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眼睛看见朴素高三议论作文(2)

时间:2021-08-31

作文二:让眼睛看见朴素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多年前的一个春日,简单而淳朴的生活跃入哲人的视线,用眼睛看见朴素,那么,在每一个时代就都可以找到慰藉人心的清泉。让眼睛看见朴素,心灵就能泉清月明。

  “朴素”二字,拆开看,无非是“素木无华”“白练无彩”,朴素的生活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思。让眼睛看见朴素,就是从简单乃至清贫的物质生活中,汲取心灵的诗意与美好;就是透过金钱、物质所遮蔽的层层外衣,去发现思想的简单与淳朴。

  用眼睛看见朴素,发现朴素生活所传达出的生活真谛。托尔斯泰,在生命的最后三十年,拒绝牛奶、黄油和鸡蛋,悉心观察廉价食物的制作与生产,从而发现简单生活的美好;他亲自下地犁耕,做木工活,亲眼注视着大地由贫瘠走向富饶,原木变成家具的过程。这些朴素的生活投射到他眼睛,化作了对原始、自然、本真的生活本质的感悟,化作了《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不朽的杰作。他用眼睛看见朴素,从而才真正拥有了朴素的内心,完成了心灵的救赎与对生命的悲悯。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用眼睛发现“朴素”之美,就是将目光聚焦到天地之“大美”。目光所及之处,那最简单平凡的生活是朴素的最直接表现,而最真实的朴素与物质的丰腴或贫瘠无关。让眼睛看见朴素,其实是用眼睛剥去覆盖在朴素之上的表象,去触摸清洁向上的心灵。

  让眼睛看见朴素,才能让心灵回归朴素。刘亮程,坚守在新疆沙漠边缘的小村庄,用作家的双眼观察朴素的乡村,在《一个人的村庄》中,他写道“我扛着一把铁锨在田间地头闲逛的时候,看见的是生于斯长于斯、亦必葬于斯的这一方土地”;王安忆,观察上海最简陋的弄堂与都市街头最质朴的民工,把平民的生活化作《长恨歌》中的细腻,她说:“我的生活很单调,就是观察与写作”。无论是乡村,还是都市,这种对朴素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唤醒了自己和读者对物质生活异化的拒绝。

  让眼睛看见朴素,在今天的社会尤显珍贵。拜金女马诺和众多为博上位不惜以丑闻炒作自己的明星,眼睛被物质欲望蒙蔽,在坊间引起了轩然大波;《舌尖上的中国》《一城一味》等纪录片,将镜头对准最原始的食材与最简单的加工方法,在朴素中带给人们对生活的原始品味。

  让眼睛看见朴素,需要一个人守护住清洁的心灵,需要一个社会维护时代的正气。放下对物质的贪婪欲求,对财富的无止境攫取,遏制对私欲的无限制膨胀、对道德的无原则背弃,如此,一个个体才能拥有发现朴素的双眼,一个社会才能拥有从朴素中洞察社会顽疾的守望者。

  让眼睛看见朴素,让心灵居于清洁沃土,让生命栖居诗意生活,这才是对世道人心的回归与维护。