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春》观后感

时间:2021-08-31

《致青春》观后感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致青春》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致青春》观后感

《致青春》观后感1

  看了这部电影,我始终有股气憋在胸口,很多无奈只能叹息……

  青春终将腐朽,曲终人散时,才发现爱是那样铭心,而伤害却也同样刻骨。是的,陈孝正公派留学了,前途和爱情中他选择了前途,但我更感觉赢得是曾毓,她没有得到的东西至少郑微也没有得到,青春是狗血的,就像陈孝正被公子哥许开阳的一群人打一样,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尊严,就像许开阳可以送郑微一块名表,而陈孝正却只能给郑微一个拿不出手的玩具,陈孝正去美国之前的那句话深深的刺痛了我的心,那种切肤之痛我无法表达,”我习惯了贫贱,但是我没有办法让我喜欢的女孩子忍受贫贱。“自始至终我都觉得陈孝正做的是对的,当男人一无所有的时候,他不该去想爱情,更不用去辜负别人的青春,我不是在为自己辩驳,女人永远都无法明白男人的理想和尊严或许永远都比爱情重要。

  郑微说的:我们一起度过了青春,谁也不欠谁的,青春就是用来怀念的。想起了张爱玲曾说过那句话:”青春是个奇形怪状的玩艺儿,短短的身子偏偏拖了一个长长的尾巴,像翅膀一样的招摇着,久久不肯离去。“我想说的却是那久久不肯离去的不是青春,而是记忆。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可以在郑微身上找到自己当年的影子,每个年轻的女孩都会遇到自己生命中的阵孝正,而每一个陈孝正都要在经历过失去后才会蜕变成林静,而每个郑微在长大后都知道林静才是最终最好的选择。但是那个曾经以为的阿正,完全消失殆尽了,而林静,也不能陪你到最后。

  可是青春却是用来辜负的,可以说陈孝正辜负了郑微,郑微辜负了林静,林静辜负了施洁,赵世友辜负了阮莞,阮莞又辜负了老张,可是我却又想起了桐华在《最美的时光》最后写的话:对于陆励成,也是这个道理,我相信,如果我问他,知道你得不到苏蔓的结局后,你还愿意遇见苏蔓吗?你还愿意陪伴着她走过那段时光吗?他的答案肯定是:我愿意。如果我我问这些人你们后悔么,他们会说我不后悔。我再问陈孝正你再做一次选择你还会出国么,他肯定还是会出国,我再问郑微你如果知道陈孝正最终会出国,你还会爱他么,她还是会爱的。 虽然终于他们在爱里失散了,但是他们还是飞蛾扑火般的爱了,却爱的粉身碎骨灰飞烟灭零落成泥。 终于在爱里,失散了,不兜不转,兜兜转转,都还是失散了,纵然飞蛾扑火般的爱了,却爱的粉身碎骨灰飞烟灭零落成泥。爱情是足以焚身的烈火,不管是聪明人还是笨蛋,爱上了,都成了飞蛾。谁都知道飞过去会成为飞灰,但那又怎么样,百年之后,不管燃烧过与否,我们都将成为尘土。

  席慕容曾说过,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麽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 ,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含著泪 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那些流淌在光河里的过往,随时光一点点的汇成了回忆的海洋。这海洋中,有我们的爱恨情愁,有我们的责任,有我们的泪水,有我们一切一切的难以遗忘。我们作别青春,一路前行。路遇青春,道一声:一切安好如昔……

  我想去买本书,在上面写上”致那段被辜负了的青春“,如果将来我有个女儿,我会在她十八岁的时候把这本书送给她,告诉她这段时光我终究爱了谁又辜负了谁,我回告诉她这个时代的我们都应该惭愧,我们 爱自己胜过爱爱情。但我也要告诉她其实谁不用惭愧, 青春不是用来惭愧的,爱情不是用来痛苦的

《致青春》观后感2

s  今年暑假,我观看了《法眼》“致青春”节目。故事的主人公与我们一样,都是十二三岁的花季少年,遗憾的是,他们的青春之花过早地凋谢了。

  看完节目,我发现不论是因交友不慎误入歧途的毒品少年,还是沉迷网络抢劫杀人的单亲少年,亦或是离家出走的花季少女,都是因为家庭爱的缺失。如果父母能多关怀和帮助,能多沟通和交流,结果会是这样吗?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恩爱,家庭和谐,孩子自然幸福快乐,他会去吸毒吗?会去抢劫吗?会出走吗?主人公小张因为父母离异,父亲觉得愧疚,对孩子物质方面有求必应,没有从情感上关怀、沟通,孩子变得冷漠、孤僻,对父亲的辛劳视而不见,后来迷上网络游戏,没钱花想到抢劫,一时冲动勒死了朋友,进了监狱。又一个主人公陈某,也是因为父母不合,偶然的机会吸食毒品,一发不可收拾……

  因为缺少家庭的温暖,主人公小姚上网聊天交友被骗,“一失足成千古恨。”留守少年小宁长到十几岁没见过父母几次面,父母在他的心目中变得模糊,可有可无,因朋友一句不经意的话触动了心灵深处最敏感的神经,丧失理智,一时冲动,拿刀捅人,造成伤害罪。

  “人之初,性本善。”一个纯净的孩子来到世上十几年就成了恶少,难道父母不应负主要责任吗?“养不教,父之过,”父母既然给了孩子生命,就要把孩子培养成人,用爱守护孩子的成长。

  与他们相比,我是多么幸福。沐浴在阳光下,享受着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爱,我一定要好好珍惜这份爱,健康成长,让青春之花绽放光彩!

《致青春》观后感3

  青春,一个无比美好的字眼。在青春里,你可以爱,可以恨,可以随意折腾,只要你愿意。

  郑微就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女孩子,默默喜欢了十七年的邻家男孩悄悄地离开之后,她趴在床上哭了好久,然后不经意间的让孝正走进了她的心。于是她展开了疯狂的勇敢追求。最后她成功了,她成了孝正生命里的那一毫米的误差。其实影片中微微上台演唱《红日》的那一段很触动我的心:她在台上歌唱,点爆了全场却只看着他;他在台下,转身默默离开;她的眼泪在眼眶打转,目送他离开……说实话我很佩服她的勇气。只是那样疯狂的勇气,也只有在青春时才会拥有吧。

  “嗨,我给你讲一个笑话,小黎说你也要离开了,而且居然也是美国”。可以想象微微是用了怎样的心情说出了这句话的;亦可以想想出她满心期待的等待着一个答案……可是现实总是残忍,心里想的东西,总是不能实现。于是她得到了那个她害怕听到的答案。四目相对时,均有泪水流出。“我终于看到你为我流泪了。可是你不该哭,因为该哭的人是我”微微说完这句话之后转身离开。动作很潇洒,可是离开时候,又流了多少眼泪呢?

  是啊,那个让自己爱到放弃了全世界都在所不惜的人就那样放弃了自己,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也许也是青春中不可多得的一分财富吧……的确不可多得,在那东西突然降临到自己身上之前,也没有人想过自己会得到吧……

  孝正其实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男生的典型代表吧。他虽然允许了自己的生命中出现那一毫米的误差,但在青春的末梢他还是把误差改正了。就是这短短的一毫米,让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再无交集。记得影片中他们分手时他对微微说“我不愿让你和我一起贫贱”。多么好听的借口,本质上不还是为了自己的前途么。年少青春,以这样的理由为借口其实也没有错吧。可是那时的他一定不知道,自己青春里的很多欢乐,其实都是那一毫米的误差给予的。

  引用一段话“赵又廷【陈孝正饰演者】:陈孝正是一个我没有相似经历的角色,他有很多东西是很深层的,就算没有痛哭流涕但是他内心受到的伤害还是蛮大的。陈孝正出身很贫困的家庭,那个时代所有的人都有很强的竞争意识,大家都想往上爬,因为上一代的贫困大家都经历过,所以都希望自己的下一代更好要念好学校,要找好工作,这样才能有一个安稳的生活。陈孝正就在这种环境下成长,加上又是一个单亲的家庭,他跟妈妈两个人,更促成了那种我必须要用我的聪明才智与生俱来的天赋专心在未来的规划上。他不会放纵自己去享受自己的青春,他不会去玩,不会去做一些年轻人应该做的事情,他很早就成熟了,他心中只有念书,把书念好,有好成绩,去国外留学,然后回来找好工作,这样一生就没问题,他没打算谈恋爱的。

  我们设定了他应该是一个长得还不错的男生,虽然他可能不是非常在乎自己的外表多赶潮流、多帅的一个人,但他一定是干干净净的,因为他有重度洁癖。所以我相信他的爱慕者应该是蛮多的,但他一一都回绝掉,直到他遇到了郑微,完全打碎了他的人生计划和爱情观,他才知道什么是爱情,爱情的魔力是如此地让人着迷,他无法自拔地爱下去。我觉得他当时是很回避的,不去思考那些问题,反正既然已经陷进来了,就好好享受,就没有去想他的未来,直到命运的安排让他面对这么大的一个选择,最后他还是选择了现实。十年后他回来的第一场戏,在这个部分跟编剧和导演讨论很多,因为有无限的可能性,因为他可能当初做了这个决定很开心,现在也很开心,一帆风顺这么成功,也有可能很后悔,非常非常遗憾再也没有办法开心起来。但最后的结果都是,他是坦荡荡地面对这件事,等于他过了后悔懊恼那一段,下一个阶段再那么难过是没有意义的,不如好好去追求想要的东西获得重生的机会。”刚在百度百科看到了这个,于是突然觉得,他们的结局其实是早就已经注定的了,以陈孝正的个性。

  其实以微微的心思,也早就猜到了结局吧。她又怎会不知道,她的阿正有着不一般的志向……可是她仍义无反顾的去爱了,丝毫不在意自己付出了整个青春。

  故事中的另一个女子“阮莞”也是我非常喜欢的。她明知爱上赵世永会让自己遍体鳞伤,但她仍无法自拔。“在爱情里,每个女子的智商都是零”。在那次赵世永出事之后她说完“引以为戒,下不为例”之后在火车上的痛苦,我看的心疼,真想上去给她一个拥抱。真是傻啊,那么优秀的一个女子,却偏偏爱上了那么一个人。在相亲时你说“我们都只是在寻找一个结婚对象”,那时我的心震了一下,之后默然。是啊,在经过那么漫长的喜欢之后,有哪里有那么多的时间让自己重新喜欢另一个人呢。“你知道么,我以为我已经对他死了心了。可是在我接到他电话的时候,我发现我的心还会跳”。傻孩子,因为爱,你陪别人,微微陪你,最后你的生命陨落…记得白布掀开后,赵世永在门外哭的撕心裂肺,而你的“未婚夫”却只是坐着。我想赵世永也是爱着你的吧,只是你们之间横亘了太多无法逾越的东西…其实外人最终无法评判什么。因为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爱。因为爱,阮阮,你的生命可以永远生活在青春里。

  许开阳,一个腼腆沉默的男孩子,当初傻傻的喜欢着爱着孝正的微微。其实能有一份那样的喜欢,也是青春里的一笔财富吧。张开,或许是因为自卑,你匿名的满天星从来都不署名。可是在你去阮阮墓前放下那一簇满天星的时候,我听到了电影院里齐齐的一声“哦,原来是他”。你的爱从未离开,仿佛看到了你们大学的时光里,你怀着忐忑的心情送出了第一簇花……阮阮如果知道了也会笑出来吧,因为你的爱一直都在……

  多年之后,微微和林静偶然碰面,那场景和两个人之前设想的全都不一样。解开了多年的谜,却也让微微最后选择离开林静。“我们都爱自己,胜过爱爱情”。可是亲爱的,爱爱情太多了就一定会受伤的道理,青春早就告诉过你了吧……只是其实,时过境迁,对方亦早就不再是那个肯跑好几条街为女孩追被风吹走的通知书的大哥哥了……

  青春是一场大雨,我们手无寸铁咬着牙坚持着等待雨停。可是雨真的停了呢,我们却又开始怀念那场雨。慌忙扭头的瞬间,才发觉彩虹已经出现。于是心里飘起了蒙蒙细雨,雨滴不大不小的刚刚好,但每每落到心底,还是会激起情绪不一样的涟漪。你若仔细去看,便会发现雨滴上隐隐浮现着一个,或几个人的名字……

  感谢在青春里出现的那些人,感谢那些年的真心相待带来的感动。感谢,只是感谢。然后转身离开,大步向前吧。我们在余下的永远中,都不会再次邂逅那场雨了。是啊,口中的永远,可能在某一瞬间,就不经意错过了,然后再也寻觅不到……

  影片的最后,曾有着重度洁癖的陈孝正穿着白裤子坐在台阶上吸烟,微微问出了那个纠结了无数遍的问题“那天在海洋馆,你到底对驯兽师说了什么”。于是孝正将头微抬,镜头倒转回到那一年,我们清晰的听到,孝正跑上台对驯兽师说“那个是我女朋友,我想向她求婚,可是我没带礼物。她特别喜欢海豚,能不能让她摸一下,就算是我送给她的礼物了”。驯兽师点了头,然后郑微满心欢喜的跑了过去和孝正拥抱在一起,之后去抚摸海豚。孝正在她身后,看着她的笑容,笑的也非常灿烂。影片就在郑微那天的发自内心的灿烂中结束了……这样的结尾戳中了差不多所有人的哭点,我却笑了。因为孝正当年是真的想给郑微带来欢乐,海洋馆之行并不是所谓的“分手旅行”,所以当年的欢乐和给予,其实都是真心的。我想郑微当时也是笑着的吧,或者是笑着留下了眼泪……

  那样发自内心的欢乐,一辈子,一次,一个人,给予过,足矣……

  很多很多年之后,当你回首想起那段回忆,你会感谢那个人,感谢那个人的出现,丰富了你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