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眼睛看见朴素高三议论作文(3)

时间:2021-08-31

作文三:让眼睛看见朴素

  周国平说:“人生有三种境界,第一种是朴实无华,第二种是超凡脱俗,第三种是返璞归真的朴素。”朴素之美,在于其纯洁的本质,在于其淡雅的芬芳。何不用明亮的双眼,去捕捉人世间那弥足珍贵的朴素之美呢?

  朴素不仅是外表质朴,为人朴实,还要眼睛向下俯视天下苍生,更在于内心澄澈,远离世俗的名缰利锁。于丹曾言:“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的太少。”人们总是被华丽的外表所迷惑,内心总是被名利物欲所左右,而忽视那真正美丽的东西。我们的眼睛需要看到朴素之美,我们的心灵需要除去世俗的污浊。

  褪去名利的外衣,将眼睛定格于贫穷,让悲悯之花在荒芜的非洲大地绽放。出身高贵、极具文学艺术天分的史怀哲,18岁便成为法国著名风琴大师的得意门生,被推为演奏巴赫第一人,30岁之前,便摘得哲学和神学博士的桂冠。就在人们认为他将书写自己美丽人生的篇章时,他却将目光投向了那遥远的荒芜非洲大陆,只是为了一个忧伤的非洲雕像和一篇新闻报道,就毅然弃艺从医,在非洲默默行医五十年。

  正是史怀哲丢弃了名利的束缚,将目光投向了那些非洲倍受疾病折磨的人民,他才成为非洲人亲爱的“非洲之子”,也成为世界的心灵医师。史怀哲无疑是最伟大的人道主义圣徒,因为他眼中的“朴素”叫悲天悯人。

  “我已经演完了我的角色,现在只求默默无闻地生活。”当南非共和国实现了全国的和解,当南非国父曼德拉的声誉达到顶峰时,曼德拉却选择隐退,1999年6月辞去总统一职。曼德拉最终把自己还给了家人。其实,曼德拉从来就不是一个战士,在他心中一直有一个朴素的愿望,那就是南非的民主和解放,从来就不是什么权利和地位,所以当这一愿望实现的时候,曼德拉重新回归他的本真,回到亲人格拉萨的身边,到莫桑比克享受大虾的美味。

  这才是真正的圣贤,相比那些为蝇头微利、头顶皇冠而置天下苍生的生命而不顾的政治家,曼德拉的“朴素”是那样的熠熠生辉!

  狄更斯说:“这是一个繁华的世界,这是一个荒芜的世界。”

  无论是寻找世俗情缘的仓央嘉措,还是以儒为表、佛为心、道为骨的南怀瑾;无论是弃文从政,救民于水火的瞿秋白,还是忍受家族离散之痛的亚洲女神民主斗士昂山素姬;无论是为圆儿子求学之梦绣出《清明上河图》的癌症母亲姚厚芝芝,还是被撞得头破血流却丝毫不后悔的方俊明。在这个物质繁华、精神荒芜的时代,他们坚守的这种东西叫“朴素”,可以弥补我们心灵的荒芜。

  我问佛:为什么不给世间所有女子闭月羞花的容颜?

  佛说:那只是一具皮囊,真正的美在内心。

  正如海子所言,我们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纵使天寒地冻,路遥马亡。心怀朴素之念,抵制奢靡之风,用心倾听,耐心寻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