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开学第一课观后感5篇

时间:2021-08-31

  2019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

2019开学第一课观后感5篇

  随着清脆的集合钟声,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操场上集合。少先队辅导员吴老师用洪亮的声音庄严地宣布:“升国旗,奏国歌,敬礼!”这时,几十只小手五指并拢,“唰”地一下举过头顶。此刻,校园里一片肃静,几十名师生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目光一齐投向那面五星红旗。啊,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徐徐地升起来了! 我看着这鲜艳夺目的五星红旗,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我从电视中看到的一个个熟悉的故事,顿时化作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我泪水模糊的眼前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勇敢的红军战士在红旗指引下,冒着枪林弹雨,强渡波涛汹涌的大渡河;忍着饥饿和严寒,翻越白皑皑的雪山;克服了重重困难,艰难地走过茫茫的草地……。更使我激动的是: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盛典,敬爱的毛泽东主席在雄伟的天安门城楼上,亲自升起了新中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我又仿佛看见,1997年7月1日零时五星红旗在香港徐徐升起;12月20日零时在澳门冉冉升起。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特别是在2008年我国是有喜有忧的一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不幸降临到中华大地上,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的强烈地震,8月8日中国又成功举办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2009年,新中国将迎来60岁生日,她从风雨中走来,向彩虹走去,我们可爱的祖国,从来没有过像今天这样,光彩照人,朝气蓬勃。

  啊,红旗,你是祖国的光荣和骄傲。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把红旗插遍全中国,他们面对敌人的屠刀,发出从容的微笑。面对刀山火海,勇敢向前,他们用鲜血染红了革命的旗帜,用生命保卫了红旗,迎来了美好的今天! 升旗仪式结束了。

  我深深感到祖国与我们贴得很近很近,深感肩上担子不那么轻松,现在更要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9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

  新学期即将拉开大幕。今年我们将迎来新中国的70岁生日。70年前,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开启伟大祖国全新的时代。70年来,五星红旗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成长,陪伴我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重要时刻。有学校的地方就有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今年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节目以“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主题,将爱国主义精神植入孩子们心中,鼓励他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目前《开学第一课》节目已经完成录制,节目精彩看点多多:5场“国旗下的演讲”将讲述我国首登珠峰、架设“中国梯”以及“嫦娥”登月、“玉兔”巡视等故事。观众还将听到来自澳门的小朋友再唱那首熟悉的“七子之歌”,看到奥运冠军和航天员一起祝福祖国……根据安排,今年《开学第一课》将于9月1日晚8点在央视一套播出。

  看点1

  五星红旗在祖国各地冉冉升起

  说到升国旗,很多人都会想到天安门广场和国旗护卫队。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开场就从庄严的“升国旗”开始。镜头深入国旗护卫队,展示他们从精心准备到升起国旗的过程:踏着整齐的步伐走过金水桥、穿过长安街,进入天安门广场,迎着东升的旭日将国旗冉冉升起,升旗手抛旗的一瞬间感染了广场上的每一名中国人……

  在港珠澳大桥,在黄海前哨开山岛,在修葺一新的四川凉山“悬崖村”校舍前,庄严的升国旗仪式也在同步进行。电视镜头将同时展示多地同升国旗的情景。

  节目中,主持人董卿和撒贝宁将进行情境化、交互式的历史讲述,展现开国大典上毛主席升起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场景,解析国旗、国徽、国歌的知识,串联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标识性的五星红旗升起的瞬间。

  记者了解到,今年的《开学第一课》节目将应用一批先进技术,比如AR增强现实动作捕捉。在介绍我国对于太 空的探索中,节目现场结合AR技术、在线虚拟技术,营造出了科幻感十足的太空氛围。

  看点2

  江姐狱友带来“国旗下的演讲”

  在不少学校,升国旗仪式之后都有一项重要内容:国旗下演讲。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就特意安排了5场“国旗下的演讲”,分别请江姐烈士的狱友郭德贤、我国首次登顶珠峰的登山队员贡布、参加海上护航的军人严冬,以及嫦娥三号、四号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和来自澳门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的小朋友讲述他们对国旗和伟大祖国的感悟。

  上世纪60年代以前,从未有中国人登上过珠穆朗玛峰顶,而从北坡登顶,更是全世界都没人做到过。1960年5月25日4时20分,中国登山队运动员王富洲、贡布和屈银华成功从北坡登顶,第一次让五星红旗在珠峰之巅迎风飘扬。《开学第一课》专门找到了今年已经86岁的登山英雄贡布老人,听他讲述当年登山队是如何创造属于中国的奇迹。节目还请到了1975年攀登珠峰的登山运动员代表、与共和国同龄的夏伯渝。他讲述了和队友在攀登珠峰的过程中搬运架设了 “中国梯”的故事。截止到2008年,共有13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登山者通过这架梯子顺利登顶珠峰。

  节目现场还请来了“海口舰”原副政委严冬,听他讲述护航的故事。海口舰在“海上丝绸之路”累计护航540多天,确保了120批次近600艘中外商船的安全。

  看点3

  最高的五星红旗在外太空

  大家异口同声回答:在太空。是的,在外太空中,神舟飞船、嫦娥探测器,我们的航天工程师把五星红旗带到了遥远又神秘的外太空。嫦娥三号、四号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亮相《开学第一课》,讲述他们“嫦娥探月”的故事。这支“可上九天揽月”的“嫦娥”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3岁。

  孙泽洲告诉现场和电视机前的小朋友,今年1月11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在月球上实现面对面的互拍。照片在全世界引起巨大反响,因为它们俩“胸前”的五星红旗是迄今唯一在38万公里外月球背面“闪耀”的国旗。孙泽洲说,研发这面鲜艳的国旗就用了一年多时间。月球上的环境非常严苛,不仅温差巨大,而且没有空气,嫦娥和玉兔只能完全暴露在强紫外线之中。科研团队通过环境模拟,经过上百次实验,终于找到了适合制作国旗的材质和工艺, 经过上百次的调色,终于完美展示了中国红和中国黄。孙泽洲说,国旗的研制只是一个缩影,别看嫦娥和玉兔并不大,它们身上可有300多套设备、几万个元器件,每一个产品都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节目现场,一只“小玉兔”还报告了它的工作秘密,在月球大半年,它才走了200多米,是因为走过的每一片区域,都会用相机拍下地形地貌,还会用光谱和雷达分析土壤和岩石里的矿物成分,帮助地球上的小伙伴探索空间,了解月球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