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作文(2)

时间:2021-08-31

高一作文 篇4

  我的老家坐落在一座小镇上。与我现在居住的城市相比,这座小镇显得古朴而袖珍。别看小镇看上去不怎么起眼,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镇的中心,沿着十字形街道挤挤挨挨地开着各种琳琅满目的铺面——日杂门市、粮油商店、杀猪铺子、油漆铺子、木匠铺子……各种店面应有尽有,而且常常都是顾客盈门。但在街角边上有一间铺子,似乎终年都是门前冷落,让人好生奇怪。

  这家店铺实际上就是一间小木屋,甚至门前连个招牌都没有。黑漆漆的门,里面也是黑漆漆的。屋里不时传出锯、刨、凿木头的声音——但这却不是木匠铺子;靠近些还可以嗅到一股清香的油漆味——但它却不是油漆铺子。其实,这是一家做盒子的店铺。只不过这盒子有些特别,它是装人的,说白了,就是棺材——这是一家棺材铺子。

  棺材铺的主人是一位老人,没有人知道他的姓名。他脸上那一道道酱灰色的松弛的皱纹记录着他一生无尽的沧桑。他瘦得皮包骨,腰弯得很厉害。他的那身带着木屑的穿着常常让人误以为他是一个老乞丐。

  虽说人人都有躺进棺材的那一天,但对棺材都多少会有一些忌讳,因此没有多少人愿意去搭理老人。看到老人,人们似乎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会有躺进棺材里的一天,故而避开他,似乎是在避开死亡……久而久之,除了上门的顾客,几乎不再有人主动搭理老人了。

  老人的历史无人间津,只知道他做棺材的手艺是祖传的。据说,年轻时他也曾想过出去闯一番事业,可“夜里思量千条路,朝起仍旧磨豆腐”——不知什么原因,老人一直没有摆脱得了做棺材的行当。听人说,年轻时曾有好心人给他介绍过对象,但因他是做棺材的,便一个个都吹了。时至今日,老人依旧是孤身一人。

  虽说人最终都会用上棺材,但这事并不会天天发生,因此老人有很多空暇的时间。于是老人种上了花草,拾起了破烂。木屋的墙头爬满了各色的花草,玻璃塑料、破铜烂铁、书本报纸堆满了他的小院。有时老人也会坐在门口打盹儿或晒太阳。

  有一年村里发福利,老人分到了一栋新房子。可他将房子低价卖给了别人,自己依旧住在小木屋里。没人知道老人拿那些钱干了什么,他的生活依然和过去一样清苦。只是老人开始时不时地收到一些信件,至于信的内容是什么;是谁写的,没有人知道。当然,也没有人想知道。

  老人依旧与他的棺材、花草、破烂儿待在一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有一天,老人坐在院子门口,在熟睡中过世了。那是一个花开正浓、云霞漫天的黄昏。

  老人做了一辈子的棺材,最终躺进了自己做的棺材里。人们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老人的财产所剩无几。最多的,是叠放在床头的、贫困山区的孩子和家长写给他的感谢信——感谢老人对他们的资助。

高一作文 篇5

  思念如秋风中飘动的丝带,舞动着如潮的牵挂;波澜壮阔的思绪正如亲人迷离的眼神。其实,这就是爱的剪影,长贴在我悸动的心扉。

  ——题记

  离家住在学校已有十多天了,期间只回过一次家。昨日打球时把手弄坏了,半夜躺在床上独自吃着苹果,心中不觉间升腾出一种感伤,琢磨了好久才醒悟,这是想家了,那时,已是伤心不已。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离家,也是我初尝思念的滋味。那味道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做作,不是“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无奈,亦不像“无言独上西楼”的唯美意境,它只是单纯的稠而厚的思念,是一种令人无法释怀的感伤。

  回忆走过的17载风风雨雨,起起伏伏总有父亲的臂腕,欢欢喜喜总有母亲的温存。亲人的悉心照顾使童年变得无忧无虑,儿时的心中却仍不明白,那时那刻是多么的珍贵。

  再大些,学业不顺,父亲送来深切的鼓舞;生活不顺,母亲送来殷殷的呵护。我就这样近乎奢侈地享受着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我甚至开始厌烦,挥霍起那一去不复返的日子,希望有朝一日能快些独立生活。

  如今,我为我的年少轻狂与不知珍惜付出了代价。手坏了,每晚得贴那难闻的膏药;袜子无一例外地在阳台放着臭气;吃饭前要拖着病体狂奔,其状惨不忍睹;第一次数学小考减了33分,无助之感油然而生;20分钟的洗漱令我心有余而力不足;夜里万籁俱寂,本该就寝的我却想起了家,与父母亲通话时更得报喜不报忧,忍着难过笑,笑得爸妈都说恐怖。

  但青春无悔,正如花开不败,路是我自己选的,更要自己走下去。半自立的生活确实锤炼了我的意志品质,提高了我的生活技能,培养了我与人合谐相处的能力,使我养成了不靠别人、自己照顾自己的习惯,同时也告诉了自己,和亲人在一起的时光总是最美的。

  听说今年八月十五不放假,于是共邀赏月的请贴就发到了本班的另两个寝室,也就想到了“好男儿志在四方”。在电话里使劲劝老妈别太挂念,告诉她有酸有甜的日子儿子喜欢,能让父母省去不少麻烦更是我值得骄傲的,最后还深情地告诉她,其实大家看的是一个月亮,心也都在一起,我将永不辜负亲人对我的期许。

  离家后想家,想家后思苦,而思苦后你总会品出甘甜和快乐生活的动力。人生不也是这样吗?起伏无致,苦尽甘来。

高一作文 篇6

  期中考在昨天结束,也在昨天改了出来,发了下去,这其中也有实习老师的帮忙。我呢,改了四个班的作文。数学、英语的试卷也出来了,也发了下去。学生拿到试卷总是盯着自己的分数看,有不少人总有一种不敢相信的错觉,就像我们儿时一样,在考试前总是担心,在考试时满怀信心,在考试后又有憧憬,拿到试卷后全是失落。大概总有一些出乎意料的错误,打消了他们考完后那种自我成功的盲目乐观。

  考试成绩不能代表什么,但却能说明什么,至少说明在相同条件下,在相同的班级教学下,体现出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是一个阶段、一些知识的综合体现。不过,试卷的分数却并不是反映真实能力的,像语文尤其如此,至少我是这样看的。比如有些题目中的照样子写词语,同样是做对的学生,但他们的知识结构和基础却大相径庭,差的学生写出来的词语始终是那么单调、简单,不是低段时学的,就是早就“陈旧”的词汇,“大大小小”“高高兴兴”此类,而好的'学生写出来的却是“郁郁葱葱”、“迷迷茫茫”之类的,同样是正确的答案,或许分数还是前者学生高,但后者学生的能力却远在前者之上,那种求新、求进的精神恰是学习的动力,是进步的基础。而且,后者在今后的学习上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有更强劲的后力。所以,当我们在看学生成绩的时候,能否用一种发展的眼光去看,不只是告诉学生记住一种简单可行的、能应付考试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去发掘学生的能力,告诉学生更多更美的语言,而不只是将它当作正确与否的尺度。我想,不经脑子写些简单答案的正确,还不如经过认真思考写出的有新意的错误答案。这无疑是考试的悲哀。

  这次语文考试,我班和隔壁的小班,前几名成绩的学生中有一半或一半以上都是插班生,而插班生每班也只有五六个而已,让我们不得不再重视一个现实问题:生源的优劣、家庭的教育与学习成绩是密切相关的。柯北的生源我不认为有任何优势,相反比其它校区差得多,小班的老师压力之大可想而知,而小班的生源也是没有优势的,不仅如此,小班学生的家庭教育还往往带着很大的宠惯,很多家长不关心孩子的学习,相关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总是有求必应,对孩子的缺点错误也总抱着谅解的心态,总是以为自家的孩子非常出色,总以为他们会变得越来越好,总以为放在柯北小班就像进了保险箱,可以无忧了。殊不知,这样的结果,只能导致孩子的各方面能力、知识无法与其他校区的学生相比。在这个以素质教育为纲,以应试教育为内容的社会下,要想在学习上挥洒自如还是有相当困难的。

  考完后,办公室里的老师就来问我班的平均分,我其实都不去关注它,但也没办法,只能进入这个潮流,让他们比较去了。我想,对于学生来说,分数低完全用不着大惊小怪,有错误也不是什么缺点,问题是他们进步了没有,他们的知识内容和结构是否有了大的变化。对于家长,他们总希望孩子每次考试都是最优秀的,或是有很大进步的,但我觉得更重要的还不是这些分数(尽管分数会第一时间触动家长的第一根神经,作为家长,我对自己孩子的成绩的第一反应也会从这里出发),而是分数背后反映出来的学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