的问题),他没有想当专门的拐卖犯,只想自己的家庭孩子而已,他没有文化,以为是老婆的问题或是他根本知道是自己的问题,他不知如何通过医疗获取孩子,更是没有钱来改变没有孩子的事实,最终老实的农村人选择拐一个孩子回来。这体现中国的思想:传宗接代。 此外,我不知如何详细分析赵薇的人物,只能说她的没文化导致她选择不太正确的道路,但是她的淳朴和简单让她一步一步靠自己

  的方法想做到自己和“女儿”的承诺,无形中打动律师帮她。如果问她是不是一个好妈妈,从鹏鹏疼爱妹妹,妹妹挂念妈妈可以看出,她用自己的方法给了他们最无私的爱。

  我想写再多,但感觉文字比不上情感的感受。感受体会是其次,主要是希望看到电影的人,记住“没有买就没有卖”。

  1、街上看到丢失孩子的父母,多了解下,有线索请免费提供。

  2、作为父母,除了教孩子注意避开危险,更主要是教孩子遇到危险怎么自救!

第二篇:亲爱的观后感

  像个水军一样打五星,因为我希望它是一个起点

  我承认我哭了,但终究有隔靴搔痒之感。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题材,现实中,每天都在发生这样的事情,多得是,田文军和鲁晓娟这样的父母。

  孩子并非一个超大版的钱包,而是你身体的一部分、你的延续,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他们活下去的意义所在。

  我们都无法体会那种丢失带来的巨大空洞感和绝望感。

  只是你可以尝试去感受一下,从演员们精湛的演技里,触摸到丢失孩子为人父母的疼痛和绝望。

  但是从一开始,我就知道,这不是一部讲失踪儿童父母痛苦或宣传打拐的电影,导演的立足点应是在伦理和法律的冲突上。

  事实上,这是一个很讨巧的点,也是在打拐背后隐藏的更大更深的关注点。

  离婚夫妻面对孩子丢失所引发两个家庭的动荡,人贩子的妻子是否有领养孤儿的.权利,生二胎是否对丢失孩子的背叛,为生二胎给丢失小孩开死亡证明的法理冲突,丢失孩子对人贩子养母的感情,找回孩子重新与亲生父母建立感情和联系,得不到法律援助的农村妇女、善钻法律漏洞的律师与法律的冲突,无生殖能力的丈夫把责任推给妻子,司法的灰色地带,人贩子妻子的怀孕,以及埋的副线教师母亲和罪犯女儿,包括你看到的法庭跟一般想象中威严庄严的人法庭也不太一样。这些冲突所代表的社会意义和冲突本身都振聋发聩。

  有法律问题(打拐法的不健全),也有伦理问题,更多的是法律和伦理的冲突,这个内核是非常多好莱坞电影的内核,所以我说这是一个讨巧的点。而意义自不必说,陈可辛导演是个文化导演,他和他的编剧思考得很多也很深。我们也能看到这种思考产生的表达野心。 可惜的也在于此,太多想说的,反倒一个都说不好。

  影片用了差不多一半篇幅讲丢孩子和找孩子的事情,但正如导演所说,剧情真正开始其实是在找到孩子之后。作为电影来说,这里面的冲突才是有意思和有力量的。但是塞进去的东西太多,显得太仓促。所以在镜头结束在赵薇饰演的李红琴在医院里因为怀孕而痛哭时,大部分人的反应是,啊,结束了!而我的反应是,我以为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