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观察日记(2)

时间:2021-08-31

连续观察日记 篇4

  11.7 星期三 晴转多云

  今天,我把绿豆泡在清水里,过了几个小时,我又去看绿豆。这时候,绿豆像个胖娃娃,身体变成了椭圆形,圆鼓鼓的。

  11.8 星期四 晴

  今天晚上,我又去观察绿豆,只见绿豆变得更胖了,裂开了小嘴,像一个胖娃娃在笑。还有两颗绿豆,从小嘴里伸出了两个又细又长的嫩芽,好像是两把锋利的犁,可爱极了。

  11.9 星期五 晴转多云

  今天晚上,我去看看我的绿豆怎么样了,只见小绿豆比昨天更胖了,几乎要炸开了。白嫩嫩的'小芽不断向上弯,像一把锋利的钩子,有两把“钩子”都快长到一起了,十分好看。

  11.10 星期六 小雨转阴

  今天下午,我去看看绿豆怎么样了,只见绿豆把绿外套给脱掉了,使绿豆的大部分身体裸露在外面,像一个光着屁股的娃娃在水中爬行。

  11.11 星期晴

  今天晚上,我又去看绿豆怎么样了,7个小绿豆中有5个绿豆长出了芽,其中有2个绿豆的芽接近了1厘米,另外三个绿豆好像不愿长大,只脱掉了绿“衣裳”,裂开了一点儿缝,像个猴屁股一样,非常可笑。

连续观察日记 篇5

  我一直都觉得含羞草很神奇,因为它是一种会害羞的草!前几天爸爸给了我一个惊喜——买了一盆含羞草给我以满足我的好奇心。

  含羞草的叶子是一串一串的,看起来好像就是一大片,但仔细地看,你会发现它是由许多小叶片组成的,小叶片成对地铺在茎上,向相反的方向,好像两个好朋友在拉着手玩似的。它的嫩红色的茎衬着那鲜绿的叶子,就像一个朴素而高雅的女孩,真秀丽!

  含羞草非常有趣,只要你用手碰一碰它叶子,它就命令成串的叶子全部合拢起来,好像害羞的姑娘,又好像要把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藏起来一般。为什么含羞草会这样呢?难道这就是它得名的原因吗?在我百思不得其解之际,爷爷走过来了。我把我的疑问告诉爷爷,他听了笑着说:“多好学的孩子啊!”他用手摸着我的脑袋说,“含羞草的叶子和叶柄里面有很多水分,当人用手摸它的时候,叶子中的水分就会流到其他地方,叶子因为失去了水分所以就向上卷曲了。相反,如果你碰到它的叶柄,下面的水分流走的多,那叶子就垂下头来了。”

  “哇!爷爷你真厉害,竟然知道这么多!”爷爷狡猾地笑了。原来含羞草害羞时不单单是向上卷曲的,有时还会垂下头来。我恍然大悟地回到了房间,突然瞥见我书架上的《十万个为什么》。我打开目录一找,找到了“含羞草为什么害羞”的问题。我立刻翻开答案查看,书上说的竟然跟爷爷说的一样!原来这就是爷爷的秘密!在书上,我还知道含羞草的害羞是一种保护自己技能,它不只是被手碰到的时候才会害羞,每逢遇到强风或者大雨,它也会害羞起来。

  原来我的身边就有很多知识,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发现我身边的美!真感谢爸爸给我的惊喜!

连续观察日记 篇6

  今天天气很凉爽,天空黑沉沉的。我回到了院子,这时,我发现一棵树上有一条“黑线”,我走近了一看,原来是一队蚂蚁正忙着搬家呢!我突然想起了一条俗语:“蚂蚁搬家雨哗哗”。我便走了。

  我晚上一看外面,并没有下雨。奇怪,不是说:“蚂蚁搬家雨哗哗”,吗?为什么蚂蚁搬家了,雨没来呢?我忽然想起了以前对蚂蚁的观察:9月11日,天气变阴但并没有下雨;9月22日,天气只下了一小阵雷雨……

  通过观察,我发现“蚂蚁搬家天气变这句话更准确一些。

  七月的天气真热。我到外面去玩,坐在树阴下,正准备歇一下,忽然看见树阴旁停着一只漂亮的大蜻蜓,还在微微地颤动。我还以为是停落在地I几的一只蜻蜓呢。于是,我满怀希望,着准了,双手并拢,准备猛地一下捂下去。仔细一看,却愣住了:原来是几十只小蚂蚁在抬一只死蜻蜓,仿佛还在“吭喃,吭哨”地喊着一号子呢!由于刚才一吓,全乱了套,但不一会儿又聚集在死蜻蜓旁边,一步步地抬着走了。

  “咦!”我征征地站在那里,心里想:“这可奇怪了,这只大蜻蜓起码有蚂蚁的好几十倍,为什么蚂蚁能轻而易举地把它抬起来呢?”

  我带着这个疑问同到家里,问爸爸:“为什么蚂蚁能举起比自己重几十倍的大蜻蜓呢?”

  “这并不奇怪,妈蚁还能举起比自己重100倍的东西呢!”爸爸说,“蚂蚁的这种本领,引起了科学界的垂视。经过科学家们的反复研究,原来蚂蚁的力量是从脚上的肌肉产生的。蚂蚁的肌肉虽然微乎其微,但是,在肌肉里却有许许多多的微型‘电动机’……”

  真想不到,一只小小的蚂蚁竟有这么大的力量,真不愧是动物界的大力士。

  蚂蚁的力量引起了我的兴趣。

  今天下午,我带上瓶子,去寻找蚂蚁的“家”。这里蚂蚁洞较多,我掘开一个蚁洞,顿时炸了锅,成百上千只蚂蚁从洞里爬出来,乱嚷嚷地挤成一团。但仔细一看,这些蚂蚁总是护着“蚁王”和一些像“米”一样的东西。不大一会儿,它们在蚁王的带领下。有纪律、有秩序地把“米”抬进了另一个洞里。它们不用手,也不用脚搬养“米”走,而是用嘴把它叼着就走。过了一会儿,一些蚂蚁和“米”已安全地转移到另一个洞穴里。

  我又犯了疑:咦!这“米”是什么呢?我拿了一粒“米”,仔细一看:它全身是白的,像米一样大小。为了弄个明自,我轻轻地将“米”弄破,发现“米”里喷出一小点乳白浆。我又划破了几个,有的还带有黑点,但里面都像一只幼蚂蚁。“哦!”我想:可能蚂蚁也是卵生动物吧,这大概就是蚁卵吧。

  我把一群蚂蚁和蚁卵放进瓶子里,拿回家放在花盆里,准备再仔细观察蚁卵是在怎样的温度下变成蚂蚁的。

  妈蚁先在花盆里吵闹一番,便相继钻进洞去了,蚁卵被带了下去,顿时销声匿迹了。

  今天上午天气很热,温度较高,我一直在花盆边注意观察。我满以为幼蚁要由成年蚂蚁含着到洞外出壳。可总不见蚂蚁出来,我耐不住了,就掘开泥土,寻找出[〕几粒蚁卵。9点多钟,一粒蚁卵微微地动了一下。接着,蚁壳里露出一个白白的东西,这可能就是幼蚁!因为蜷缩成一团,肴不清,我正想凑前一点,它却又不动了。

  我做了一会儿作业。约摸过了个把小时,它又动了一下,并且伸展了一下四肢,好像刚刚睡了一觉似的。可惜,这时候幼蚁被一只蚂蚁发现了,并被它叼走了。

  蚁卵的秘密揭开了——蚂蚁也属卵生动物!

  经过三天的连续观察,我解开了蚂蚁属卵生动物之谜。但仍有一些问题不明白。例如:怎样认识雄卵和雌卵?蚂蚁的毒腺和臭味在哪里?蚂蚁有声音吗?声音就是蚂蚁的“语言”吗?大自然的奥妙是无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